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蒲公英的约定🌈
楼主
原问题为:老师,如果周杰伦上歌手会是怎样的局面,以周董的水平,能不能打进总决赛?
答:
你好。
“水平”,具体是指什么水平呢。演唱水平?演奏水平?作曲水平?编曲水平?甚至作词水平?
能力有限,我对于歌手的一切评论,皆是从演唱水平的角度入手。并且,我也一直认为,对于歌手来说,演唱属于本职工作。至于其他的工业流程,之于音乐,重要性当然不会比演唱低;之于歌手,则是属于职业范畴以外的行当。
我很喜欢周杰伦,但是,我所喜欢的周杰伦,并不是“歌手”这个身份,而是“曲作者”的这个身份。将这个思路理顺了,我们就可以接着往下说。
不论《歌手》这个节目,伴随着音乐制作人以及乐评人的“推动”,追求的核心,究竟变成了什么。但是,在我看来,它的名片依然还是“歌手”本身,而不是原创或改编,至少我一直是将它当作一个唱歌比赛在看待的。正如上文所述,对于歌手来说,演唱属于本职工作。
那么,如果抛去周杰伦曲作者的身份,而着眼于歌手这个身份,他的唱功,究竟又怎么样呢。
我认为不好。现在的朋友或许不清楚,事实上,在2010年以前,周杰伦唱功不好,在业内几乎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就连周杰伦本人,也不止一次在节目上承认自己唱歌不好听。
但是,自从2010年以后,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国外先进的流行声乐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大家逐渐意识到,高音的重要性,以及高音的可训练性。这一下子可得了,不仅人人都能够谈论唱歌,并且人人都还能够卖弄几个专业术语来谈论唱歌。
大家要知道,一切领域的专业理论,能够将其牢牢掌握的,始终是少数人。而如果专业理论变得广泛传播,就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半桶水。
声乐领域的半桶水,主要集中在高音吧,但是随着我与其他几位声乐博主在微博上逐渐收获了一定影响力(脸红了,其实我也很不愿这么说),也就使得我们的阅读者也开始呈现半桶水化的趋势。这些阅读者,竟然也开始摆起专业的姿态,在知乎上做起了声乐回答,在B站上做起了唱功排名。老实说,当我在B站上看见一些UP主所做的唱功排名,评述内容,全部来自我的理论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惭愧。
半桶水所缺乏的是对于声乐的大局观的思考,这个解释起来颇为麻烦,简而言之,由于他们所了解的声乐内容,仅仅是专业人士其中一部分内容,而仅仅照搬这些内容,他们就误以为他们理解了声乐的全部。这个过程是相当简单粗暴的,没有思辨,没有归纳,没有总结。半桶水与专业人士在写作上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区别,即是,半桶水写不了歌手评论以外的,纯粹的学术性声乐论文。因为,纯粹的学术性声乐论文,所需要的恰恰就是写作者对于声乐的大局观思考。而评价歌手,往往只是从局部入手,这就令半桶水拥有了发挥空间。但是,由于缺乏大局观,即便只是从局部入手,也难免会变得狭隘。
正如时下对于周杰伦的唱功评价,我实在难以理解,竟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周杰伦的唱功“平反”,而平反的依据,不外乎是他在巅峰时期,飙得高,并且持久力强悍,说明压缩技术足够好。
嗯,我也承认周杰伦巅峰时期飙得确实高,持久力确实强悍,但是,高音的关键,在于压缩机能与共鸣机能,二者之间的协调。纵观周杰伦的高音,几乎隔绝掉了三大共鸣腔体,或者说三大腔体的激活程度太过于有限。三大腔体,即胸腔、咽腔、头腔。因此,周杰伦的高音,更加接近于一种原始化的声带动作。所以,在声音呈现上,周杰伦的高音一是显得憋,显得扯;二是缺乏光泽感,缺乏金属密度。
而较为容易的自然声区,周杰伦的演绎,也显得乏善可陈,缺乏低位置的烘托,以及高位置的润色,转而是一种将气流含在嘴巴里的浅薄化的发声。并且,声带的振动积极程度非常低,现场总是给人一种音量弱,且不入麦的感觉。
总体来说,周杰伦相比许多其他唱功一样不好的歌手,唯一的优势,就是他能压缩,能高音。但是此外的技术,以及所有技术结合起来的整体声音呈现,实在是强差人意。
那么,以周杰伦这样子的演唱水平,去参加《歌手》,又会怎么样呢。虽然我一直是将《歌手》当作唱歌比赛看待,然而,也正如我在上文所述,伴随音乐制作人以及乐评人的“推动”,《歌手》所追求的核心,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已经不大像是竞演者之间的较量,而是变得像是竞演者整个制作团队的较量。
能不能打进总决赛呢,只要周杰伦愿意参加,就肯定能,甚至歌王也没得跑。这还用我多说?
