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或不嗨——大众对电子音乐的普遍感受
电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3
聲爆光年 楼主
随着电子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普及,部分人看出了中国在电子音乐世界化程度上的不足,其中甚至有人面对在一个快餐音乐满大街、娱乐至死占主流的中国音乐文化圈地提出提出了“国外电音嗨到爆,国内还在学猫叫”的论断。
先抛开背景不谈。大众对电子音乐的理解在这句在网上疯传的话中一览无余——嗨到爆。自然,这种认知自从数年前“DJ版”音乐横行时就已经普及。“节奏感强”、“嗨”、“炸”、“蹦迪”这些词总是和电子音乐伴随出现。连中国电音第一人、电音之王王绎龙都曾发表过名言:
“我认为土嗨虽然土,但真的嗨!”
这种说法,当然不能说错误。当下流行的EDM以及不少优质的dubstep、House、Techno音乐都有极强的节奏感。大部分情况下,主流电子音乐已经无法与节奏感分开。然而纵观整个电子音乐文化,这种说法仅仅是片面的。
本贴将就电子音乐与节奏感的关系展开分析。(吾王
镇楼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1
吧务
level 12
2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2
吧务
level 12
神TM中国电音第一人[阴险]明明是世界电音第一人[阴险][怒][升起]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3
吧务
level 13
聲爆光年 楼主
这一切的一切都得从历史出发。
最早玩电子音乐的,不叫DJ,也不是电子乐队或卧室制作人,更不会是流行歌手,而是画家。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未来派画家开始使用电子元件刻意的发出“声音”,当时,人们,甚至他们自己,都不会认为这一切与音乐有联系,更谈不上节奏感。后来开始使用电子元件发出比较靠谱的“音乐”的人,是科学家,他们制作的“音乐”类似于今天部分实验音乐。然而,这时候电子音乐仍然未成型,虽然这些老前辈们为后来电子音乐的辉煌打下了基础,但讨论他们与节奏感的关联,意义并不大。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4
这个画家不会是artist强行翻译吧
2018年12月14日 08点12分
@Damit◎ Futurism 未来派画家
2018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聲爆光年 老哥是在wikipedia上学习的吗
2018年12月15日 01点12分
@Damit◎ 一半左右是,也有是道听途说,但是一般只有在消息来源足够可靠时才会发出来
2018年12月15日 01点12分
吧务
level 13
聲爆光年 楼主
三四十年后,再部分流行音乐当中,电子元素开始出现。部分流行乐队开始对自己的乐曲进行合成。鼓机的出现促使了很早的电子音乐风格——Funk和Disco诞生。这两种音乐风格当中,都缺失不了流行文化的主体。他们迅速发扬光大,disco音乐广泛受到喜爱,由于其强劲的鼓点、抓人的旋律,使着它极其适合跳舞。迪厅也伴随着出现。
成型的电子音乐是节奏感很强的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5
level 9
还有感动[哈哈]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7
level 9
顶一下[勉强]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8
吧务
level 13
聲爆光年 楼主
最早的House——Chicago House和Acid House,到今天来听肯定会比较另类,虽然是从disco音乐转变而来的,Chicago House和Acid House节奏的成分已经不再是主要结构。这时大部分音色已经不再是实体乐器演奏了,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逐渐成为主流,各种House音乐的分化不再是鼓点的区别,而是架构以及音色的区分。
2018年12月04日 13点12分 10
吧务
level 13
聲爆光年 楼主
自那以后,电子音乐走向了两拨——第一拨仍然在意节奏,在音乐中占的成分较大,为主要卖点;而第二拨并不太在意节奏感。很显然,目前来看,第一拨的人气完爆第二拨。
下面会对部分风格的音乐与节奏的关系展开分析
2018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11
level 12
[真棒][真棒]
2018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13
level 11
大佬,要不你把文章发在网易云或者公众号里[怒]我想推荐给朋友圈
2018年12月04日 15点12分 14
吧里有什么公众号?我竟然不知道...
2018年12月04日 18点12分
level 7
🐴
2018年12月04日 16点12分 15
level 9
要不要转到即刻电音吧(滑稽#)
2018年12月04日 16点12分 16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