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名录
地理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逆吣 楼主
2020年04月01日 01点04分 1
level 11
逆吣 楼主
一:阿富汗 (Afghanistan)
① 贾穆宣礼塔和考古遗址(Minaret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Jam)
② 巴米扬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Cultural Landscape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Bamiyan Valley)
2020年04月01日 01点04分 2
@0 投影考古
2020年04月03日 03点04分
所以说是遗址[吐舌]
2020年05月15日 01点05分
level 11
逆吣 楼主
【贾穆宣礼塔和考古遗址】
贾姆尖塔(Minaret of Jam),又译作贾姆宣礼塔、贾穆宣礼塔、查姆回教寺院尖塔等,是阿富汗西部的一处世界遗产,位于古尔省沙赫拉克区的哈里河畔。贾姆尖塔是一个高65米的叫拜楼,周围群山环绕,海拔高约2400米,建于12世纪90年代,用砖砌成。因砖块、釉面砖、灰泥复杂精细而闻名。200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贾姆宣礼塔建于1194年,由当时古尔地区的苏丹建立。其建造目的可能为表彰古尔王朝攻占德里的胜利;或为原清真寺的一部分,但由于周边并未发现有相关遗迹,所以有待定论。部分考古学家认为贾姆宣礼塔所在地区应为古尔王朝皇宫所在地。此外德里的古德卜宣礼塔亦是仿造贾姆宣礼塔建造而成,前者为现存最高的宣礼塔。
2020年04月01日 01点04分 3
level 11
逆吣 楼主
【巴米扬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
巴米扬大佛(波斯语:بت های باميان,拉丁转写:but hay-e bamiyaan)是曾经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扬谷内山崖上的两尊立佛像,建于公元六世纪,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这两尊佛像在2001年3月12日被塔利班炸毁。佛像主体乃自沙岩山崖凿成,而一些细微的部位由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铺上灰泥表层,表层被绘画以突显脸部、双手及袍的折叠处,但这一表层实际上在很久前已经被侵蚀掉。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样的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并以木架支撑。脸部上半部相信是以巨大木面具造成,在照片中见到的多行洞孔就是那些用以稳定外层灰泥的木栓的空位。巴米扬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的商队途经之地,当地曾有数所佛教寺院,为一宗教、哲学、希腊式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至9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时,为佛教的一个宗教地点。那些寺院的僧侣住在凿于巴米扬的山崖的小山洞内,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侣在其居住的山洞内加添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鲜艳的壁画。两尊巨大立佛像中的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虽然更高,但它是坐佛像),它们是多年来的文化地标,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2020年04月01日 01点04分 4
造孽啊
2020年04月01日 14点04分
2020年04月03日 05点04分
哎,被炸了。。
2020年04月03日 09点04分
@逆吣 [你懂的]5G时代了,提速吧
2020年04月03日 15点04分
level 10
lz
不要啊。。你在干我要干的事情
2020年04月01日 05点04分 5
level 10
qswl,先收藏了
2020年04月01日 05点04分 6
level 12
我也收藏一下。你要是不更新完,看我拿板砖。。[滑稽]
2020年04月01日 06点04分 7
你可以先看看我的,趁楼主没更新中国部分[滑稽]
2020年04月01日 06点04分
@1022luffy 吆西。我突然想知道美国有几个
2020年04月01日 09点04分
@眼角的泽光 美国23项吧
2020年04月01日 11点04分
@1022luffy 这么多。想必是自然类,没有文化遗产
2020年04月01日 14点04分
level 10
lz,1000多处世界遗产这里建议分开发几贴来水
2020年04月01日 06点04分 8
level 9
巴米扬大佛可惜了[泪]
2020年04月01日 09点04分 9
吧务
level 17
来了,他来了,终于有人承接这个大工程了
2020年04月01日 10点04分 10
[怒][不高兴]
2020年04月01日 11点04分
我只是看不懂英文
2020年04月01日 11点04分
@1022luffy [你懂的]看不懂用翻译啊
2020年04月01日 14点04分
@朱门三郎 就百度和有道这破机翻,,专有名词翻得都起飞了
2020年04月01日 14点04分
level 10
什么鬼?后文呢?
