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加特--奔驰--戴姆勒球场
斯图加特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喜欢斯图加特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是奔驰和保时捷的原产地~~~~ 戈特利布·戴姆勒是奔驰的创始人,我们的主场命名为戴姆勒球场,可能是为了纪念他吧~~~~
2005年10月29日 10点10分 1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这里有一些相关资料:在梅塞德斯—奔驰家乡作客对于一位汽车记者来说,能够造访德国的斯图加特的确是一件幸事。因为一百多年前,以梅塞德斯――奔驰为品牌的轿车就是从这里面世,如今梅塞德斯-奔驰早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档轿车品牌之一。今年5月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五天。奔驰在“马场”驶离生产线  斯图加特是德国西南部的重镇之一。坐落在山谷之中,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59万。而这50余万人口中竟有8万余人在从事汽车制造业,他们分别在奔驰和保时捷工厂以及博世等汽车相关企业中工作。因此斯图加特也是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基地。  斯图加特地名源自德语“马场”(Stute Garten)二字,古时这里曾是王公贵族的养马场。而今天“奔驰”汽车就在这里驶离生产线。 在斯图加特生活了7年的一位华人乔小姐告诉记者,斯图加特目前是欧洲经济最发达,人均产值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德国人均收入最高、失业率最低的城市之一。斯图加特早在19世纪中叶即开始了工业化,各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当时老城区所在的盆地显得过于窄小,于是工厂企业逐渐向坡地发展,向山上发展,直至今天已经形成了大斯图加特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图加特饱经战火,从13世纪逐渐发展形成的市中心皆成废墟。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宫殿广场等建筑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期间重建的。今天这些建筑依然是世界文明的象征。
2005年10月29日 10点10分 2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在斯图加特,来自中国的汽车记者受到了奔驰公司高规格的接待,我们被安排入住在斯图加特最好的酒店之一宫殿酒店。酒店对面就是斯图加特火车站,火车站高高的钟楼上树着硕大的奔驰星徽,无论在白天黑夜都能让城市中每一个街区的人们看到。奔驰公司公关总监看过我拍的一幅星徽在夜间闪耀的照片后,高兴地说:它既像一轮明月,又像一颗巨星。距火车站前500米处就是斯图加特的市中心广场――宫殿广场。广场中央树立着国王威廉姆一世的雕像圆柱,两侧有喷泉。广场东面的新宫殿建于1746年,而南面则是老宫殿建于1553年(其实是战后根据原形重建)。就在市中心还有一处楼宇中间的广场,即以著名诗人席勒命名的广场,广场上有席勒的雕像。在从小就喜欢美术和摄影的记者眼里,斯图加特就是高科技与高文化得以最理想融合的一座城市,在这里既有奔驰、保时捷这样的高科技产物,还诞生了黑格尔、席勒这样的哲人或文化名人,而这里画廊中收藏的古典绘画以及世界闻名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均让人深深的感受到这个城市不俗的魅力。正是这魅力让记者早起、晚睡,不停地游走街头拍照,直至吃饭时令同行的《汽车之友》主编李洋直呼“张久,你干脆改名叫‘照一路’吧”。此话一出即让同行的另外几位汽车杂志的主编笑出了声。因为《中国汽车画报》也有一位名字就叫赵一路的同行,且与我曾一起去过日内瓦车展和法国采访。  奔驰生产线严禁拍照尽管记者在斯图加特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拍照,但是最想拍照的地方却被婉拒拍照。在距斯图加特城市中心半小时左右车程的辛德芬根是奔驰的生产工厂,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车生产基地。甚至有人说辛德芬根在汽车界的地位好比电影界的好莱坞。  在我们的相机被放到指定的地点之后,记者进入了奔驰公司的心脏部位——辛德芬根的汽车设计中心。当我们被一款款设计的外观漂亮的车型所吸引时,才知道奔驰领先的秘诀:在汽车设计中心供职的设计人员就超过了8000人。这个数字相当于国内一家汽车企业的员工总数。
2005年10月29日 10点10分 3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在奔驰公司,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当奔驰的创始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在发明汽车的时候,创新的精神就得到确立,直至延续到今天。奔驰公司现在销售的车型大多是设计师在五六年前就完成的,也就是说,在五六年前设计师们就预见到了今天汽车的发展方向。所以当工作人员让我们把相机放到指定地点的时候,我们非常理解他们的举动。因为他们现在的车型大都是五六年以后才投放市场的车型。  奔驰的制造工厂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只闻机器轰鸣声,不见工人在干活。即便是偶尔见到几个工人,也都是在吸烟或在喝茶。这与国内的汽车制造厂内“处处见人影”的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辛德芬根工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奔驰的生产自动化率达到了98%以上,你们所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工人大多是在监督机器人工作。”包括安装前后风挡玻璃在内的技术活也全部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人们所要做的就是看机器人干的活如何。  虽然看不见人影儿,辛德芬根工厂的工人也多达31000人。可见,奔驰的地盘有多大、实力有多强。
