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游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之河西古城
甘肃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26年前一群刀客啸聚在这里,讲述着西北大漠中的彪悍人生!
沙,飞沙;刀,快刀。
认识个叫一刀仙的人吗?
方圆五百里有麻烦,到干草铺来找我沙里飞
我爹说了,头不离肩,刀不离身,
我二弟虽不是一流刀客,但也出类拔萃,看来此人刀法不俗!告诉弟兄们,刀会双旗镇。
嚓,流沙搅风,嗖,游蛇甩尾,哗,手起刀落,噗,血光冲天!
你跟谁学的刀法?
对!就是《双旗镇刀客》
我不否定这部电影可能在西北其他地方也取过外景,但是可以肯定高台的骆驼城和许三湾城是主要的拍摄地。
影片开始沙里飞和孩哥出场的地方就是骆驼城。
双旗镇的布景地经剧组和高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证实就搭建在许三湾城内!
如果按现在的情况,这样一部有影响力的电影在这里拍摄,这个地方一定会名声大噪,可惜彼时非此时,《双旗镇刀客》、骆驼城遗址和许三湾城未能胜逢其时,出现的有点早了。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取"张国之臂掖,断匈奴之右臂"的意思,定名张掖,为河西四郡之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发现大量古城遗址,据统计,境内现存的历代古城遗址有39座之多,尤其是黑河中游末段的高台县和马营河、摆浪河下游的肃南明花乡,集中分布着保存较好的几座古城遗址,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北凉故都骆驼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位于张掖市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骆驼城乡西滩村东北1公里处,距G30高速梧桐泉收费站19公里。
城址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分为南、北两城,南北城之间一墙相联,瓮城、角墩、腰墩保存完好,南城西南角设王城,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汉唐古代古城遗址,东西宽425米,南北长704米,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马面、瓮城、羊马城、弩台、城外烽台、屏卫小城等军事设施齐全,城垣为黄土夯筑,基宽墙厚、高大坚实。
如果去过骆驼城,就可以在“双旗镇刀客”的开场的镜头画面中看到,古城遗址横卧在荒蒿碱渍的苍茫大漠中,每一道残垣断壁、每一座风蚀雨刻的墩台都印证着岁月流失的历史痕迹。
骆驼城历史沿革非常复杂,据考证,现古城遗址为西汉始建的表是县城在东汉光和三年地震毁弃后另选的新址,即始建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前凉至北周为建康郡郡治表是县址,郡县同治一城,唐时河西置建康军城,建康军和建康郡仅一字之差,却反映出设城作用侧重点发生变化,唐代更看重骆驼城所处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强调军事重镇的作用,从地图上看,建康军设骆驼城为址,南接祁连山,居甘、肃两州之中,北靠黑河,跨河可直抵正义峡,在北抗突厥,南御吐蕃时地位关键,和酒泉、张掖唇齿相依、关系密切,是河西锁钥、五郡咽喉。公元766年甘、肃两州陷于吐蕃,建康军独臂难支,是年也随之陷蕃。
河西为吐蕃据有后,建康军在史籍中就销声匿迹了,当被废弃,骆驼城历585年,自此湮而无闻,任凭风霜剥蚀,和周围的绿洲垦区一起荒芜了。
2018年08月19日 15点08分 1
level 12
元代末的时候,周围放牧的一些人过来到这里,把骆驼也赶到这里面来放,久而久之大概百姓就有骆驼城的叫法了吧,有趣的是,当地群众传说清晚期城内西南小王城曾有杨二嫂为首的一帮响马在内栖息。
羊马城:城外壕沟和城墙之间修筑的防守御敌的外围城垣。
弩城:古代主城外百十米处修筑防御无门城廓,有地道和主城相连,内设升梯供士卒登城,主要起突前和协防主城的作用。
许三湾古城遗址
许三湾城在骆驼城遗址西南7公里,位于许三湾村西南1.5公里处。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黄土板筑,南墙辟门,门侧有马道可以登上城墙,城门外筑方形瓮城,瓮城门向东,四隅筑角墩,南北残留有马面。城外四周有围墙遗址,距城东北角外50米,有烽火台一座,根据大小,只能算汉唐时期的军堡兵城,城墙建筑比较完好,应该修复过了,现已封闭式保护,无法近距离游览。
据高台文化馆工作人员称,双旗镇镇内街景就搭建在许三湾城内,是不是可以说“双旗镇就是许三湾?”