2020年04月03日 03点04分 11
[开心]
2020年04月03日 05点04分
@逆吣 加油
2020年04月03日 06点04分
level 11
逆吣 楼主
二:阿尔巴尼亚
① 奥赫里德地区文化历史遗迹及其自然景观(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Ohrid region * 1)
② 布特林特(Butrint)
③ 培拉特与吉洛卡斯特拉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s of Berat and Gjirokastra)
④ 喀尔巴阡山脉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原生山毛榉森林(
Ancient and Primeval 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Other Regions of Europe *

2020年04月03日 05点04分 12
level 11
逆吣 楼主
【奥赫里德地区文化历史遗迹及其自然景观】
奥赫里德镇坐落在奥赫里德湖边,其历史可以追溯至青铜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据考古学家考证,奥赫里德镇是欧洲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七座教堂遗址,这些教堂均建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初,除此之外,此地还有多处考古遗址具有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元素,如马赛克装饰地砖。当时,这座城市古称Lychnidos(光之城),处于古希腊的版图之内。奥赫里德镇坐落在奥赫里德湖边,其历史可以追溯至青铜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据考古学家考证,奥赫里德镇是欧洲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七座教堂遗址,这些教堂均建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初,除此之外,此地还有多处考古遗址具有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元素,如马赛克装饰地砖。当时,这座城市古称Lychnidos(光之城),处于古希腊的版图之内。奥赫里德镇坐落在奥赫里德湖边,是欧洲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它建于公元7世纪至19世纪,拥有最古老的古斯拉夫修道院和800多幅11世纪至14世纪末的拜占庭风格的画像。奥赫里德镇被誉为仅次于莫斯科托里托拉可夫画廊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收藏地。奥赫里德镇保留至今的大多数建筑物建于公元7世纪至19世纪,是欧洲这一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群。这里不仅有最古老的古斯拉夫修道院,还有巴尔干半岛的第一座斯拉夫语学校—奥赫里德文法学校(Ohrid Literary School)。斯拉夫文化由此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和扩散。除此之外,奥赫里德镇还被誉为仅次于莫斯科托里托拉可夫画廊(Tretiakov Gallery)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收藏地,因为这里保存有800多幅11世纪至14世纪末的拜占庭风格的画像和超过2500平方米的拜占庭风格壁画。这项遗产还包含有奥赫里德湖在内的自然景观,总面积达83350公顷。奥赫里德湖不仅景色优美,而且为众多当地特有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这些历史久远的物种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6500万年至260万年的第三纪。奥赫里德湖持续存在了二到三百万年,湖水滋养保存有200种此地特有的动植物,如藻类植物、涡虫类扁形虫、蜗牛、甲壳类动物以及包括两种鲑鱼在内的17种地方性鱼类。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鸟类也栖息于此。
2020年04月03日 05点04分 13
level 11
逆吣 楼主
【布特林特】
