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女嘉宾这么优秀的背景能在这牵手吗?
新相亲时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橡皮泥🌵 楼主
感觉又学霸又开公司,生活中又那么高大上,完全跟她匹配的只能是豪门了吧。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1
level 7
女孩子优秀但是颜值不行,当今这社会也不指望女人太能干,能有一份稳定工作就可以了,还是需要相貌可人,温柔顾家才是男人心目中的理想老婆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3
这女的虽然颜值不行,但条件确实只能匹配豪门了。一般家庭搁不下呀。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橡皮泥🌵 豪门可不喜欢这样的。强势,自傲,自我感觉太良好,长得又太一般。
2020年03月18日 15点03分
level 7
橡皮泥🌵 楼主
三号女嘉宾像演员陈谨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4
level 1
而且他爸就是大男子主义,就是要找个媳妇回去在家专门服务公婆的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6
感觉女嘉宾妈妈是不是因为全家颜值不行,所以把颜值放在第一呀。女嘉宾妈妈就看上男嘉宾颜值了,反正她家有钱,别的都不在意。只在乎能不能改变基因。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level 7
爸妈都丑啊,妈妈长得像男人,声音也粗,不易相处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7
她家不缺钱,所以首要就是考虑男嘉宾颜值估计为了改变基因。
2018年05月27日 14点05分
@橡皮泥🌵 找了个1米9的,够改善了。
2018年05月27日 16点05分
level 1
三号女感觉是来宣传她公司为主要目的,很多上这节目的人按的可不是相亲的心
2018年05月27日 17点05分 8
level 1
全家都长得那么丑,还那么刻薄,豪门会要她?图什么?
2018年05月27日 18点05分 9
是啊
2018年10月13日 06点10分
level 1
3号刚出来,1米9的帅哥就说本家。什么情况[汗]
2018年05月28日 04点05分 10
都姓赵,拿姓套近乎。
2018年05月28日 04点05分
第一,拿姓套近乎,第二,现在很多小夫妻为了将来孩子跟谁姓闹翻,同姓的话没这个问题
2018年05月28日 07点05分
level 2
不好意思,除非她们家也是豪门,不然就我了解的豪门真看不上她家
2018年05月28日 05点05分 11
level 10
认真你就输了,一号真实一点,其他都是浮云
2018年05月28日 07点05分 13
level 5
她妈是女人样吗?丑死了
2018年05月28日 11点05分 15
l
2020年01月11日 09点01分
level 1
留学改变人生 浙江女生赵畅:做一个谦逊的能者2013年07月19日 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来自浙江省诸暨市的赵畅这样评价自己:开朗、乐观、能干、美丽与智慧并存。初次听上去,你的第一想法是这个女孩自我感觉太过良好;但幸好她也同样诚实,坦诚直白地说年少时的自己曾经过于骄傲。这样的自信和诚实奇妙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人不免好奇她的经历和内心。赵畅解开了这个谜团:留学,让她改变了很多。
  赵畅的童年充满了赞誉和夸奖,从5岁起,这个小女孩就被众多大人的手推至台前,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弹钢琴,样样精通。她让身边的小朋友羡慕,父母也总会骄傲地向别人介绍他们引以为傲的女儿。在多年的“发酵”和“烹烤”中,她膨胀到有些骄纵。在成长道路上,能跑在她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因为她一直拼命地想超越,成为最亮眼的那一个,而忽略了身边其他的发光体。
  伴随着成长的出国梦
  很多留学生是直到毕业的时候才决定出国学习的,而赵畅的想法从很小时候就扎根在她心中。赵畅的家境相对富裕,成长在一个无需为衣食发愁的家庭,她的道路一直是平坦的,父母为她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心力,她从小读国际学校,从美籍华人老师那里接受着西式文化教育。
  12岁的一天,赵畅的父母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 “你想不想出国?”
  那时父母在考虑全家移民美国,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小小的赵畅内心波动了。美国,在好莱坞电影里,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度,她也一直十分向往西方国家的生活,“当时我知道有机会可以去国外生活非常兴奋,但是最后没有去成,我很失望,于是下定决心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出国!”