骆驼城和许三湾城周边有大量古墓葬,出土有魏晋时期的彩绘画像砖、模印砖、木牍、前秦时期的木俑、彩绘木板画、牵马俑以及各类陶器、木器和少量丝绸、铜器等文物,现存于高台县博物馆,有较高艺术价值,非常值得观赏。
2018年08月19日 15点08分 2
level 12
明海古城地处肃南明花乡上井村北1.5公里的明海湖北岸的沙滩上,在阳光下,灰白碱渍土城墩墙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虽遍体风豁水痕,仍巍然雄峙于波光粼粼、苇花婆娑的明海子畔。
无论是春夏雨润,还是秋冬初寒,在晴好的日子里,伫立于古城下海子岸边向南看,飞鸟起于眼前的湖波芦草间,耳听远远近近的雁鸣鹅嘤;雪峰连绵的祁连山冷峻高耸在原野远方,隐约可见驼马游走。
此处“平沙落雁大漠水,孤城饮马祁连雪”,也是少见的美景。
明海古城是西汉的乐涫县城,隶属酒泉郡管辖。东晋前凉的统治者张骏在今骆驼城设置了建康郡,乐涫县被作为建康郡的属县,城四边长约为155米,成正方形,城南垣有瓮城,门东开,门宽6米,瓮城三面周长76米,与内城相接。内城门宽10米,城墙高10米,底宽10米,顶宽3米,四角设扇形角楼或角墩。
唐代改为福禄县,公元766年甘州城被吐蕃攻陷,福禄县随而陷废。后来,河西回鹘入主河西,这一带为河西回鹘所有,河西回鹘是现裕固族的先民。
现在明海古城为围网封闭保护中,可远观不能近游,明海古城周围多为沙漠和风蚀草原,这里属于马营河和摆浪河下游洼地,发源于祁连山的这些河流由于上游过度开发利用,到此基本干涸断流,造成本应水草丰茂的古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古垦区荒漠化加剧。
当地人说明海子没有发现地面径流流入,由南侧祁连山山前下渗地下潜流涌出形成的大量泉眼流出泉水汇成,所以在祁连山脚下浩瀚的戈壁大漠之中,一湾碧波,一座古城,确实是自然造化,难得的天然奇观。
明海古城距许三湾城大约19公里,这三座古城遗址之间有四级柏油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也可在G30梧桐泉和清水镇收费站进入312国道分别向西、向东经高台新坝元山子到达这里。
2018年08月19日 15点08分 3
level 12
草沟井城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南沟村西10千米处。城址由南、北两城组成,两城均坐北向南,相距2.5千米。
南城保存较好,平面近方形,略小于明海古城。南垣正中设门,筑有方形瓮城,城四角筑圆形角墩,北垣正中有马面,南垣有马道,北城平面呈方形,规模却大于明海城,城墙坍塌严重,只有少量遗迹可见。
草沟井城址是河西走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并且目前未经任何修补,四周是风蚀草原、戈壁和沙漠,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极具人文观赏价值,因道路不通,交通不便,鲜有游人,文字记录也十分匮乏,从我知道有这个古城,到确定其具体位置也经过了较长的时间,最终用卫星地图精确定位位置;因无法确定具体路线和路况又难下启程的决心,但是越是这样越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最终通过反复的了解,最近大致摸清了路况,决定探寻这座古城遗址。
去草沟井古城有两条路经G30国道到梧桐泉或清水收费站进入312国道,一条是到明海古城北侧的西农业路口进入,路程大概20公里,普通地图没有道路指示,卫星地图隐约可以看出来,但是到西农业前有一段路看着不明确,所以我放弃了走这条路。另一条路经肃州屯升乡的沙山村进入,沙山村之前都是柏油路,从沙山村到草沟井古城为砂石路,不足十公里路程,因距离较短,为稳妥间选择了这条路。
到达沙山村进入村街后,经村民指点从两户村舍中土路绕道村北一涝池边,沿涝池北侧砂石岸基进入戈壁滩,一条砂石路向北延伸,这时抬头极目远眺,在道路尽头的地平线上隐约有一段灰白的墙体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根据我的经验,内心暗暗笃定那就是草沟井古城了。
