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弘毅大师
楼主
前蜀和后蜀都是在强敌面前迅速灭亡,连一些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好多观点都将其归咎于奢侈腐败之类的。后蜀灭亡的细节我还没有仔细看,但是前蜀灭亡的具体过程我是有详细看过的,最大的感想就是这根本不是打仗。
925年10月18日康延孝对蜀军凤州的蜀军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然后就是蜀军各种不战而降,然后唐军所到之处当地的地方长官编制性的大规模投降,之后不到一个月基本上前蜀的所有州郡都向唐军递交了降表。两军最大的一次交战就是三泉之战,斩杀五千蜀军,这个损失虽然不小,但是斩杀五千人就能让一个国家全面崩溃?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并且蜀军也并不是长时间没有经历战争,讨伐李茂贞(856-924)的战争在王建(846-917)死后并没有停止而是一直在进行,蜀军的战斗力不可能衰退到那种地步。
对此我对于蜀军如此表现的看法是这样的,王衍(899-926)能当上皇帝张格功不可没,然而王建死后有拥立之功的张格却被排挤出京一贬再贬,而王宗弼却权倾朝野,我的看法是王宗弼的权势很大,王衍竞争不过只能将张格贬出。虽然史书没记载王衍为了夺回大权都做了哪些事,不过从后来张格复相,徐氏外戚取代王宗弼成为京城最高司令,再加上王宗弼的儿子说过“我们都离死不远”了,大概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较量王衍逐渐占了上风,逐渐开始压制王宗弼一系了。由于这种斗争双方并没有撕破脸,所以史书的记载也很少。但王衍虽然能够压制王宗弼,但并没有将王宗弼一党彻底铲除的能力,而王宗弼一党虽然无力直接跟王衍对抗,但是在强大的外敌介入的时候结果就不一样了。王衍这些年除了压制王宗弼一党之外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应该也做了不少工作,这极大损害了地方大佬的利益,地方大佬虽然无力直接跟皇帝叫板,但是借助外敌来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还是有的。因此唐军这种强大外敌介入,前蜀军队,郡守就开始集体投降,王衍瞬间就跪了。
当然王宗弼借助外敌来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最后还是被郭崇韬(865-926)杀了全家,而王衍不出意外应该可以在洛阳度过漫长的余生,然而意外真的发生了,李存勖(885-926)眼看着就要完蛋了,王衍全家只要给李存勖陪葬了。。。。。
2019年09月08日 02点09分
1
925年10月18日康延孝对蜀军凤州的蜀军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然后就是蜀军各种不战而降,然后唐军所到之处当地的地方长官编制性的大规模投降,之后不到一个月基本上前蜀的所有州郡都向唐军递交了降表。两军最大的一次交战就是三泉之战,斩杀五千蜀军,这个损失虽然不小,但是斩杀五千人就能让一个国家全面崩溃?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并且蜀军也并不是长时间没有经历战争,讨伐李茂贞(856-924)的战争在王建(846-917)死后并没有停止而是一直在进行,蜀军的战斗力不可能衰退到那种地步。
对此我对于蜀军如此表现的看法是这样的,王衍(899-926)能当上皇帝张格功不可没,然而王建死后有拥立之功的张格却被排挤出京一贬再贬,而王宗弼却权倾朝野,我的看法是王宗弼的权势很大,王衍竞争不过只能将张格贬出。虽然史书没记载王衍为了夺回大权都做了哪些事,不过从后来张格复相,徐氏外戚取代王宗弼成为京城最高司令,再加上王宗弼的儿子说过“我们都离死不远”了,大概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较量王衍逐渐占了上风,逐渐开始压制王宗弼一系了。由于这种斗争双方并没有撕破脸,所以史书的记载也很少。但王衍虽然能够压制王宗弼,但并没有将王宗弼一党彻底铲除的能力,而王宗弼一党虽然无力直接跟王衍对抗,但是在强大的外敌介入的时候结果就不一样了。王衍这些年除了压制王宗弼一党之外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应该也做了不少工作,这极大损害了地方大佬的利益,地方大佬虽然无力直接跟皇帝叫板,但是借助外敌来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还是有的。因此唐军这种强大外敌介入,前蜀军队,郡守就开始集体投降,王衍瞬间就跪了。
当然王宗弼借助外敌来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最后还是被郭崇韬(865-926)杀了全家,而王衍不出意外应该可以在洛阳度过漫长的余生,然而意外真的发生了,李存勖(885-926)眼看着就要完蛋了,王衍全家只要给李存勖陪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