  赵畅来自浙江省诸暨市,全市中考那次一万五千人中赵畅考了第15名,考入了当地名校升学率极高的重点高中,赵畅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学校的老师都鼓励她,你以后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可是她内心的想法却是出国。
  高一的时候,赵畅参加了浙江省“走进西澳”英语大赛,这次比赛不仅让她拿到了口语一等奖,作为奖品,她拿到了去澳大利亚的学生文化交流名额。对于一个本身就对国外生活充满幻想的小女孩来说,这次经历就像走进了一个爱丽丝的奇幻世界。
  西澳这短短的几天对赵畅影响极深,也让她再次肯定了高中毕业后出国的想法。从西澳回到家乡的学校,她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准备来英国读书的申请了。
  她最终选择了位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管理系和经济系的本硕连读。她说:“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从国外发展过来的,去发源地学习最原始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化还是很有必要的。”
  赵畅承认:她从小被人“宠惯了”。学习好、才艺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能够想象到的中学女生最渴望的她全部占据,整个学校属她最“风光”,就连有个别老师也觉得,这个孩子过于张扬高傲。
  然而来到英国,昔日的叱咤风云在踏上圣安德鲁斯这个苏格兰古城后都归于平静,她惊奇地发现:这里没有人在乎你是什么背景,什么来头,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地相处,宁静平和的生活让她性格中最张扬狂妄的部分圆润起来,从小争强好胜的赵畅也渐渐习惯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
  在圣安德鲁生活的日子里,赵畅最喜欢的地方是大海,她经常在海边坐坐、晒晒太阳,天气好的时候喝一杯咖啡,“圣安可以让我很宁静,会除杂质的念想。可以沉思一下,你想要什么,你现在拥有什么,为了这个目标你还要再争取些什么。”
  赵畅提到,小的时候她不懂事会争强好胜,出国后人也变得谦和一点,学会了欣赏他人。
  “中国和英国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在国内时,我被教育要成为最优秀的人,同学之间都相互比,视其他人为‘敌人’,在考前复习时不会与你共享;而英国的大学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同学间相互探讨、提供帮助。我刚来到英国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3000字的论文,我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我的外国朋友就会很好心地给我指点并帮我修改。在这种环境里,你压根就不会想去与身边的人争什么。”
  英国的大学教育让她渐渐放下了对别人的戒备和斗志昂扬的竞争感,她学会了如何从别人身上寻找优点,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我没有对手,这不是因为我没有碰到比我更强的人,而是如今的我更加看重合作,每个人都有他优秀的地方,我没有硬是和人家比较。有一种人认为如果自己考第二,那么考第一的肯定就是所谓的对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最好的方式是将优秀的人才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团队。”
  性格外向的赵畅并没有像很多留学生一样与当地文化格格不入,她给朋友们留下的印象都认为她像是欧洲人,正是因为她开放热情的态度,让她的留学生活经历了许多欢笑,见识了很多 “传奇”。
  在圣安德鲁斯读书的时候,赵畅认识了一些中东地区的贵族,她会与他们一同打猎、打高尔夫球、骑马和品酒等。“打猎在沙特是一种很传统的文化,我们坐在花园里聊天喝茶,将猎鹰放出去,过一会儿它们就会叼着猎物飞回来。一开始我会觉得很新奇,是有趣的人生体验。”
  “有一次我的一个沙特贵族朋友打电话过来说,明天早上去他家吃早餐,进门后他家的仆人就会来开门,鞠着躬说:‘Your Highness’,还会让我穿上沙特当地女孩的服装,吃饭时也有人在一旁为你服务。”
  认识一个人就像打开了一个世界
  从圣安毕业后,赵畅又申请了伦敦政治经济大学国际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从童话般宁静小城的圣安德鲁斯搬来国际化的伦敦,她又一次拓宽了视野,繁忙的城市、奔走的精英和每天流淌在城市每个角落的机遇让她再次兴奋激动。
  “来到伦敦后,我才算是真正地接触到了一个社会。在伦敦这个平台上能够接触很多优秀的人才,也有很多机会。参加不同的社团和活动让我积累了人脉,也长了很多见识。认识一个人就像打开了一个世界。”
  人脉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资源。赵畅前不久被选去参加美国杜克大学的半年MBA交流项目,在这半年中,她体验到了英美高等教育的不同,给了她新的启发。美国的留学生活课程安排紧密,赵畅一直很忙碌,学校如此安排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今后的工作状态,适应高强度高压力的行业,与英国分析理论利弊的静态学习方式截然不同。
  “去到美国,我更多地学会了如何把在英国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在一个团队中如何做贡献,如何领导别人,诸如这类操作性的知识。英国大学里比较多的是自己写论文,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美国的学习大多要与同学组成小团队,一起讨论研究方案做项目。”
  在MBA的班级中,赵畅结识了经验丰富的同学,他们中的一些已经在各个领域小有成就,他们给予了赵畅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会。“这些值得崇拜的、优秀的朋友都是我最好的资源,我的朋友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亚洲、欧洲、美国和中东都有,我喜欢做资源整合的工作,希望以后可以利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和国际的视野,将中国好的产品带到国外,再将国外的理念和服务带回国内。”
  如今,学习上赵畅已经准备得足够充分,24岁的她要开始真正地走出校园,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伦敦,作为她与世界的连接点,将会成为她生活的另一篇,让她继续在坚信的道路上走下去。
2018年05月28日 12点05分 16
[大拇指]
2018年05月30日 11点05分
大神
2018年06月01日 01点06分
level 1
“我永远不会满足,前方总会有一个目标在督促我前进。”
2018年05月28日 12点05分 17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