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空城G05
楼主
这是一篇旧闻了。八一前,媒体发布了一条新闻: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已建成63万个,建成率100%。在信息的洪流中,这一条很容易被淹没。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件事。当时,我把一条有关社保的新闻发给家里一位退伍回来安置到企业,后来企业破产下岗的亲戚。亲戚刚开始没有太在意。今天才想起来,于是到县里的社保局咨询。没想到工作人员却说,没听说过此事。于是,就给我打电话。我直接告诉她,去县里退役军人事务局或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问一问。结果,她到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一下子就全弄明白了。这就是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优势。因为专业。专门从事退役军人工作,为退役军人服务,是现役军人的娘家,是退役军人的家。
长期以来,退役军人的工作都由民政部门负责。以至于很多战友形成了惯性思维。特别是农村的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兵,在他们的印象里,有困难和问题找民政部门仍是他们的第一反应。这也可能导致他们会多跑一些冤枉路。因此,宣传工作十分重要。据我了解,时至今日,身边还有一些退役的战友没有去登记。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平时工作繁忙。有的是因为在外地没时间,等等。但几乎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登记了,不发钱不发物,就发一个光荣牌。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并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相关部门,就是急也没有用。以后,与退役军人事务有关的工作,都可以直接到乡镇街道的退役军人服务站或县(区)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咨询办理。63万个中心(站)。
这是这条新闻里透露出来的一个信息。新闻中还有一段:“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有力推动了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读书看皮,听话听音。近年来,虽然在很多报道中都能看到“一把手工程”这几个字。比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意识形态等等工作,都是“一把手工程”。在地方“一把手工程”并不是随便哪项工作就能列入其中的。任何工作但凡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就表明是由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的大事。
说实话,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直接释放了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信号。当然,效果也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而在整条新闻中,最大的亮点要数第三点了。那就是:自2018年开始,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每年开展的国务院大督查范围,对各省(区、市)实行全覆盖督查。2018年底,依托平安建设考评机制,加大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考核评价权重,有力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我查了“2018国务院大督查”的词条: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而开展的专项督查。2018年7月,国务院发出通知,部署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退役军人事务部的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去年,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对一些不落实的情况进行了督导考核,收到了效果。政策落实关键靠督导这一招,去年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要继续借助国务院大督查这个平台。因为去年把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落实纳入国务院大督查范围之内,提高了督查的权威,加大了覆盖面,从实际效果看也非常好,很多不落实政策的问题,通过这次大督查解决了。在地方工作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可能会存在着一时难以推动的问题。而上级的督查检查却是推动落实和促进问题解决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因为,往往只有督查检查才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退役军人的相关工作推进难,矛盾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督促检查不够。相关的约束措施太少太单,没有力度,无法对地方相关部门形成压力。有的领导就是想推动,也难以动真格打板子。而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则使这一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说,地方各级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落实情况,从国家层面纳入了考核评价体系。你不落实,你抓不好,或者是慢落实,或者是打折扣,都可能会被问责、追责。冰冻三迟非一日之寒。
我国目前有退役军人5700多万,并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递增。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关系到国防稳固,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尽管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近年来,随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过去很多啃不下的硬骨头都被啃下来了,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比如,退役士兵的安置,比如保险问题等等。国家管宏观政策的制定,地方负责抓好落地落实。好政策,还要好落实。我们看到,随着退役军人事务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地方政府对退役军人事务的服务会越来越好,退役军人得到的实惠和方便也越来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2019年09月04日 22点09分
1
长期以来,退役军人的工作都由民政部门负责。以至于很多战友形成了惯性思维。特别是农村的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兵,在他们的印象里,有困难和问题找民政部门仍是他们的第一反应。这也可能导致他们会多跑一些冤枉路。因此,宣传工作十分重要。据我了解,时至今日,身边还有一些退役的战友没有去登记。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平时工作繁忙。有的是因为在外地没时间,等等。但几乎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登记了,不发钱不发物,就发一个光荣牌。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并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相关部门,就是急也没有用。以后,与退役军人事务有关的工作,都可以直接到乡镇街道的退役军人服务站或县(区)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咨询办理。63万个中心(站)。
这是这条新闻里透露出来的一个信息。新闻中还有一段:“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有力推动了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读书看皮,听话听音。近年来,虽然在很多报道中都能看到“一把手工程”这几个字。比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意识形态等等工作,都是“一把手工程”。在地方“一把手工程”并不是随便哪项工作就能列入其中的。任何工作但凡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就表明是由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的大事。
说实话,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直接释放了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信号。当然,效果也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而在整条新闻中,最大的亮点要数第三点了。那就是:自2018年开始,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每年开展的国务院大督查范围,对各省(区、市)实行全覆盖督查。2018年底,依托平安建设考评机制,加大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考核评价权重,有力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我查了“2018国务院大督查”的词条: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而开展的专项督查。2018年7月,国务院发出通知,部署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退役军人事务部的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去年,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对一些不落实的情况进行了督导考核,收到了效果。政策落实关键靠督导这一招,去年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要继续借助国务院大督查这个平台。因为去年把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落实纳入国务院大督查范围之内,提高了督查的权威,加大了覆盖面,从实际效果看也非常好,很多不落实政策的问题,通过这次大督查解决了。在地方工作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可能会存在着一时难以推动的问题。而上级的督查检查却是推动落实和促进问题解决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因为,往往只有督查检查才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退役军人的相关工作推进难,矛盾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督促检查不够。相关的约束措施太少太单,没有力度,无法对地方相关部门形成压力。有的领导就是想推动,也难以动真格打板子。而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则使这一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说,地方各级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落实情况,从国家层面纳入了考核评价体系。你不落实,你抓不好,或者是慢落实,或者是打折扣,都可能会被问责、追责。冰冻三迟非一日之寒。
我国目前有退役军人5700多万,并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递增。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关系到国防稳固,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尽管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近年来,随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过去很多啃不下的硬骨头都被啃下来了,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比如,退役士兵的安置,比如保险问题等等。国家管宏观政策的制定,地方负责抓好落地落实。好政策,还要好落实。我们看到,随着退役军人事务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地方政府对退役军人事务的服务会越来越好,退役军人得到的实惠和方便也越来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