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房价可能会阶段性下调,但长期一定看好。(转自财上海)
东部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nccharlotte 楼主
青岛房价可能会阶段性下调,但长期一定看好。
先说经济基本面。
一,青岛产业结构偏老化
青岛的国内五百强,海尔海信青啤,和二十年前没区别,看电视,吹空调,喝啤酒。
青岛的国内民企五百强,中x大(原来的焦化厂),x建集团(你懂的),山东六x(拔鸭毛的),利x集团(开超市的),新xx(卖假发的),x丰(挖煤的)。员工脱贫可以,致富很难,高管收入应该不错。
青岛旅游业也就暑假两个月,和京沪广深港澳台,没法比。
外资方面,知名企业来设点的多,但像广东苏南那种重量级万人大厂,没什么了,多是物流纺织食品。现在,劳动法越来越严格,劳动力越来越贵,外企也不怎么样了。苏州广东,大外企走了不少。
2018年08月15日 00点08分 1
level 10
nccharlotte 楼主
二,经济基本面,有点难看
2017年青岛经济数据(2018的还没出来),一夜入冬了,直接冷冻,不说一塌糊涂,也是不忍复制了,我劝你别看了,负值都出来了。
这里有个我无法判断的原因,这些数据是把以前可能虚报错报的水分挤干后的结果,还是2017年因为环保等原因真的下降了。大家自己考虑。
三,青岛的居民收入,仅是京沪六成
人均可支收入,上海6万,青岛3.8万。一家三个人,上海家庭收入18万,工资7500元,青岛12万,工资5千,城里比农村高一点,基本符合实际感受,统计数据基本靠谱。
当然,购房和人均收入没一毛钱关系。青岛铁饭碗10-15万/年,夫妻25-30万很正常。上海高多了,我就不说了。京沪和青岛日常消费水平差不多,去掉生活费,小家庭每年结余存款可能是差距2-3倍。青岛市北区(相当于上海普陀外围),大概三百万一套,首付装修税费合计100万,每月还贷1.1万,中产家庭可承受,但也卡到极限了。
2018年08月15日 00点08分 2
跟京沪深这样得全国***?不敢不敢,跳一下都不能够到脚后跟。。
2018年08月15日 02点08分
@🌵屮艸芔茻🌵 京沪角度看全国 口头语京沪永远涨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level 10
nccharlotte 楼主
四,青岛人口930万,仅京沪40%,但新房销售面积大大超过京沪了
2017年,青岛新住宅销售1700万平米,大概是13.5万套。上海新住宅销售只有1341万平米,北京612万平米。青岛人口少,买房多,透支厉害。2018年上半年,青岛限购后,新房销售大约下降一半。
五,青岛经济转型方向是和上海天津竞争,勇气可嘉
青岛今后的经济定位确实比较尴尬。各省传统行业的格局,搞了几十年,基本定型,重新洗牌也不现实。互联网行业,青岛无基础,无优势。青岛最后选择了海洋工业,即港口工业和海工装备。但这两条路都不好走啊!
