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陪审团
60年代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混混🍺 楼主
美国的陪审团--转自一本很有趣的书《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
1787年,一群美国人在费城的一个房间里日夜不停地争吵。他们要做一件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设计一部宪法。
应该说他们的工作非常成功。因为至今二百多年以来,这部宪法几乎没有大的变动,美国制度也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
但您可能想不到,这部宪法有一个奇特的副作用,它能彻底改变我们对西方哲学的看法。
关键就在于它的第三条第二款。
这一条规定,美国司法采用陪审团制度。
这是什么意思呢?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1
level 13
混混🍺 楼主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从英国继承而来,历史也不短了,但在咱们看来实在是古怪至极。
首先,中文“陪审团”是一个误导人的翻译,英文原词没有“陪”的意思,原意大约是“临时裁决委员会”。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2
level 13
混混🍺 楼主
在被告人是否有罪这个问题上,陪审团是负责裁决的主角。法官才是陪衬,只能做做解释法律、引导庭审、剔除非法证据、维持法庭秩序之类的“服务”工作。
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美国陪审团的成员都是普通老百姓。法庭对他们的学历水平、法律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一个小学学历、没学过法律的人,也有权决定嫌疑人是不是有罪。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3
这不是乱弹琴吗?制定一溜十三遭,最后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狂汗]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你又上网了 再来看苏格鞋底[哈哈]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Jury是否懂法律在并非象纸面上那么重要。因为诉讼过程中起诉方和辩护律师作用就是用法律的理由与条款来解释和说服Jury,法官则掌握什么是适于和应用于此案的。判决由多数投票决定。Unanimous (一致通过)只是在判极刑(死刑)时才需要。而且在选Jury时诉方与辩方都可剃选己方不喜的人。
2019年07月24日 12点07分
@枕书怅明月 有偏见的人会被法官事先剃除。如一追求死刑判决的案件,某Jury候选人说:"我认为只有死刑才能杜绝犯罪",或"我反对死刑",都会被排除。记得有人说要逃避jury duty 就是在被选时说些极端的看法。
2019年07月24日 12点07分
level 13
混混🍺 楼主
所以在美国,一个亿万富翁该不该破产,他的命运可能就掌握在一个不爱读书、不爱思考,只喜欢喝喝啤酒看看脱衣舞的蓝领工人身上。咱们这里肯定会有不少人觉得,这不是乱弹琴嘛!
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制度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保证每个案件的裁断都符合大众的道德观。这能避免法律人士凭着专业优势玩弄法律条文,避免由于法官个人好恶左右案情,也能用来对抗失去民心的恶法。所以至今被大多数美国人接受,其他很多国家也都认为这种制度可以带来更为公正的审判结果。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4
@- 我不懂那么多。只就章莹颖这件事,像雅典人审判苏格拉底那样就好啦,少数服从多数。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 所以说,对于人文的(非自然科学),不同的文化会有很不同的想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我一真觉得没法说谁比谁的更好,只看适不适合它所在的社会。米国人就觉得这样好,可以保护嫌疑人的人权。
2019年07月23日 04点07分
@- 以前我就问过这个问题,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嫌疑人,那么受害人的人权谁来保护?法律是干啥用的?
2019年07月23日 08点07分
我刚说完乱弹琴[笑眼]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level 13
混混🍺 楼主
这本书翻翻挺有意思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5
这种书我以前从来不看。但是发现你贴这个小故事很好玩。我打算去喜马拉雅搜一下,听听是不是真的很有趣。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你又上网了 有些史类的故事很有趣,尤其是那些轻松的,那些哲学家都特哏。[哈哈]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混混🍺 我现在发现喜马拉雅催眠的好处了。考虑试听一下这本书。不知道能不能听进去[笑眼]
2019年07月23日 04点07分
level 13
混混🍺 楼主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历史事件。
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人生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两句话:
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死刑了。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6
level 13
混混🍺 楼主
圣贤的牺牲当然是伟大的、悲壮的。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这事广为后人传扬,不少艺术家都以绘画、戏剧等形式来纪念他。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苏格拉底是被雅典的陪审团判死刑的。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7
level 13
混混🍺 楼主
注意,这个雅典陪审团不是贵族陪审团,不是宗教陪审团,是真正的人民陪审团。
它的成员除了性别必须是雅典公民的男性以外,其余条件和美国今天的陪审团一样,是由普通老百姓抽签组成的,不论职业,不论学历,不论官阶,只要是成年的雅典公民就行。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8
level 13
混混🍺 楼主
不难理解,理论上陪审团成员越多,断案就越客观。出于成本考虑,今天美国的陪审团只有12个人。
审判苏格拉底的人民陪审团有多少人呢?
500人。
多少人判苏格拉底死刑呢?
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
苏格拉底的案件常常被现代人当作“民主暴政”的例子,说明“多数人的民主”在错误的引导下也会作出邪恶的判决。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9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无语了。
2019年07月23日 08点07分
@月衣华裳🌙 我觉得古希腊的雅典的历史非常值得看。
2019年07月24日 07点07分
@混混🍺 嗯嗯,所以很喜欢看你这几篇帖。
2019年07月24日 07点07分
level 13
混混🍺 楼主
但要注意,法庭给了苏格拉底充分辩护的机会。
按照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录,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一一驳斥了所有控罪,发言雄辩有力,用词通俗易懂。别说是当时的希腊人,就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重读这份文献都会让人忍不住认同苏格拉底。
那么,人民陪审团坚持判苏格拉底有罪,只能说明一件事。
人民真的想让他死。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10
level 13
混混🍺 楼主
苏格拉底到底是哪里得罪人了呢?
