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注:以下加粗字体为时老师在本次发文时新添加的内容)


原油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外之一:
详见我在今年5月3日写的《原油:一个超级大陷阱 一个超级火药桶》,主要观点如下:
特朗普将继续用言语打压油价,但同时,用行动推升油价的做法,也将继续。
如果理解了宗教、文明、价值观冲突的因,对于当下所面对的果,也就淡然了。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制裁的升级,正在撕裂伊朗的耐心,中东火药桶正在被引爆。无论特朗普说什么,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只要需求不快速下降,原油供应的缺口在现阶段都将加大而不是缩小,原油的调整只能是短暂的。更大概率的是原油的上涨,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而这一切,正是那个口口声声嚷着要打压油价的人所造成的。
对未来长趋势的判断,我在2018年10月4日晚发出的《趋势在心(病中杂记2)》中写了:
今天看来,恍若一梦。是否热爱这片土地,不在华美的言辞,而在于能否为它争取利益和权利,甚至,能否以诚信和爱,赢得世界的尊重。不禁想起岳大帅的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代伟大的爱国者,却在风波亭被结束生命……这是历代爱国者的悲凉结局……
蓦然回首,一切已经悄然成定局。
我在书中所描述的大趋势,经历短暂的调整后,逐一回归。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依然不懂。
凛冬已至,悲伤地发现,什么也未能改变。去掉那点虚名,我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可以忽略的草民而已:在未来至少12年中,今年,或许是最好的一年。从满腔热血的少年,到疾病缠身的中年,再到……廉颇老矣!
愿朋友们都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感谢您一直默默给予我的支持,此知遇之恩,永远铭记于心。
相关问题如何解决,详见我在2019年1月写的《心归何处》,主要观点如下:
很多人探讨中国当下存在的问题,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性问题,却往往被忽略,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归宿感。经常茫然若失,心神不宁,不知道心归何处。
很多人想做有钱人,却从未想过,人最应该做的,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健康的人,然后才是其他。
……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民众就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刺激消费是没有用的,因为,消费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享受,谁有钱不愿意消费呢?关键是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民众收入的增长,有了这个前提,消费根本就不是事儿。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不应该继续加大基建投资,推升房价,而恰恰相反,应该抑制房价,让利于民,同时,加大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幅度减少民众在教育、医疗等等方面的支出,藏富于民,让人人有归宿感,这不仅是激活内需的根本,同时,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根本。
如果继续走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必然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或者,加大货币投放,这两种方式,最终,都将削弱民众的购买力,导致经济问题更加畸形。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权力对市场的干预越少越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内在的调节机制就能够更好地自动地发挥作用,而这种力量绝非人的决策能力所能及。权力部门只需要做好社会保障,就足够确保中国经济再迈入一个新台阶,而当下的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和苦难,民众吃苦耐劳、踏实能干,如果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各种规则公平,人心有归宿,我相信,中华民族必有傲视世界的一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