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1:序章
16世纪。
神圣罗马帝国国内的新教势力逐渐走向崛起,这使得帝国的宪政制度将面临一场考验。
大多数民众的表达了支持宗教改革的声音,但帝国议会内部却是以反对宗教改革的声音为主。
支持宗教改革的是议会里的三位俗职选帝侯,而另外的三位神职选帝侯则表明自己反对宗教改革,要知道,帝国议会的组成部分就决定神职一方将是更主要的。
再加上皇帝也不像英格兰的亨利一样,他做不出来解散教会,然后让这些神职议员滚出帝国议会,于是最终的决定和社会上的大势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大量的德意志人民都是支持宗教改革,并且是新教的信徒,而国家政府则是一副反对宗教改革,要维护天主教的样子。许多的贵族,包括帝国的一些选帝侯在内,都是支持新教的,这将成为帝国分裂的一条暗藏火线吗?
1519年,新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当选,他是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外孙,母亲是卡斯提尔的乔安娜,嫁给了奥地利大公腓力一世。同时,他除了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外,也是奥地利公国与提洛尔公国的统治者,西班牙与西印度群岛的国王,甚至控制着法国,意大利等地方的一些地区,从这里看,他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独霸一方的大诸侯,但作为皇帝,他的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即使他是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之一。
关于查理在协调新教与天主教各方的行动中的表现,显然并不太好,他反倒是一副该强硬时软弱,该软弱时又过于强硬的表现。
他本该引导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可他本人偏偏是一个无法容忍任何违背天主教教义行为的人,他之前也表示过:“那个人休想说服我。”
“那个人”就是马丁·路德。
矛盾迟早会出现,获得了广大民众支持的新教诸侯们结成了施马卡尔蒂奇同盟,并且和受到皇帝查理支持的诸侯们开战,一次帝国内战一触即发。
最终的结果是新教诸侯们取得了胜利,他们占据了许多天主教教会用地,同时可能会将这些土地世俗化。
1552年,帕绍会议召开,新教诸侯一方的参会代表提出要求,要求帝国议会尽快召开一次会议,实现德意志地区的和平状态,并且在帝国议会的会议召开之前,维持新旧教的平等,宗教和解,并且立刻释放黑森公爵。
这场会议在三年之后,1555年的2月在奥格斯堡召开。这场会议的形势同时也让我们的皇帝查理感到失望,原因是新教徒才是优势方。
因此,查理让他的弟弟,匈牙利以及波西米亚的国王斐迪南作为皇帝的代表主持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历经几个月,双方最后签订了《奥格斯堡和约》。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点:帝国的各诸侯国不得已宗教理由挑起战争。
第二点:新教路德宗和天主教之间,允许自由选择信仰,并承认新教路德宗和天主教的平等权利。
第三点:教随国定,在领主的领地内,领主有权利选择本人和臣民的信仰。
第四点:除路德宗外,加尔文教,再洗礼教派等教派,帝国不予承认。
第五点:仅有在1552年8月2日签订帕绍条约之前,新教诸侯占据的天主教土地属于合法,帕绍条约签订前,对教会土地的世俗化才属于合法。
大致就是以上五点。
然而……之后的新教诸侯之间依然存在斗争,耶稣会的出现让他们成为了在道理上吃亏的一方,于是天主教崛起,并拿下了道德高地。
但斗争依然存在。
1608年,在安哈尔特公爵克里斯蒂安一世号召下,新教联盟正式成立,这个联盟中包含了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各个诸侯。
当然,天主教一方也是如此。
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号召成立了天主教联盟,天主教一方许多人都认为新教结成联盟的目的是吞并天主教的领地,他们相信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一位优胜于新教联盟一方领导人的领头者。
安哈尔特公爵克里斯蒂安组织新教同盟,虽说是以自卫为初衷,但他本人却始终想着发动战争,他觉得,如果不推翻哈布斯堡家族,新教徒的安全将永远无法得到保障。
帝国已经陷入了战争边缘,仿佛越过红线就是残酷的战争。
1609年,帝国内部发生了一场动乱,约翰·威廉公爵去世之后,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和诺伊堡公爵诺尔夫冈·威廉为此产生矛盾。威廉厚颜无耻的请求让西吉斯蒙德勃然大怒,于是挨了打的威廉放弃了天主教,转投新教一方,并向西班牙和马克西米利安领导的天主教联盟寻求帮助,这个西吉斯蒙德随即也从路德宗跳到了加尔文教这里,而且更加热衷于投身新教联盟的事务,不过战争没有爆发,这体现出德意志的人民并不希望战争爆发。萨克森的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对于两方联盟都没什么兴趣,他的选择是依附哈布斯堡家族,他尽力的希望宗教改革可以温和一点,但显然这个人也没什么用,反倒是拉起了混乱局面的序幕,最后甚至让帝国议会的会议直接中断。
帝国看起来越变越坏?
