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黑屋骑士郑小强
楼主
从客观来讲,盈盈确实比岳灵珊好很多,比岳灵珊善解人意,更有胸怀,也能够经常审视自己,姿色甚至也胜过小师妹几分。
这种情况令狐冲应该不会不知道,但爱情这件事情,不能从客观理性上来理解,有时候爱一个人是没有什么理由可言的。
书中在小师妹尚未被林平之所杀之前,就已经写到令狐冲对盈盈的爱意超越了小师妹,但作为一本生动的小说,这样写显得太生硬了,读到那里总觉得是为了立标签而立标签,因为小师妹马上就要死了啊,死了以后再比较就彻底没意义了啊。

想想全书,个人觉得是可以找到一定答案的,令狐冲是一个放浪形骸的隐士型侠客,因为一直受到师娘和师父表层现象的管教,三观还是比较正的。被岳宁夫妇收入门下还很小,但他比小师妹大约大8、9岁(小说开场,令狐冲25岁左右,岳灵珊16、7岁),所以虽说不算 老牛吃嫩草,但这里和小师妹青梅竹马,倒不如说是看着小师妹长大的,长年和小师妹一起玩,倒不如说是长年哄着小师妹玩。
这叫不叫爱情呢?也叫,可是你要是问我是否崇尚这样的爱情,我觉得相比之下,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爱情感觉要更加美好。
令狐冲首次意识到“婆婆”其实是个美丽姑娘的时候,居然忍不住亲了他一下,这件事情很是越礼,对于小师妹,小尼姑,他都有N多次机会可以做这样的事,但是绝绝对对地不敢,可见他对任大小姐,绝对不乏爱情(色欲)的冲动,这可以说是产生爱情的基础。

从之后的经历上看,他从小师妹到任大小姐,更能看出是青春年少的情愫,到成年人的爱情的转变。他隐隐明白,之前与小师妹的感情,往往在于自己心甘情愿的支持(由于心甘情愿,所以不觉得辛苦),但小师妹对他却更多是一种依赖,是一种缠绕;然而任大小姐那里,他可以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当他困苦之时,任大小姐关怀照料,挺身相救,当他知道任大小姐身陷囹圄,也敢为她冒天下之大不韪。
让我想起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爱情上,对待彼此的平等、独立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代人能够长期相处的基本理念。这里小师妹更像是凌霄花,而任大小姐更像是木棉树。
《笑傲》一书所述故事是古代,但在文化潮流上有很大喻今的意义。其中独立、自由、平等这样现代人社会生活理念在令狐冲和任盈盈的性格中渗透了出来,他们的爱情,也更接近现代人相处的观念,他们最终的“曲谐”也呼应了刘正风和曲洋的友谊,在小说末尾,把独立、自由、平等的中心思想再度升华。
这是我喜爱《笑傲江湖》这部小说的原因。
2019年10月15日 04点10分
1
这种情况令狐冲应该不会不知道,但爱情这件事情,不能从客观理性上来理解,有时候爱一个人是没有什么理由可言的。
书中在小师妹尚未被林平之所杀之前,就已经写到令狐冲对盈盈的爱意超越了小师妹,但作为一本生动的小说,这样写显得太生硬了,读到那里总觉得是为了立标签而立标签,因为小师妹马上就要死了啊,死了以后再比较就彻底没意义了啊。

想想全书,个人觉得是可以找到一定答案的,令狐冲是一个放浪形骸的隐士型侠客,因为一直受到师娘和师父表层现象的管教,三观还是比较正的。被岳宁夫妇收入门下还很小,但他比小师妹大约大8、9岁(小说开场,令狐冲25岁左右,岳灵珊16、7岁),所以虽说不算 老牛吃嫩草,但这里和小师妹青梅竹马,倒不如说是看着小师妹长大的,长年和小师妹一起玩,倒不如说是长年哄着小师妹玩。这叫不叫爱情呢?也叫,可是你要是问我是否崇尚这样的爱情,我觉得相比之下,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爱情感觉要更加美好。
令狐冲首次意识到“婆婆”其实是个美丽姑娘的时候,居然忍不住亲了他一下,这件事情很是越礼,对于小师妹,小尼姑,他都有N多次机会可以做这样的事,但是绝绝对对地不敢,可见他对任大小姐,绝对不乏爱情(色欲)的冲动,这可以说是产生爱情的基础。

从之后的经历上看,他从小师妹到任大小姐,更能看出是青春年少的情愫,到成年人的爱情的转变。他隐隐明白,之前与小师妹的感情,往往在于自己心甘情愿的支持(由于心甘情愿,所以不觉得辛苦),但小师妹对他却更多是一种依赖,是一种缠绕;然而任大小姐那里,他可以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当他困苦之时,任大小姐关怀照料,挺身相救,当他知道任大小姐身陷囹圄,也敢为她冒天下之大不韪。让我想起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爱情上,对待彼此的平等、独立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代人能够长期相处的基本理念。这里小师妹更像是凌霄花,而任大小姐更像是木棉树。《笑傲》一书所述故事是古代,但在文化潮流上有很大喻今的意义。其中独立、自由、平等这样现代人社会生活理念在令狐冲和任盈盈的性格中渗透了出来,他们的爱情,也更接近现代人相处的观念,他们最终的“曲谐”也呼应了刘正风和曲洋的友谊,在小说末尾,把独立、自由、平等的中心思想再度升华。
这是我喜爱《笑傲江湖》这部小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