2005年10月29日 10点10分 4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奔驰经典车中心与奔驰博物馆——让历史告诉未来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公司之一,梅赛德斯-奔驰无疑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双重魔力。而在这其中,最能体现奔驰汽车“传统”的,自然是那些见证了奔驰历史的古董车。据介绍,古董车指的是生产日期在30年以上的车辆。在奔驰总部所在地——斯图加特,有两个陈列和展示古董奔驰的场所。一个是面向大众的奔驰博物馆,在这里陈列了从1886年第一款汽车到如今,各个时期的百余款奔驰轿车。另外一个展示古董车的地方是奔驰经典车中心。  与世界其他汽车公司的博物馆不同,奔驰博物馆似乎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这里展出的每一辆奔驰车都记录了一段历史。比如,世界上第一款汽车——戴姆勒钢轮车,它装备了双缸V形发动机,形状类似于马车,用转向手柄操作。如今,这款老爷车的复制品售价也在5万欧元以上。  上下3层的奔驰博物馆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这里每天平均要接待1,2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观者,其一年45万观众中有30%来自中国。奔驰公关部的陪同人员说,为了应对参观者的增加,新的奔驰博物馆已于9月破土动工,并将于2006年投入使用。  另外一个展示古董车的地方是奔驰经典车中心。这是个经营性的机构,主要从事古董车收集、修复和销售。工作人员把从全世界收集来的、有价值的老奔驰修复一新,然后再卖给那些喜欢奔驰的收藏家们。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辆来自中国香港一位奔驰车主送修的一部老爷车。这车的修复费用是75万欧元。不过,据经典车中心的主任介绍,这并不赚钱,奔驰设立这样一个中心的目的,主要是为那些热爱奔驰汽车的人们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经典车中心里的古董奔驰要比奔驰博物馆里的更具有商业价值。在它大厅里展示的古董奔驰相对“普通”,一般售价在10万欧元左右。一辆当年大批量生产的1960年的奔驰300d,售价约为8万欧元。
2005年10月29日 10点10分 5
level 1

2005年10月30日 12点10分 7
level 1
AGAAIN
2005年10月30日 12点10分 8
level 1
是谁收购了谁
2005年10月31日 10点10分 9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有这样一些说法————梅赛德斯一奔驰(一般简称"奔驰"公司,又译"本茨"或"平治")汽车公司是德国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的一个专门生产汽车的子公司。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厂家。它的汽车,以设计精巧、做工精细、质量优良而闻名于世界。早在1886年,卡尔·奔驰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均是汽车的发明人,他们两人分别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和三轮汽车。开始,他们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公司,为促进汽车的推广和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戴姆勒公司的发动机,还被其他公司制作汽车所采用。
2005年11月05日 08点11分 10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1926年,戴姆勒和奔驰这两大汽车公司合并为一家形成了戴姆勒—奔驰公司。两家公司合并的背景是这样的。1922年,德意志银行试图控制奔驰公司,他从奔驰的控股人Jacob Schapiro手中购入大量股票,最终得以控制奔驰,而德意志银行同样也是戴姆勒公司的最大股东,于是两家公司合并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1924年5月,两家公司合并,1926年7月,两家公司完成合并。
2005年11月05日 08点11分 11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专政,加紧推行军备扩张政策,为德国的工业提供了一个大发展的机会。戴姆勒一奔驰公司也从中受益非浅,并为纳粹提供了不少军用产品。戴姆勒一奔驰股份公司除生产汽车外,还生产其他--些工业产品。它下属的公司有: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GE)、MTV航空发动机公司、道尼(DORNIER)飞机制造公司以及专门生产军工产品的MBB公司等。所以,就把专门生产汽车的子公司称为"梅赛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梅赛德斯"是戴姆勒公司早期著名的名牌轿车,所以保留它作为公司的名字。
2005年11月05日 08点11分 12
level 7
无敌门将 楼主
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的合作90年代末期,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现亏损,当时的克莱斯勒总裁Eaton已经回天无力,他没有办法向他的前任艾柯卡一样从国会弄来大量的援助自资金。而这个时候,戴姆勒—奔驰公司则启动了他的全球发展机会。戴姆勒—奔驰需要更多的品牌和更多的市场。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两公司资本高达920亿美元的合并,成为世界汽车发展史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对于这次重组案,至今一些业界人士还认为是不成功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合并后的新公司的市值还比不上合并前戴姆勒-奔驰一家的市值。 尽管这两年戴-克公司经过磨合已经顺畅了许多,但分属欧洲和美国的两家公司仍存在不少分歧。欧洲人的经营理念跟美国人的很不一样,善于保持自己的特色,看重利润;而美国公司则爱贪“大”求“全”。但也有人认为,由于未来的汽车发展趋势是集中度更高,因此这种重组兼并即使失败也是正常的,是一种整合时的“阵痛”。
2005年11月05日 08点11分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