我们知道,事要办成,就事要集权。
于是平台奏对,皇帝亲口全力支持的时候,这个小毛孩子崇祯就开始打小算盘了。
当年明月,说了后金忽然入关,说了袁崇焕着急后援。但他从来没有告诉你。后金是突破了谁的防区入得关,又是谁导致了袁崇焕着急后援。
袁崇焕,蓟辽督师。
那听说过“蓟辽总督”吗?
没有?没有就对了。
当年明月为了让自己理论成立,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隐藏了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总督督师并立,导致了后金乘虚入关的事实。
蓟辽总督叫刘策,为什么当年明月不敢提他。
因为史书里明确记录后金入关的责任人到底是他。
【崇祯二年五月 己丑起刘策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 《崇祯长编》】
【崇祯二年夏,起故官,兼右佥都御史 总理蓟、辽、保定军务。大清兵由大安口入内地,策不能御,被劾。——刘策传】
【时新令严汰冗兵,被汰者阴谋为乱,清兵临遵北城下,蓟抚王元雅尚汰兵四百人,兵即开门延师,元雅死于乱军,清兵遂破三屯营。蓟镇总兵朱国栋自缢,山海总兵赵率教统兵赴援,营于七家镇岭,猝与清兵遇,众溃,率教死之。报至,举朝震恐。上命蓟辽总督刘策戴罪立功,控扼石门,以防西轶。(《烈皇小识》卷二)】
崇祯元年,袁崇焕上奏,让蓟辽两镇防区互换,辽镇在关内辖区只有山海关、一片石、永平数路。
【崇祯元年八月移镇永平,兼辖蓟镇八路。逾月,挂平辽将军印,再移至关门。——赵率教传
《崇祯长编》崇祯元年八月:宁远一镇当并而归于前锋此不易之论也以地言之关内总兵应挂【平远将军印辖山石二路与前屯一卫】而以【燕建二路还蓟镇】则内肘不掣以前屯一卫属之则关内外不分两见外援而内愈坚关外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辖宁远一卫及锦州从此而渐复渐远皆其所辖也。】
以永平府为中段,左为蓟辽总督(蓟镇)辖区,右为蓟辽督师(辽镇)辖区。


而清军入关的要点 大安口,龙井关在遵化上方,包括遵化的地区皆不在辽镇辖区。
后金真正入关大安口,龙井关。左下角就是遵化


如果当年明月老实承认后金入关所在并非袁崇焕辖区,那还怎么建立起“后金入关是袁崇焕责任”这一基本条件,以致把后金入关问题都归于袁崇焕呢?
我可不是凭空想象。
在明朝那些事里,蓟州城被提及了几句,说是皇太极绕开之地,然后许多明粉打了鸡血一样质问袁崇焕为什么不阻挡皇太极。
是啊,明月为什么不就这个问题展开呢?
因为史料记载的很清楚,在蓟州城,刘策亲自承认,这地区是他的辖区。
【明季北略
袁崇焕益惧,驰蓟州,会总督刘策,议奏抚赏。
初九辛卯,都督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入援,战于遵化,率教败没。
袁崇焕闻遵化陷,谓刘策:「密云危矣!我驻此,公速守密云。」
刘策:「此吾地也,奈何去之?」】
刘策:「此吾地也,奈何去之?」
刘策的辖区,你质问袁崇焕为什么不阻挡敌人?
我不如给你个键盘,你去打“whosyourdaddy”如何?
明月打不出来,索性就不写你刘策了,让袁崇焕背锅吧。
连崇祯都认为,后金入关错不在袁崇焕
【崇祯长编 崇祯2年11月答袁崇焕请罪疏中 : 督师袁崇焕上疏引咎得旨卿治兵関外日夕拮据而已分兵戍蓟早见周防関内疏虞责有分任既统兵前来其一意调度务收全胜不必引咎 。】
卿治兵関外、関内疏虞责有分
一个教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到这里就不尊重历史客观事实了。活生生把一个历史有传又是关键人物的人给抹去了?
就这,还教人历史唯物主义?
明月心里苦啊。明月不说,为什么不说。
因为崇祯硬分督师权,导致袁崇焕无法管辖到蓟镇的史料俯仰皆是。
“九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众归,师果不出。”(《崇祯实录》卷二)
“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於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石匮书后集)
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白冤疏)
再和总督刘策的史料一集合。
怎么看,还是崇祯对不起袁崇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