砂石路还算平坦,我按捺这激动地心情,双手把稳了方向盘向前开去,碎石蹦起敲打得底盘叮当作响,灰白的烟尘在车后扬起很长的一段烟幕。
很快车就开到了古城前面,高大雄浑的古城磐卧在我的眼前,碧蓝的天空中有几块翻卷的白云,云际之下高大斑驳的城墙矗立在碱蒿、沙丘和黑色砾石组成的荒野大地上,我看着古城,古城虎视着我,风声呼呼。
城的东南角墩被风沙侵蚀,近乎要坍塌,有搭建的脚手架支撑,脚手架上有保护工程开工典礼条幅一条。
沿着城门进入城内,城墙内空旷无任何建筑(我一直闹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遗址城墙都在,内部建筑为何荡然无存。)
南垣有马道直通城墙上面,立在城头,可以清楚的看见南边远处高耸的祁连山雪顶,城四周,尤其是北边则是褐黄色平坦无垠的荒原,城西50米处有围墙一道(似为羊马垣),东西城墙的外侧淤积了高高的沙丘,人基本可以从这里攀爬到城墙上。
2018年08月19日 15点08分 4
level 12
绕行到北城垣的中段马面墩台上,竖有一个水泥预制的GPS地理坐标标志碑。上书:“严禁移动,酒泉盆地GPS网点CO49,2001.8”。
在城墙东北角墩中间,竖立一个水泥预制的正方形国家地理坐标点碑。碑顶平面正中镶嵌一个直径约5公分的铁制圆形说明牌,铁牌中间是一个凸起的“十”字,上方书“1号点”,下方书 “地质部”;碑顶平面右下角落款:“地质部测绘局第二大地测量队,1956.4”。按时间算,这个地理测绘坐标碑距今已过60年时间了,本身已可算历史文物了。
离开草沟井古城
我选择从明花方向返回,顺着城东修建的砂石路很快就到了西农业岔路口
这条路并没有原来想象的复杂,虽然距离长一点,路面还算平整,路基很清晰,在沙漠中的红柳丛中穿行,期间有多处牧舍,风光别致,更不会担心迷路,如果是下次来,我会选择这条路。
这四座古城遗址都坐落在源自祁连山的河流下游古古绿洲上,而今这片绿洲上的古耕地多处于荒漠半荒漠化的状态。
除了本地区处于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恶劣气候的原因外,还有战争原因造成社会动荡,人口不足,导致耕地撂荒,最终裸露的土地沙化荒芜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在明清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增加,马营河上游大量开垦耕地,堵坝截水而导致下游失去水源,推动了生态环境的失衡,导致这片条件优越的绿洲逐渐丧失供人类生存的条件。
现在,明花到骆驼城乡之间,许三湾和骆驼城遗址周围逐渐恢复了大量的耕地,渐渐披上了绿装,应该是得益于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吧,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和荒漠化的斗争已有胜利的曙光。
一杯酒敬远方,一杯敬故乡
未经红尘,心也是伤痕累累
我杯中无酒,却也装着远方和故乡
有经历便有伤痕
远方亦有故乡
2018年08月19日 15点08分 5
level 13
添加一些历史故事,论述一下遗址古往今来的变迁,抒发一下个人看法情怀也许更好!
2018年08月19日 15点08分 6
level 8
前半月左右特意去了骆驼城和许三湾
2018年08月20日 00点08分 7
昊天,甘平公路现在和阿右旗那边接通没有?
2018年08月20日 00点08分
@河西疾风侠 接通了
2018年08月20日 00点08分
level 12
2018年08月20日 02点08分 8
level 4
顶,好帖,甘肃吧的一股清流。
2018年08月20日 02点08分 9
level 12

2018年08月23日 00点08分 10
level 4
高能营养贴
2018年08月23日 09点08分 11
level 4
好贴
2018年08月24日 10点08分 12
level 11
楼主是学历史的吗
2018年08月24日 12点08分 13
level 11
高能
2018年08月24日 12点08分 14
level 4
好的很。
2018年08月25日 08点08分 16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