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不坠青云志
煤城文苑吧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A燕子 楼主
磨难不坠青云志
——林冷《那是冬天》鉴赏
冬天是残酷的,严寒无情地横扫着万物。在这冰冷的冬季里,有的凋谢了,枯死了;有的隐匿了,退却了。但是,在雪飞冰封的征途上,生命定然不会绝迹,倔强者依然会留下艰难跋涉的印痕。《那是冬天》这首诗中,“他”就是这样的倔强者。“他看来多瘦/衣衫敝旧/颊上的灼痕,莫约是暗淡了些”。这不正是托出了一个奔波者,磨难者的形象吗?“他看来多瘦”,这“多瘦”二字负载着多么丰富而沉重的感情呀!“他”在困境下奔波、挣扎,以致过度劳累。从“多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再从“衣衫敝旧”中又可看到“他”是多么贫寒,或许也有因奔波操劳而无暇顾及吧。再看那“颊上的灼痕”,虽在岁月的抚摸下,似乎暗淡了些,却是永难弥合的伤口。劳累、贫寒、创伤磨难着“他”,“他”的步履该多么沉重,多么艰难!“他”完全可以叫喊,可以退却。然而,“他”却非常倔强,非常执着。你听,“轻轻地,他说/这回只是路过,不能久留/可以喝一杯,若是有/姜汤,或苦艾酒。”这轻轻的话语,正表现了“他”困境面前的从容,道出了其刚毅、坚定的性格,证明着“他”的勇气和信心。“只是路过,不能久留”,显得是多么果决、干脆。喝一杯“姜汤”,“苦艾酒”,热辣辣、苦滋滋,只会壮行,而不会伤感。“他”的品格使“他”不相信眼泪,因伤感是弱者的专利。这节诗,通过描绘“他”的肖像和对话,写出了这既是久别的重逢,又是即将的辞别。展现了“他”经历的奋争之路,揭示了“他”倔强的性格,也凝聚着“我”深厚的情感。
第一节诗是直接地写“他”,可也在间接地写“我”。“他”那消瘦的脸庞,敝旧的衣衫,颊上的灼痕,是“我”看见的,“他”那轻轻的话语,又是说给“我”听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我”的感情:对“他”的钦佩和理解。
第二节诗是先来写“我”,后来写“他”;在直接写“我”的同时,又间接地写了“他”。“冬天。迟退的月已隐逝/我肃然如小剧场的/前院/我的少年——他使我流泪——”这迟迟不肯退去的月,也已不得不隐逝了。时间不饶人,夜已去,天始亮,辞别在即,留恋之情怎能不更浓?“我”肃然立于如小剧场的前院,思绪万千,往日的一幕幕情景,又尽现在眼前。“我”的少年,留下了“他”的多少酸痛的记忆,“他”叫我怎能不动情地流泪!这里分明是写“我”的情,又分明是在写“他”的“史“。“我”留恋不舍的是“他”,“我”在这前院肃然默立,如在小剧场看到了那一幕幕“我”的少年时候,关于“他”的故事。这是写“我”和“他”的揉合,也是叙事与抒情的揉合。
接下来,再去直接地写“他”。“轻轻地,他说,他无意依皈/这次的回返,只是/背叛前一次的背叛”。不是退却,不是屈服,没有依皈之意,自己的命运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次的回返”只不过是“背叛前一次的背叛”。这是否定之否定,是思想的飞跃,也是认识的深化,这更增加了前行的勇气和信心。“背叛前一次的背叛”,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这也是奋斗求索得到的最有价值的报酬。
冬天,多么严寒的日子。风吹雪打的征途上,倔强者留下了执着的足迹——磨难不坠青云志。
那是冬天
作者:林冷
他看来多瘦
衣衫敝旧
颊上的灼痕,莫约是
暗淡了些;轻轻地,他说
这回只是路过,不能久留
可以喝一杯,若是有
姜汤,或苦艾酒
冬天。迟退的月已隐逝
我肃然如小剧场的
前院
我的少年——他使我流泪
轻轻地,他说,他无意依皈
这次有回归,只是
背叛前一次的背叛
2018年12月19日 13点12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