港口工业。天津港,连云港,就在家门口,要想抢饭不容易。海工装备,全球尖端行业,上海也是心心念念要搞。
2018年08月15日 00点08分 3
level 10
nccharlotte 楼主
但是,青岛混了这么多年的山东第一名,也不是白给的,再说下优势。
一,青岛经济总量可以把济南摁在地上摩擦三天三夜
青岛是经济强市。山东唯一的GDP万亿土豪,1.1万亿,比省内第二名烟台的7339亿高出50%,比第三名省会济南的7202亿高出53%,是北京天津之后,北方第三名。对于东北山东河南的吸引力非常大,如果去不了北京,去青岛找个靠谱的单位也是非常愿意的。
青岛人的经济意识强。山东号称齐鲁大地。青岛是齐,沿海地区,喜欢经商,有冒险精神。济南是鲁,喜欢在土里刨食,天天就是考研考公,恨不得一家门都是铁饭碗。
二,青岛吸引的外来大学生,高的令人发指
2016年,青岛高考报名人数3.8万人,青岛本地大学生约3万。但青岛每年接纳的大学生就业是11-12万人。每年青岛要涌入8-9万个外地大学生,这需要5万套房子了。
2018年08月15日 00点08分 4
这你就说错了,青岛创业精神还是不行,还是喜欢考公考编考国企
2018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没有missyou 转载 京沪房地产投资教头看全国
2018年08月15日 05点08分
level 10
nccharlotte 楼主
三,青岛是山东人置业首选
青岛,经济发达,气候宜人,本身是置业好地方。
山东的GDP,大多数是以基建投资为主,山东高速路网全世界领先,这么高的GDP,很多包工头和xx是赚钱的,富人也不少。
山东人在外地经商工作人数很多,虽然发大财的土豪不太多,但小门小户也有不少,例如山东的蔬菜大蒜基本控制了上海的批发价格,建筑装修业人数庞大。山东的研究生独霸京城。山东码农数量极多。这些人买不起京沪,回老家置业的经济实力还是有的,大多数愿意去青岛,而不是济南。
与此同时,山东省内一般家庭,现在投资意识超级强大。临沂,威海,寿光等地方,富人也是很多的,这些人也喜欢青岛。
青岛2017年大涨,表面看是峰会因素,实际上是京沪广深限购后,部分需求转移到青岛,引发本省本市跟进,包括即墨市改区,导致了大涨。现在,这一轮需求释放完毕了。
1,青岛房价尚可接受,中产家庭砸锅卖铁,六个钱包一起上,还是买得起一套青岛市区房子,地段稍偏的一百平米。
2,本地每年新增需求毕竟有限,又都在新盘那里摇奖撸羊毛,二手房会迅速冷清。这是京沪的普遍经验,也是目前的实际情况。
3,青岛限购,缺乏外地买家,本地摇号中奖的购房者需要立即支付首付,只能被迫降价抛售二手房给本地人。一旦市区二手房下跌,非限购区将信心动摇,僵持几个月后必然降价!
青岛是北方第三名城市,长期依然看好。祝福青岛,越来越好。
2018年08月15日 00点08分 5
青岛是怎么经济发达气候宜人,引题不点题大忌
2018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level 10
nccharlotte 楼主
缺乏高薪岗位支撑,厦门楼市轰然崩塌。(转自财上海)
厦门楼市就是温州翻版,外援断流。厦门经济的特点是,环保苛刻,环境优美,人少地窄,产业平庸,高薪岗位,严重不足,全靠外地资金灌溉,自身缺乏战略回旋的空间。
厦门历史上一直是富裕城市,鼓浪屿上外国老别墅非常多,文化遗产特别多,九十年代又成为特区,经济活跃,气候宜人,厦门大学是整个福建的文化教育中心。所以,厦门总体上比福州好,成为福建人心目中的省内第一名(类似于济南青岛关系)。
但是,厦门也一直被地理因素制约。厦门是个海岛,对外交通不便。出了岛,就是一望无际的福建山区,一条铁路,好不容易走出了福建,迎面走来了江西鹰潭,也是个穷的叮当响的地方,严重缺乏经济腹地,导致产业结构发育不足。但是,阴差阳错,厦门工业没有发展起来,但留下了美丽的环境。泉州漳州石狮,遍地是小厂小作坊,实在是没有吸引力。
2003年以后,房地产经济起步,厦门以漂亮的海岛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温和宜人的气候,活跃的经济,开放的思维,成为福建人买房置业的首选地。大量的岛外资金,疯狂涌入岛内,一房难求。
与此同时,厦门的工资却一直不高。岛内人口偏少,没有什么高薪岗位产业群。一般性岗位,由于厦大的存在,人才严重供大于求。厦门大学是个综合性大学,什么专业都有,理工科和文史哲经,并驾齐驱。厦大的学生来源主要是经济落后地区,京沪广深的比例很低。这就造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大学生毕业后,非常愿意留在厦门生活工作。每年近两万的985毕业生挤在一个小岛抢岗位,几十
年下
来,真是苦不堪言。厦门随便一个居民楼,都找到几个苦哈哈的厦大毕业生。
厦门房价全靠外地人支撑。福建人平均收入不一定高,但富裕人口真的多。举例,上海十年前最富的人群就是福建周宁人,独霸长三角的钢贸市场。上海的路边小超市,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绝大部分是福建人垄断。上海的石材生意,福建人最厉害。莆田医院开遍全国。欧洲的唐人街,闽南话是通用语。还有省内的漳州泉州老板。就连电信诈骗也是福建最厉害。
但是,走到今天,情况变了。