之后的帝国会是怎么样的……之后的波西米亚人民陷入了宗教压迫之中,他们会反抗吗?
2019年10月16日 11点10分
6
level 12
3:1618
斐迪南管理波西米亚之后,新教徒的日子明显不如以前好过了,毕竟国王就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
“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1618年迎面而来,新教徒们展开了自己的行动,并且组建了新教贵族议会,他们在3月5日召开了一次议会,并且向帝国的皇帝马蒂亚斯提交了一封请愿书,等到皇帝陛下到达波西米亚之后,还将重启一次贵族议会。
5月议会开幕之前,马蒂亚斯就派人前来传递谕旨,为斐迪南在波西米亚对新教徒所做的进行辩解,并且以皇帝的名义宣布新教贵族议会为非法组织。
“这应该是克鲁姆的威尔姆·斯拉瓦塔,或者是马丁尼茨的雅罗斯拉夫·波伊塔代笔的,这也许是他们的意思。”
贵族议会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谈到克鲁姆的威尔姆·斯拉瓦塔和马丁尼茨的雅罗斯拉夫·波伊塔,我想他们要享受坠落的感觉了。
图尔恩的亨利伯爵为首的派系一心想将斐迪南,这个不利于新教徒的人给赶下台,他们还打算顺便利用民众的愤怒将克鲁姆的威尔姆和马丁尼茨的雅罗斯拉夫置于死地,此时,皇帝和臣民们的关系已经非常之紧张了。
5月23日。
清晨时分,图尔恩的伯爵亨利率领一支由新教贵族和新教支持者组成的队伍朝宫殿出发,新教徒们在亨利伯爵率领下冲进两位执政官的房间。
“皇帝陛下的谕旨想必是你们做的吧?”亨利伯爵质问道。
“伯爵,你在说什么?这怎么可能?”雅罗斯拉夫回答说,他始终否认这件事情,威尔姆的态度也和他一样。
“你最好自己承认。”亨利伯爵将雅罗斯拉夫拖到一个窗户面前,雅罗斯拉夫感到头晕目眩,这里有点高。
“哦……不,上帝保佑,这真的不是。”雅罗斯拉夫慌慌张张的说道,他拼命的祈求着上帝的保佑,亨利伯爵此时松开了他。
“那就去见上帝吧,这里不欢迎你。“亨利伯爵说道,随即,那些新教的支持者们将他扔出了窗外。
”耶稣!玛利亚!“窗外还响着那位执政官雅罗斯拉夫的叫声。
“我倒是要看看玛利亚是不是真的会救他。”新教徒中有人说道,很明显,雅罗斯拉夫确实运气很好,玛利亚救了他,他保住了一条命。
“看来玛利亚真的救了他。”
当然,雅罗斯拉夫已经下去了,威尔姆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自己的秘书法布里丘斯一起被扔出窗外,幸好他们都保住了命,然后十分狼狈的逃走了。
“掷出窗外事件”之后,新教议会就要着手于组建新的政府了,他们选举了三十位行政委员,然后驱逐了耶稣会的会士。
波西米亚新政府组建之初,他们可能会面临战争,而他们并没有足够多金钱来维持军队,最开始提出的是借款,然而因为贵族们各自的心思而没能成功,即使最后定了提高税收的法案,但也并未付诸实践,他们的军队面临资金危机。
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一世对波西米亚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他却表示自己并不会和皇帝作对,他对别人说,自己的打算是“帮忙灭火。”
而腓特烈五世,巴拉丁选侯则只是在精神上不断的鼓励波西米亚人,
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了。
……
斐迪南在不久之后从匈牙利返回了维也纳,并以皇帝的名义接管了朝政,目前来看,斐迪南手头上的军队一共有一万四千人左右,而统率他们的是毕业于尼德兰军事学院的布阔伊。
8月。
这支皇帝的军队进入波西米亚边境,战争一触即发。
新教政府必须有所作为,议会方面收到立刻执行之前的提升税收法案,并且扩大战争动员层面,然而,这所谓的新税收法案,还是受到贵族们的阻挡。
总有人看哈布斯堡家族不爽,并且希望叛乱发生,因此,萨沃伊公爵查尔斯·艾曼努尔一世与新教政府一方签订了协定,答应派出两千名士兵波西米亚,受新教政府统辖。
这两千人由欧内斯特·冯·曼斯菲尔德伯爵领导,关于这位伯爵,他是一位西班牙人,因为信仰转向新教,于是放弃了为西班牙效力,这位伯爵禀赋过人,勇敢无畏,深受士兵的拥戴,但他却因为总是纵容士兵劫掠而让自己的名声并不怎么好。
欧内斯特伯爵的军队进入波西米亚之后就收到了围攻皮尔森的指令,而图尔恩伯爵亨利则负责率领军队拖住布阔伊率领的皇帝军队。
围绕皮尔森的战争即将展开,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对此表示拒绝出兵,想来是想保存实力,不想卷入事端吧。
11月初的时候,西里西亚派出了援军参战。
此时布阔伊率领的皇帝军队因为进攻受到亨利率领的新教军队阻挡,被迫退守百威,11月月末,皮尔森宣布向欧内斯特伯爵递交降书。
冬季来临,双方的战争暂时歇了一歇,但是波西米亚南部的人们却是没有好日子过了,包括布阔伊将军和他的军队,士兵们饥肠辘辘,进而不择手段的掠夺。
安哈尔特公爵克里斯蒂安也在游说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他劝说腓特烈更积极的支持新教事业,说到腓特烈和新教事业……此时波西米亚方面已经有推选腓特烈成为新国王的想法了,并且萨沃伊公爵也这么认为。
腓特烈一副顾虑良多,举棋不定的样子,一方面,他答应了皇帝马蒂亚斯愿意和巴伐利亚公爵,美因茨选侯,萨克森选侯一起促进交战双方和解,另一方面又同意出使都灵,从而带给萨沃伊公爵一种错觉,马蒂亚斯死后他会参与皇位之争。
然而腓特烈的表现会让别人忧心是肯定的。
年末……第二年的情况会是如何?
