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梅戏发音是否会影响声带的一点疑问
黄梅戏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最近几年渐渐从戏迷转化为票友,但是也明显感觉到嗓子的负担大了。看别的戏曲种类,70岁以上仍能风采依旧的艺术家们不少见,而黄梅戏老演员能保持嗓音风采的似乎难寻。前几天在黄梅戏吧大概是sltkk同学问是不是黄梅戏发音比较特殊,所以对嗓子不好,受到启发。这几天经常认真比较黄梅戏与其它戏曲的发音,好像感觉到有一点不同,说出来大家提点意见。
个人体会:黄梅戏在唱的时候,上颌肌肉收得比较紧,声带振动位置偏靠上,用的是真嗓,甚至加入腮音,声带的任务比较重,而其它一些戏曲种类,要么上颌比较放松,要么用假嗓,都更能保护嗓子。
如果有专业的老师来谈一谈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或者指导一下怎么既能保证黄梅戏的韵味,又能保护嗓子,那就更好了。
2009年07月14日 13点07分 1
level 9
俺也极度怀疑这一点,好像黄梅女角吴琼和李文一直保持好的嗓音,均因为学习了一些西洋歌剧的唱法,俺当年还特不理解吴琼为何改唱通俗歌曲,现在是理解了,吴琼的演唱会听得那叫过瘾呀
好像不只黄梅戏有这种情况,其它剧种也有,如京剧,很多名家唱不了多少年嗓子就完了,如著名老生高宝达等,当年多好的嗓子呀,反到是另一位老生言兴朋,在美国学习了西洋歌剧的唱法,这几年听他的新唱,嗓音仍不减当年
俺当年非常喜欢听吴亚玲在龙女里的珍姑,女俯马里的公主,那美丽的嗓音如天籁之音,她现在的嗓音真是不如当年了,是不是因为黄梅戏传统发音影响声带的原因呢?
真希望有专业的老师能够指导一下黄梅演员如何保护好嗓子,就像京剧老艺术家尚长荣一样,艺术生命长青

2009年07月14日 14点07分 2
level 1
歌剧的唱法都是上颌松驰,发音位置靠后的,这个我不是不会,就是这样我唱不出黄梅戏的味道,特别是严凤英的腮音特色,放弃又觉得可惜。吴琼的西洋唱法在极高音部分特别明显,但普通的唱段似乎还是老腔调,改明儿再研究研究她的发声。
2009年07月14日 15点07分 3
level 1
今天看花戏楼,茆建玲评委还一直强调咬字,口腔不能放松,上颚要用劲,这样唱出来声音比较实,韵味比较足,可是这种发声法,真的非常非常伤嗓子
听李文唱的时候,感觉放松得多,经常觉得她唱戏偏向轻声细语的感觉
咬字不那么讲究的话,确实韵味差一些,但为了健康着想,决定还是发声靠后,放松上颌骨,减少腮音的程度比较好,明显嗓子的负担就轻了。
2009年07月19日 14点07分 4
level 9
为了演员长期的发展,希望他们保护好嗓子,俺宁愿听韵味差一点的,更盼望她们的艺术生命长青:)
支持李文这种唱法,难道没有两全其美之计?俺听汪菱花就一直很有韵味,年龄也不小了,肯定有独特的保养之道~~~~
2009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
level 5
是的,好像只有吴琼是越来越能干了,金嗓子还是金嗓子,心疼演员的嗓子,愿他们能唱到老,我听到老,如王毓琴,特别喜欢她的唱,在红楼梦中马兰周莉版中演贾母的,第一次听她声音是《王定宝借当》中,一眼感觉她的唱不比严大师差多少,甚至我觉得那盘磁带,她唱得更好听,声音更圆润!本来以为她是二十几岁秀气的姑娘,看了母老虎上轿,哈哈,见面真面目!我很喜欢她,在电视剧《严凤英》中,她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照顾严凤英,好慈祥!已经在省黄退休了!
汪菱花的《窦娥冤?魂诉非常的好听!
2009年07月20日 00点07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