布特林特(阿尔巴尼亚语:Butrint或Butrinti)是阿尔巴尼亚的一座城市和考古地点,它位于阿尔巴尼亚国境最南端的萨兰达区,并与希腊的边境接壤。古希腊人称它为Bouthroton,在拉丁语中它的写法是Buthrotum。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45',东经20°1'。它位于一座山上,游客能在这里俯视山下的运河。从史前时期就已经有人在这里居住了,而在历史上它曾经是伊庇鲁斯的一座城市,到后来成为了古罗马的殖民地,再后来成为了天主教的驻地。1992年共产党政府垮台后新的民主政府计划对该地进行大型开发。同年布特林特遗址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1997年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以及宣传工作导致在当地建造机场的计划落空。由于盗掘以及缺乏适当的保护、管理和保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布特林特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布特林特最初是属于古代伊庇鲁斯地区的一座城市。它是当地部落的一个重要中心,从这里当地人与北方的伊利里亚部落和科孚岛上的希腊殖民地有往来。据罗马作家维吉尔的说法它是特洛伊的预言家海勒纳斯创建的。海勒纳斯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的儿子,他与安德洛玛刻结婚,特洛伊失陷后他移居西方。历史学家哈利卡尔那索斯的狄奥尼西奥斯则称特洛伊失陷后埃涅阿斯在逃亡时路过布特林特。最早的人类定居的考古学遗迹源于前10至前8世纪,当时的居民点可能向科孚岛贩卖粮食,拥有一个港口和一个神庙。由于它位于科孚海峡边上,布特林特拥有战略性地位。前4世纪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居民点,当时的居民点拥有一座剧院,一座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庙和一个市场。前228年布特林特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保护区。从前167年开始罗马在布特林特越来越占支配地位。前1世纪中布特林特成为罗马伊利里亚行省的一部分。前44年恺撒将布特林特设立为一个奖赏随他击败格涅乌斯·庞贝的士兵的殖民地。由于当地的地主提图斯·蓬波尼乌斯·阿提库斯在给他在元老院的朋友西塞罗的信中表示反对这个计划,因此只有少数殖民者被派遣到布特林特。7世纪里布特林特与其它地中海古代城市一样缩小到一个很小的、加固的居民点。罗马帝国彻底崩溃后第一保加利亚帝国曾一度控制布特林特。9世纪拜占庭帝国重新占领布特林特。直到1204年拜占庭帝国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瓦解前布特林特是拜占庭帝国对抗诺尔曼人入侵的一个据点。拜占庭解体后布特林特成为伊庇鲁斯的一部分,在此后的数世纪中它成为拜占庭、南意大利的安茹王朝和威尼斯的争夺点,布特林特数遭易手。1267年西西里的查理一世占据布特林特和科孚岛,他重建城墙和巴西利卡。
2020年04月03日 05点04分 14
一看就是希腊风
2020年04月03日 15点04分
level 11
逆吣 楼主
【培拉特与吉洛卡斯特拉历史中心】
培拉特berat,阿尔巴尼亚中南部一个已有千年历史的老城。老城依山而建,中世纪的城堡,教堂和清真寺都有完好的留存。市内更有千幢窗户多又明亮的白色小屋,使培拉特有“千窗之城”的美誉。然而,世上很少有人知道阿尔巴尼亚还有这样一座已编入世界遗产的历史老城,吉诺卡斯特Gjirokastra,阿尔巴尼亚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俗称“石头城”。老城长期受奥斯曼帝国统治,而很多带有伊斯兰文化印记的历史建筑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现在与培拉特一起编在一个世界遗产项目里——“培拉特和吉诺卡斯特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Berlat and Gjirokastra”。培拉特与吉诺卡斯特拉历史中心被列为奥斯曼时期典型建筑特色的罕见例子。培拉特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见证了几个世纪以来各种宗教和文化社区的共存。它拥有一座当地称为Kala的城堡,其中大部分建于13世纪,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城堡区域有许多拜占庭教堂,主要来自13世纪,以及1417年开始建造的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几座清真寺。位于阿尔巴尼亚南部Drinos河谷的吉诺卡斯特拉拥有一系列出色的两层楼房屋。是在17世纪发展起来的。该镇还保留了一个集市,一座18世纪的清真寺和同期的两座教堂。培拉特和吉诺卡斯特对巴尔干地区城市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今天几乎已经消失的长期生活方式作出了杰出的见证。吉诺卡斯特拉(Gjirokastra)的城镇规划和住房是由着名土地所有者建造的城堡城镇,其利益与中央政权的利益直接相关。培拉特拥有更独立的生活方式的印记,与其手工艺和商业功能相关联。在古典奥斯曼帝国时期,Gjirokastra和Berat两个城镇共同对各种类型的纪念碑和乡土城市住房作出了杰出的见证,与之前的各种中世纪文化保持一致,并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与基督教少数群体,特别是在培拉特。
2020年04月03日 05点04分 15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