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南北走向的横段山河谷,是印度洋水汽北上的主要通道,也是三江源水汽的主要来源, 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2019年08月19日 00点08分
1
level 10
横断山东南-西北走向,与印度洋季风流向大体一致,对水汽的阻碍有限。其南部的高黎贡山脉和怒山山脉为南北走向,平均海拔近4000米,对西南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明显。从谷歌地球上可以看到,3500米以上的山峦,是荒凉的土黄色,说明该地气温低、降水少。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所含的水汽会下降,3500米以上,气温比平原地区低20度左右,水气饱和含量只有低海拔地区的25%,也就是说,75%的水汽被山脉挡住了。怒山和高黎贡山都是高而窄的山脉,如果闫3000米等高线把山峰削平,进入中国西南的水汽会大幅增加。只不过工程量太大、加上高黎贡山是中缅界山、而且对南亚气候有一定影响,工程不便实施。
2019年08月19日 01点08分
3
level 2
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水汽的确是西北东部(三江源)和华北降水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认为不需要任何土方工程改变现有的情况。
2019年08月19日 01点08分
4
level 2
以前有人提出过在横断山脉修建水库,以给暖湿气团降温,达到“空中南水北调”的目的。
姑且当做一种说法。
我没严格考证过。
2019年08月19日 01点08分
5
level 11
个人认为不宜在横断山河谷建坝,南北走向的横断山河谷是印度洋水汽进入北方地区的通道,在这里建坝是挡住了大象,留下了蚂蚁。
2019年08月20日 00点08分
6
@shenying2016 多看看中央气象台网站的云图、雷达图和数值分析吧,不要闭门造车了。
2019年08月23日 01点08分
越过横断山的多数水汽只能顺着河谷流向青藏高原东部,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进入西北和华北。横断山以南的水汽,多数在云贵川形成降水,少部分到达华东和华北。
2019年08月20日 01点08分
云图都会看,但要弄明白云的高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青藏高原上空的云很高,水汽含量很少,越过高原后,高度降低,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下降,已经是“干”空气了。相信眼睛没问题,不动脑子就有问题了,不能象猴子一样,看到镜子有一个猴子的像,就确信镜子里有一个真猴子。
2019年08月23日 01点08分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山坡,海拔越高降水量越低。如果是越过青藏高原的云系形成的降水,海拔高的地方,无论是垂直高度还是水平距离都离云层更近,应该降水更多才对。实际情况与此相反,说明水汽是来自低海拔的东部。
2019年08月23日 02点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