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法非有,空识非无”。。。。。
玄奘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1
老香农♤ 楼主
那么讲到——观待道理以后,才正好用功修证,才能懂得开悟证道的道理。下面讲证道的道理。”,第一句啊,就是讲”……,我们修持,任何修持学佛,第一要修到”与”——人空。真证到身空,我们现在身空是一回事,身空,就是把身体空了,等等。修持到身空,身空了你觉得……空了“我“我“我空——阿罗汉,但是小乘为什么叫他小乘呢?”空了,乃至”几乎没有,证到了”,不是理论上没有,哎,你还有一个”的境界在啊”没有空啊。大乘的境界,”空了以后,还要”,这个境界也没有了。所以人空,人空就是我空,我空、法空,才转入大乘道。所以说,要修证到”就是”,这个”不是理论,要功夫修证到、求证到。但是告诉你们注意啊,纵然你修到了空的境界,固然没有分别,你如果在这个境界,对了没有?对了,你要进一步智慧了。”,因为这一个修到”的这个境界,这就是识的作用,心意识作用,这就是”哦,”就是”,你那个”现在是”哦。不过进步了,不抓住这个小的、肉体的、这个身体,这一点”的“我法非有“我——只好这样说吧,因为没有办法给你比方,你也没有这个经验,到那个经验来,到那个境界你再来问。所以”,这是理上这么讲,事上、功夫上到达这个境界,可是一般修到小乘境界到此地步,抓住清净以为究竟,因此佛要领导你转入大乘的”,你那个境界、空的放光的那个境界、那个大自在境界,心识作用啊,那个还是心的作用啊,并没有彻底空哎。所以平常讲般若讲空,你怎么样空呢?真正”是什么啊?没有一个真正的”。怎么说法呢?有一个”,那个”就是”啥。那么你说我抓住一个”对不对?你说”就”,最后一切都靠不住的嘛。对不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最后都变空了。佛法的最高道理就在这个地方。前面学道有功夫的,你自己体会体会,才慢慢晓得进步。你抓住它,那个境界。你觉得是”,那个”就是”啊,那个就是心识的作用。你说那个”错了没有?”会变去的。虽然经过八万四千劫的定,定在这个境界,八万四千劫以后,八万四千零一劫呢?
……弥勒佛、释迦牟尼佛、包括玄奘法师都以为,”那个问题没有人问。请问,大阿罗汉得八万四千劫大定,他为什么非出定不可?这个又是谁使他出定的?是自动的吗?那么好,有一个规范,到那个时间自动出来,时间限定,那问题来了。非自动的吗?非自动它何以要动?在这个里头又是一个大论辩的题目。真正的佛法,非常严重,可以说非常痛苦,实验的科学不得了的。我们先保留那个问题将来再讨论啊。所以说”,实际上是”。”,离有不是”,也不落个”,所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非有、真空非有,就是中道,所以叫中观。龙树菩萨著了一部《中论》,那当然比这些还要高,中观正见。那个《中论》,也是做功夫的、也是讲理论,讲论辩。所以啊,学唯识的人,多半都要学中观,不然见解差了一截。
《唯识与中观》
2019年05月06日 02点05分 1
吧务
level 11
老香农♤ 楼主
心意识所缘  皆非离自性  故我说一切  唯有识无余
  此等圣教。诚证非一。极成眼等识。五随一故。如余不亲缘离自色等。余识识故。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此亲所缘。定非离此。二随一故。如彼能缘。所缘法故。如相应法。决定不离心及心所。此等正理。诚证非一。故于唯识应深信受。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慈尊依此说二颂言。
  虚妄分别有  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  于彼亦有此
  故说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  是则契中道
《成唯识论》
2019年05月06日 02点05分 2
吧务
level 11
老香农♤ 楼主
讲到这里,”,”(指)我们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翻译成中文叫”,大慈氏,大慈大悲。哎,观音对到”,弥勒对到”。”,尊重他,称为”,未来佛。”,弥勒菩萨“依此“说二颂言“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虚妄分别有“有“有“有“有“虚妄分别“于此二都无“二……,”,”,他说这个空有之间,毕竟都是空。”哦,但是你如果……不一样,”,那个“于彼“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边见……),”,所以一切有就是一切空,”“有“空“有“有
他说”,现在玄奘法师讲,弥勒菩萨这八句话,这个偈颂,”,凡夫染污心是依他起,我们现在刚才讲的第六意识上,染污就是依他起,譬如我们受的教育、思想、观念,后天加上的、后天染污,污染来的,啊。所谓父母的教育、大学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啊,这个时代的教育,污染上来的,就是染分上发起来的。为了对付世间人的了解,染分上发起,玄奘法师说弥勒菩萨的偈子。但是话说回来,不完全这样,”,你明白了、通达了这个逻辑的道理,这个道理,这个道理里头也有真正成功、做功夫的……我看到你们都佩服。(第30讲完)
《唯识与中观》
2019年05月06日 02点05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