按照后人的记录,苏格拉底一辈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问问题。当然,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提问。他专挑别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对方问得头昏脑涨。
比如说,他问人家什么是正义,人家给了他一个答案后他不满意,他就不停地追问人家。直到把人家问崩溃了他才收手。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士,他自称为思想的“助产士”,意思是能引导别人深入思考。听着是挺不错,但问题是:你考虑了被问的人感受了吗?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人。本来你在马路上走得好好的,苏格拉底突然从角落里蹦出来,抓住你问:
“你说,什么叫正义?”
你还以为这哥们儿是真的不懂啊。你好心啊,你就耐心给他讲,正义是怎么回事。
没想到,他话锋一转,突然抓住你话里的一个漏洞反问你:“你这样说不对吧?”
不管你怎么回答,聪明的他总能不断追问下去。问来问去你肯定就崩溃了。但就算你想逃跑也没用。按照惯例,他非得问到你满脸羞愧地承认自己啥也不知道,他才能心满意足地放过你。
假如当时就你自己一个人也就算了。要是你身边还带着女朋友,带着奴隶和仆人,你说你还要不要面子了?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11
哈哈
2019年07月23日 08点07分
@月衣华裳🌙 啥叫正义?啥叫好人?[哈哈]
2019年07月23日 09点07分
@月衣华裳🌙 苏格拉底就是杠头的祖师爷[哈哈]
2019年07月23日 09点07分
@混混🍺 我就回答:你说了算。[捂嘴笑]
2019年07月23日 09点07分
level 13
混混🍺 楼主
说白了,苏格拉底属于,没事儿就到马路上打击人玩。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12
level 13
混混🍺 楼主
但你要以为苏格拉底就这么点讨人厌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
实际上,苏格拉底的追问方式已经包括了哲学思考的全部要素。如果苏格拉底追问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那他就和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没什么区别了。
但是芝诺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人的知识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所以苏格拉底这个当时雅典最具智慧的人,就是认为自己最无知,乃至于他觉得自己的回答无足轻重,必须通过向其他人问问题的方式来求知。
这条“越聪明越谦虚”的规律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方明明很聪明,还偏偏非常谦虚,那不是越发可气吗?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13
level 13
混混🍺 楼主
当时有好事的人去神庙里占卜,问雅典在世的最聪明的人是谁。代表神灵的先知坚定地回答:就是苏格拉底,没别人了!
要放一般人,正常的反应是低调。神灵这么夸你,你就应该谦虚两句:不不不,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是无穷的,我永远做人民的小学生。群众肯定夸你又聪明又谦和,皆大欢喜,多好。
可苏格拉底不——他很无辜地说,我不觉得我聪明啊。然后他就到处找人辩论,口头上说要看看谁比我更聪明。问题是谁能辩得过他啊,聊两句都崩溃了。苏格拉底每次把别人灭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哦,你没我聪明呀。然后接着去找下一个人灭。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14
level 13
混混🍺 楼主
你说他这种谦虚法,但凡是个有自尊心的人,谁受得了?
但你要以为苏格拉底就这么点讨人厌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
在最后的审判中,雅典陪审团其实审判了苏格拉底两次。第一次投票结果是280票对220票判有罪。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审判里,还有不少人认同苏格拉底。
而且那时死刑还有商量。根据雅典法律,苏格拉底可以拿罚款抵。
掏钱换条命,这好事谁不答应啊。苏格拉底不缺钱,他虽然自己穷,但是他的学生和朋友有钱,他们都主动要为老师出钱。但是苏格拉底本着知识分子的古板,以自己没钱为由,给陪审团出了一个非常低的赎罪价格。而且他嘴上还不饶人,在审判没出结果之前,还跟陪审团嘴硬说,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上天派来启发你们智力的,你们还想罚我?你们太幼稚了!凭我对雅典的贡献,你们不但不应该罚我,还应该养我一辈子。
陪审团一听,这家伙太嚣张了。这不是还没答应饶你呢吗?于是陪审团重新投票,这次投票结果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苏格拉底有罪,死刑,不能拿罚款抵。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苏格拉底本来有机会跑,看守都让他的学生给贿赂好了,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他不愿意违反法律——你们不就是想弄死我吗?我就在这哪儿也不去,我让你们弄死吧!
然后他就被弄死了。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15
苏格拉底是个犟种[笑眼]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你又上网了 觉得苏格拉底超有意思。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混混🍺 嗯,好玩儿。这个人活得太通透了,感觉看穿了世界的样子。
2019年07月23日 03点07分
@你又上网了 这个是人类的大神,看过这么多大神,苏格拉底绝对是最神的,记得看希腊人的故事的时候讲苏格拉底年轻时候在战场上也是特别勇猛,超牛。
2019年07月23日 07点07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