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但事实并不如我预期的那样顺理成章。
但在动画中,温泉部分变成了Kirakira创刊号的庆功会。
KiraKira创刊号的制作在原作是第9话的剧情(虽然在逻辑上顺接原作第3话的描述),而合宿+温泉是4-6话。动画为了叙事方便将这里的顺序改为4→5→9→6,直接导致了米沙姐的提前出场。原作第7话(动画第3话)中写到姐姐是个大妹控,擅长数学推导,并且有着令人捉摸不透的行动力。但这里姐姐就看了一眼米拉的文字直接睡着了。
原作这一部分是这样的:
(罗翔老师口气)大家可以把自己给代入一下,这里如果你是姐姐的话,看了一篇妹妹的说明文,有没有可能了一眼就睡着?没有。怎么也得看一会儿吧。漫画用两个格子表现这种变化会不会产生这种误解?不会。但动画在这里表现出来的就像是姐姐直接睡着了,这符合我们经验的认知吗?不符合。所以这里动画的节奏是有问题的。这种问题就来源于本话内容的冗杂。
这里米拉只用了两格就得出了动画放了好久的回忆才给出的结论。这种PPT式回忆在萌系日常番的一个通常套路是,放完整版ED,一个小窗口放PPT,但动工居然把这个操作放到了正片!?那么前面不惜牺牲细节和感情的赶节奏又算什么呢?综合下来,导致整部动画各话之间的观感参差不齐,每一话都讲了3-4个故事,却又只有一个插入卡。相比之下,讲了比较完整故事的第1、4、10和11话的单集节奏就会好很多。
(上图感谢 @蓝鹰星球的精灵 的制作)
右侧四格顺接随后的搬家线(27话),左侧四格则给这个故事画下一个句号。漫画体裁下这样的处理会不会导致割裂感呢?不会,因为这一话跟下一话之间隔了一个月,观众的情绪波动并不会很大。但动画呢?从苍潸然泪下开始,观众的心情就一定会是:她为何会哭泣呢?这是一处非常适合缓慢叙事拉远镜头到星空开始煽情的片段,随后老师的桥段我觉得甚至可以删除,从而让观众的情绪自然过渡到离别前的悲伤。但动画把这个片段插进来,让情绪始终无法达到饱满,观众也就仿佛置身事外。动画和漫画体裁的最大不同是,漫画的连续性相比动画来的更加薄弱,所以叙事上可以更加跳跃。但这些跳跃的部分对动画观感的影响,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水土不服。
还有很多细节的删减,虽然可以说删掉这些笑点让局部气氛与整体气氛相统一,但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缩减喵内(雾)的戏份呢?


比如这里,不懂天文学的我是真的没看出来为什么连上米拉指着的那颗星,冬季大钻石就便乘了大"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