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学中文的尴尬趣事 (转)
小白吧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ShmilyAlbert 楼主
 望文生意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老外评老外  初到美国时,几个中国同学请我到一家中餐馆上给我接风洗尘。  小林看到邻桌几个洋人在用筷子,便说:“现在会用筷子的老外越来越多了!”  小王接着说:“那些老外不但会用筷子,还会点菜呢。他们再也不是只会叫杂碎、春卷了。”  小张正要开口,只见邻桌一个已吃饱喝足的老外慢条斯理地走到我们桌前来,用他那极其标准的京片子说:“请你们搞清楚,在这里,你们才是老外。”
2005年11月12日 18点11分 1
level 1
ShmilyAlbert 楼主
打架三次  一位美国友人回国,请他谈谈观感。他说:“在你们这儿吃一餐饭,要打三次架。”  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无法控制  一位外国留学生在大陆某地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诸位女士、诸位先生,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我与贵国语文的关系就如同我跟
太太
的关系一样,我很爱它,却又无法控制它。”
2005年11月12日 18点11分 2
level 1
ShmilyAlbert 楼主
外国人的好与更好  有一个刚来中国不久的外国人,他只会说两句中国话:“很好”、“更好”。  一天,仆人说:“我要请假两星期。”  外国人说:“很好。”  仆人说:“因为我父亲死了。”  外国人说:“更好。” 不是东西  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称为‘东西’,例如桌椅、电视机等等,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等等,所以,你和他都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2005年11月12日 18点11分 3
level 1
ShmilyAlbert 楼主
外国人看麻球  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  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  中国太奇妙了  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2005年11月12日 18点11分 4
level 1
ShmilyAlbert 楼主
“吻”字新义  美国青年比利学习中文。当学到“吻”这个字时,比利提出了疑问:“吻字会意就是‘勿’,‘口’,不动口如何接吻?”  有人想了想,笑着回答:“中国人个性比较含蓄,‘勿’‘口’就是‘不必说话’的意思。  你接吻的时候,会说话吗?”吃水饺  在纽约的一家中国餐馆,我亲眼看见一位外国朋友吃水饺用的方式是“中餐西吃”,按西餐的习惯,先喝汤;他把那一大碗青菜豆腐蛋花汤先喝完,然后开始操起他的刀叉;先用刀将每一只饺子切开,使肉馅和饺子皮分开,然后吃一口饺子皮,再吃一口馅…… 慢慢咀嚼、品尝,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我投来微微的一笑。我见状,走近问:“好吃吗?”他用生硬的中国话答:“如果再能配上一点果子酱和奶油,那会更加OK。”
2005年11月12日 18点11分 6
level 1
ShmilyAlbert 楼主
魏什么  德友人魏特茂,娶了中国太太。某日遇一老翁,两人寒暄起来。  老翁:“您贵姓?”  德佬:“我姓魏。”  老翁:“魏什么?”  德佬:“为什么?姓魏也要为什么?”  各种各样的“汁”  有一次,专考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托福”试卷上出现了一道填空题:“绞尽___汁”。  试卷收上来,老师发现答案多种多样,但都没答对,如:  “绞尽墨汁”;  “绞尽乳汁”;  “绞尽果汁”;  “绞尽汤汁”;  老师在后来评讲试卷时,对这批未来的来华留学生说:“你们真是‘绞尽脑汁’也没写出‘绞尽脑汁’。”
2005年11月12日 18点11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