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3
椰耶yeah🌴
楼主
我們先說“征”。要明白“征”。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正”。所謂“正”就是由“止”和“一”會意。甲古文中寫作“止”和“囗”。意思是向一座城市進發。後改爲“一”。“一”我們以前反復講過,表示“土地”。也就是說“正”的本義是朝一個地方有目標的遠行。“征”也是如此。所以說,征服,遠征,征討只要和“遠行”的意思有關的詞語,都用“征”字。
但是“徵”是由“微”“壬”會意。《說文解字》:“徵,召也。(從壬)從微省,壬爲徵。行於微而(聞)達者,即徵之。”“壬”的意思就是“人”。是形容人伸開雙臂的樣子。“微”的意思是隱藏。整個一個“徵”的意思就是“三顧茅廬”。就是形容一個君主去尋找和召見一些才華出眾聲名遠揚,但是行爲隱秘不肯輕易出山的人才。這就是“徵”。比如“徵召”“徵兵”“徵兆”。凡是和“尋找”“召見”有關的詞語都用“徵”。因此這兩個字是完全不同的。說到這個“徵”字,我就必須提到一個歷史名人——魏徵。就是唐太宗又恨又愛的那位名臣。我們看現在很多簡體字的史書,這個人的姓名有兩種印法,“魏徵”和“魏征”。顯然“魏徵”才是正確的。因爲古籍當中“魏徵”就是這樣印的。我們知道,中國人(外國人也一樣),他起名字,用字都是非常講究的,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用意的。當年他魏徵取名就不用“征服”的“征”,而是用“徵召”的“徵”。根據我剛才的講述,大家是否能夠猜測“魏徵”爲什麼要以“徵”爲名。所以現在有些簡體字書籍按所謂的“規範字”這麼一改,“魏徵”整個人姓名的含義就完全顛覆了。
2019年10月19日 05点10分
1
但是“徵”是由“微”“壬”會意。《說文解字》:“徵,召也。(從壬)從微省,壬爲徵。行於微而(聞)達者,即徵之。”“壬”的意思就是“人”。是形容人伸開雙臂的樣子。“微”的意思是隱藏。整個一個“徵”的意思就是“三顧茅廬”。就是形容一個君主去尋找和召見一些才華出眾聲名遠揚,但是行爲隱秘不肯輕易出山的人才。這就是“徵”。比如“徵召”“徵兵”“徵兆”。凡是和“尋找”“召見”有關的詞語都用“徵”。因此這兩個字是完全不同的。說到這個“徵”字,我就必須提到一個歷史名人——魏徵。就是唐太宗又恨又愛的那位名臣。我們看現在很多簡體字的史書,這個人的姓名有兩種印法,“魏徵”和“魏征”。顯然“魏徵”才是正確的。因爲古籍當中“魏徵”就是這樣印的。我們知道,中國人(外國人也一樣),他起名字,用字都是非常講究的,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用意的。當年他魏徵取名就不用“征服”的“征”,而是用“徵召”的“徵”。根據我剛才的講述,大家是否能夠猜測“魏徵”爲什麼要以“徵”爲名。所以現在有些簡體字書籍按所謂的“規範字”這麼一改,“魏徵”整個人姓名的含義就完全顛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