一,实体经济降温,没有赶上互联网
福建人主要还是搞商贸为主,实体为主。但是,这些年,实体经济每况愈下,曾经风光无限的福建运动服品牌,基本都不行了。莆田的耐克质量比原版的还要好。
二,福建的新生代不再迷恋厦门
温州当年房价超过上海,主要是温州人在外面赚钱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厦门楼市也有这个味道。福建中老年朋友在一起,也喜欢说厦门买房。但是,在京沪广深等大城市里长大的新生代福建人,对于回老家买房的概念,已经不强烈了。
三,厦门本地居民的接盘能力有限
一个城市的房价节节上升,必须有一代又一代的高薪群体接力。厦门主要是外来需求,本地的高薪产业群,微乎其微。一旦外来资金卡住了,当场跳楼给你看。
四,炒作资金撤离
一个火爆楼市必然潜伏了大量的炒房资金,而且是集中在老破小户型学区房。这次,厦门楼市大跌,主要是老破旧集中降价,富人区影响很小,这明显的是炒作资金跑路了。但是,本地人收入不高,人口不多,接不起这个盘,富裕人口限购,只能眼睁睁看他掉下去。
两年社保限购只不过是个引子,关键还是自己的底子不够厚。
歇一歇,再出发。厦门的明天更美好
2018年08月15日 00点08分 6
开头那句就不对,厦门房价不是当地人薪资支撑的,只靠当地人资金,厦门房价也不会那么高。房价轰然倒塌,胡说瞎说,回调很正常,厦门卖地价格去年都下降很多,房价能不降吗,从2018年开始全国房价整体是往下走的关键每个城市降多少的问题,,
2018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阿六23 看14楼
2018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level 11
厦门外资国企很牛叉 光厦门国企至少两个世界五百强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7
@phs001 利润多少不知道 他们员工收入如何
2018年08月15日 08点08分
@phs001 利润是去掉各种费用以后的
2018年08月16日 08点08分
level 11
限购对一二线城市影响大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8
level 11
恩 赞同 ,想买房的抓紧时间买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9
嗯 财上海观点买房一定要去京沪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nccharlotte 买房肯定去京沪,青岛要回调很长一段时间了
2018年08月24日 10点08分
level 11
我有房子管我屁事。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10
level 11
厦门房价暴跌,根源不是房价过高,而是台海因素。打起仗来,厦门房价还得暴跌。[滑稽]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11
厦门那房价降1万元,算不上暴跌,整体房价降一半可以说是暴跌
2018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大喷子格林 是假设。房价不可能永远涨,肯定有顶,只是时间出现在什么时候
2018年08月24日 00点08分
level 1
就说什么时候是阶段底部吧,好入手[滑稽]
2018年08月15日 03点08分 12
在国际局势稳定下来的情况下1~2年,目前看国际形势不大妙
2018年08月15日 06点08分
level 10
nccharlotte 楼主
前几天跟一个中介交流 ,我说你看对面豪宅 都没有几户亮灯 他说这你就不懂了 好多京沪的过来投资的 他们买了就放着不住,富人们都有洁癖的 如果房子住过 以后出售比未住过的要低上万。
然后继续侃大山 说在京沪 七八万哪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 都是老破小 所以在杭州花个七八万买个豪宅投资自住都不错的 这句话给我新的思考, 的确感觉七八万的豪宅 这么贵了 感觉都天价了 谁能负担的起。 同理 感觉 四五万在青岛等二线城市可以买个不错的新房 但在杭州基本是市区老破小 这样一看 青岛这种城市买个房子很实惠的 那青岛看周围的烟台 威海呢 应该也是相同的道理吧
这样看来 一个城市的房价可能不是本地人的收入来决定的 而是能负担起的外地购房客户决定的
2018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14
外地人限购
2018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青岛和厦门一样都有一种属性就是山东省甚至北方乃至全国都或多或少的富人会投资一套房产'这个属性除了一线城市外'三亚最明显'青岛也具备'
2018年08月23日 13点08分
level 11
看好长期性就可。
2018年08月15日 05点08分 16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