2019年10月18日 13点10分
10
level 12
4:1619
经历了寒冬的休息,1619年已然在紧张中来到。
此时的新教联盟在总体局势上看,依靠外力是不太可靠了,即使尼德兰人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帮助,可是尼德兰人现在也陷在困境里,而腓特烈也答应了西班牙调停的行动,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会出手了。
3月20日,新的战争还没有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逝世,斐迪南随即再次宣布遵从波西米亚国王在数年之前的诏书,但仍然在双方争执上固执己见,因此只能依靠武力来解决了。
去年的战争中,波西米亚的新教军队取得了战局上的主动,目前是曼斯菲尔德伯爵负责前置布阔伊的军队,亨利率领军队前去收复波西米亚领内仍属于皇帝的领地,当然,他的仗打得很轻松。
6月5日。
亨利率领的新教军队兵临维也纳城下,彼时城内只有少量的卫戍部队和志愿守城的一些人,很明显是处于劣势的。
“斐迪南那家伙也会有今天!”将领们纷纷大笑着说道。
说到维也纳,就开始谈一下奥地利吧,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地区的贵族大多数是新教徒,他们在马蒂亚斯死后不愿向斐迪南称臣,于是派出使者,要求斐迪南同意他们和波西米亚结盟,实际上,这是要将斯塔利亚到西里西亚地区变成一个新的政权。
斐迪南坚决不接受,他知道,自己一旦屈服,就代表着承认新教贵族提出的制度的合法性,他当然不会承认,他绝不屈服,面临威胁。
对方甚至说出要废黜他,让他的子嗣改信新教……图尔恩伯爵此时正包围着维也纳城,但一支骑兵部队此时从新教军队没有设防的城门进入城内,将使者逐出。
要是图尔恩伯爵真的发动总攻,那么这些骑士们势必是进不来了,那样斐迪南的处境可能又是另一种情况了,毕竟补给供应没有跟上,图尔恩伯爵只能指望维也纳方面主动投降,但并没有,最后只能撤军,返回波西米亚。
此时曼斯菲尔德伯爵的新教军队已经被布阔伊率领的帝国军队击败,并且被突破了对百威的封锁。
斐迪南也无心争辩有关权力的问题,新任皇帝的选举要在法兰克福举行,他立刻离开了维也纳,前往法兰克福。
放眼来看,斐迪南很有可能会成为帝国的皇帝,到时候他可能会用上比马蒂亚斯更强硬的手段,即使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和他的支持者们想了很多个反对斐迪南的计划,但没有成功。
“斐迪南不是波西米亚国王,他不能以波西米亚国王的名义参与皇帝的选举。”萨克森选帝侯约翰·威廉一世说道。
于是选帝的事情只能等到波西米亚问题解决之后再来处理了吗?
……是吗?
因为和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的一些政治问题,萨克森选侯约翰·威廉一世愤而给斐迪南投了支持票,而腓特烈的投票显得格格不入,因为不想自己显得这么格格不入,他干脆也给斐迪南投了支持票。
不过他心里也没什么支持的人选了,干脆就选斐迪南吧。
于是在1619年8月,斐迪南全票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为斐迪南二世。
大概就在前几天,我们的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也成功就任波西米亚国王。
即使大家都劝说腓特烈,但腓特烈仍然毅然前往波西米亚。
11月4日。
“欢迎我们的新国王!”
腓特烈在布拉格完成了加冕仪式,正式成为波西米亚国王。
2019年10月19日 14点10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