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成语小故事。
50年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1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泯王立,好 一 一 听之,处士逃。”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2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话说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3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知道齐宣王乐队的待遇很优厚,就一心想混进这个演奏班子。可 是他根本不会吹竽,不过他知道齐宣王喜欢所有的乐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头,装装样子,充充数, 谁看得出来!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4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南郭先生终於千方百计地加入了这支乐队。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吹 奏」。由於他学得维妙维肖,好几年过去了,居然也没露出破绽。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5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样,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却不喜欢 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紧张了,他的心 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马脚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啊!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 溜走了。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6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看完这个故事,或许你的心里有个疑问:「充数」你懂,「竽」是一种乐器,那「滥」呢?是不是很「 烂」的意思?其实,正确地说,「滥」是不加限制、选择,也就是「名不副实」的意思。那位不会吹竽的南 郭先生,因为装作很会吹竽,所以就叫「滥竽」。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7
level 10
书海忆友 楼主
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唬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 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到那时,可就「糗大了」。想想看,你有遇过这样子的人 吗?在一个团体里,你有没有「慧眼」可以看得出谁是充数的滥竽?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8
哈哈哈,滥竽充数,能做到惟妙惟肖,这也是本事呀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臭大毛 :也可以这么说吧。但是,这种靠骗术混日子的雕虫小技,终将一事无成,不上道。
2019年03月12日 11点03分
level 11
[茶杯]看楼主讲故事!
2019年03月13日 11点03分 10
晚上好! [茶杯][玫瑰]
2019年03月13日 12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