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天边的岸01
楼主
最近常看到玩家和盏商在介绍油滴结晶时,提到釉上结晶和釉下结晶这个概念。玩盏到现在,也有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毕竟建盏专业性的论断和文献较少,很多知识性的概念,需要触类旁通。
最初听到釉上釉下概念,是源自于其他的瓷器,比如青花是釉下彩,粉彩则是釉上彩。我想大概建盏关于结晶的釉上釉下概念出自于此。
但建盏显然迥异于这些瓷器。所谓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指的瓷器的特性,包括釉层(波化层)胎体两大部分。釉下彩则是在胎体上作画,再上釉烧制。其画彩部分并不在这个釉层中,而是介于釉层和胎体之间。反之,釉上彩则是在釉水上作画,二次烧制成型,画彩是浮于釉层之上。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建盏的油滴结晶。建盏的油滴结晶本身就是源自于建盏特殊的结晶釉,在高温氧化和还原烧中,晶体从釉水中慢慢成型。也存在于这个波化层中。我们常看到的黑底银斑,就是这些结晶体聚拢后形成斑体,浮于这个釉层上部,而我们见到的隐斑,则是晶体下沉到釉层的中部,而如果晶体下沉到釉层底部,我们则很难观察到晶体的存在了。基于这个道理,建盏的釉上结晶和釉下结晶从何谈起?确实有一些师傅的油滴作品,烧制工艺存在问题,晶体突出釉表面,由于裸露空气中,在使用中会发生氧化变色。
基于上述情况,个人觉得建盏油滴结晶,去界定釉上结晶还是釉下结晶,缺乏理论基础。一些理论性的界定,需要一个科学的态度,必须严谨。如果我们常见的黑底银斑或者蓝斑是釉下结晶,那么那些隐斑算什么?釉下下结晶?这让太多玩家困惑于此,如果晶体处于釉层的上部,肉眼如何确定?尺度又算多少?多少算上部,多少又算下部?
2019年03月13日 05点03分
1
最初听到釉上釉下概念,是源自于其他的瓷器,比如青花是釉下彩,粉彩则是釉上彩。我想大概建盏关于结晶的釉上釉下概念出自于此。
但建盏显然迥异于这些瓷器。所谓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指的瓷器的特性,包括釉层(波化层)胎体两大部分。釉下彩则是在胎体上作画,再上釉烧制。其画彩部分并不在这个釉层中,而是介于釉层和胎体之间。反之,釉上彩则是在釉水上作画,二次烧制成型,画彩是浮于釉层之上。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建盏的油滴结晶。建盏的油滴结晶本身就是源自于建盏特殊的结晶釉,在高温氧化和还原烧中,晶体从釉水中慢慢成型。也存在于这个波化层中。我们常看到的黑底银斑,就是这些结晶体聚拢后形成斑体,浮于这个釉层上部,而我们见到的隐斑,则是晶体下沉到釉层的中部,而如果晶体下沉到釉层底部,我们则很难观察到晶体的存在了。基于这个道理,建盏的釉上结晶和釉下结晶从何谈起?确实有一些师傅的油滴作品,烧制工艺存在问题,晶体突出釉表面,由于裸露空气中,在使用中会发生氧化变色。
基于上述情况,个人觉得建盏油滴结晶,去界定釉上结晶还是釉下结晶,缺乏理论基础。一些理论性的界定,需要一个科学的态度,必须严谨。如果我们常见的黑底银斑或者蓝斑是釉下结晶,那么那些隐斑算什么?釉下下结晶?这让太多玩家困惑于此,如果晶体处于釉层的上部,肉眼如何确定?尺度又算多少?多少算上部,多少又算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