2019年07月22日 13点07分
1
答:
你好。
“水平”,具体是指什么水平呢。演唱水平?演奏水平?作曲水平?编曲水平?甚至作词水平?
能力有限,我对于歌手的一切评论,皆是从演唱水平的角度入手。并且,我也一直认为,对于歌手来说,演唱属于本职工作。至于其他的工业流程,之于音乐,重要性当然不会比演唱低;之于歌手,则是属于职业范畴以外的行当。
我很喜欢周杰伦,但是,我所喜欢的周杰伦,并不是“歌手”这个身份,而是“曲作者”的这个身份。将这个思路理顺了,我们就可以接着往下说。
不论《歌手》这个节目,伴随着音乐制作人以及乐评人的“推动”,追求的核心,究竟变成了什么。但是,在我看来,它的名片依然还是“歌手”本身,而不是原创或改编,至少我一直是将它当作一个唱歌比赛在看待的。正如上文所述,对于歌手来说,演唱属于本职工作。
那么,如果抛去周杰伦曲作者的身份,而着眼于歌手这个身份,他的唱功,究竟又怎么样呢。
我认为不好。现在的朋友或许不清楚,事实上,在2010年以前,周杰伦唱功不好,在业内几乎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就连周杰伦本人,也不止一次在节目上承认自己唱歌不好听。
但是,自从2010年以后,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国外先进的流行声乐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大家逐渐意识到,高音的重要性,以及高音的可训练性。这一下子可得了,不仅人人都能够谈论唱歌,并且人人都还能够卖弄几个专业术语来谈论唱歌。
大家要知道,一切领域的专业理论,能够将其牢牢掌握的,始终是少数人。而如果专业理论变得广泛传播,就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半桶水。
声乐领域的半桶水,主要集中在高音吧,但是随着我与其他几位声乐博主在微博上逐渐收获了一定影响力(脸红了,其实我也很不愿这么说),也就使得我们的阅读者也开始呈现半桶水化的趋势。这些阅读者,竟然也开始摆起专业的姿态,在知乎上做起了声乐回答,在B站上做起了唱功排名。老实说,当我在B站上看见一些UP主所做的唱功排名,评述内容,全部来自我的理论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惭愧。
半桶水所缺乏的是对于声乐的大局观的思考,这个解释起来颇为麻烦,简而言之,由于他们所了解的声乐内容,仅仅是专业人士其中一部分内容,而仅仅照搬这些内容,他们就误以为他们理解了声乐的全部。这个过程是相当简单粗暴的,没有思辨,没有归纳,没有总结。半桶水与专业人士在写作上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区别,即是,半桶水写不了歌手评论以外的,纯粹的学术性声乐论文。因为,纯粹的学术性声乐论文,所需要的恰恰就是写作者对于声乐的大局观思考。而评价歌手,往往只是从局部入手,这就令半桶水拥有了发挥空间。但是,由于缺乏大局观,即便只是从局部入手,也难免会变得狭隘。
正如时下对于周杰伦的唱功评价,我实在难以理解,竟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周杰伦的唱功“平反”,而平反的依据,不外乎是他在巅峰时期,飙得高,并且持久力强悍,说明压缩技术足够好。
嗯,我也承认周杰伦巅峰时期飙得确实高,持久力确实强悍,但是,高音的关键,在于压缩机能与共鸣机能,二者之间的协调。纵观周杰伦的高音,几乎隔绝掉了三大共鸣腔体,或者说三大腔体的激活程度太过于有限。三大腔体,即胸腔、咽腔、头腔。因此,周杰伦的高音,更加接近于一种原始化的声带动作。所以,在声音呈现上,周杰伦的高音一是显得憋,显得扯;二是缺乏光泽感,缺乏金属密度。
而较为容易的自然声区,周杰伦的演绎,也显得乏善可陈,缺乏低位置的烘托,以及高位置的润色,转而是一种将气流含在嘴巴里的浅薄化的发声。并且,声带的振动积极程度非常低,现场总是给人一种音量弱,且不入麦的感觉。
总体来说,周杰伦相比许多其他唱功一样不好的歌手,唯一的优势,就是他能压缩,能高音。但是此外的技术,以及所有技术结合起来的整体声音呈现,实在是强差人意。
那么,以周杰伦这样子的演唱水平,去参加《歌手》,又会怎么样呢。虽然我一直是将《歌手》当作唱歌比赛看待,然而,也正如我在上文所述,伴随音乐制作人以及乐评人的“推动”,《歌手》所追求的核心,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已经不大像是竞演者之间的较量,而是变得像是竞演者整个制作团队的较量。
能不能打进总决赛呢,只要周杰伦愿意参加,就肯定能,甚至歌王也没得跑。这还用我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