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老范合作编剧——爱德华•纽梅尔
保罗范霍文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Eon007 楼主
一楼主人公胖纸编剧
镇楼
胖纸年轻的时候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1
level 13
Eon007 楼主

爱德华·纽梅尔(Edward Neumeier),美国知名电影人,《机械战警(RoboCop)》系列和《星河战队(Starship Troopers)》系列编剧。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2
level 13
Eon007 楼主

生活经历
爱德华生于1957年8月24日,美国加州北部地区。他在写作方面的专业起步于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新闻系,后转入洛杉矶分校影视学院。爱德华学过一些经商之道,本科毕业后便进入好莱坞工作,先后在派拉蒙(Paramount Pictures)与哥伦比亚(Columbia Pictures)影业当过电视剧制片助理、校对,后又到环球影业(Universal Pictures)任初级主管。现有一个同在娱乐圈工作的儿子。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3
level 13
Eon007 楼主

机械战警
在环球公司任职之初,爱德华就将编剧视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并怀着“小编剧改变大世界”的梦想。那时,他隔壁办公室的华纳兄弟影视公司正忙着拍摄《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在拍摄现场观摩了4个晚上后,这个关于智能机器人的科幻警匪片给了爱德华灵感,他开始编写机器警察的基本设定。当时的他只想用电影的方式嘲讽一下80年代的世界商业,因为那时日本财团正开始全球大收购,17世纪日本武士宫本武藏写的兵书《五轮书》在华尔街大行其道,书中关于如何快速杀人如麻的理论被商界奉为成功学与经商战略的经典,美国的金钱政治也越发变本加厉。爱德华谢绝了公司副总裁的聘任邀请,开始与另一名编导迈克尔·迈纳(Michael Miner)一道深耕剧本。由于受到《银翼杀手》的启发,两位编剧一直利用晚上进行创作,写故事的日子很快乐也很艰辛,科幻电影在当时已江河日下,但他们凭借着对科幻题材的热爱,剧本初稿顺利完成并交到了约翰·戴维森(Jon Davison)手上,戴维森同意为该剧制片,并建议影片应当更诙谐,于是爱德华将他一直想表达的社会讽刺编入剧本,还加入了大公司内部副总裁间的明争暗斗。戴维森最终与爱德华联合制片;而初出茅庐的迈纳强烈要求当导演,戴维森同意让他负责第二剧组单元。但是寻找导演的路并不平坦,戴维森费了好大周折后找到老朋友芭芭拉·博伊尔(Barbara Boyle)女士,她刚和初来美国的荷兰籍著名导演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合作完成了一部并不十分成功的《冷血奇兵(Flesh + Blood)》,于是,剧本终于摆到了保罗的桌上。然而保罗在读了第一句话后就将它扔到了地上的“剧本垃圾堆”中。芭芭拉知晓此事后认为保罗并没有阅读该剧,于是剧本第二次出现在他的桌上。这一回,范导的妻子玛蒂娜·图尔斯(Martine Tours)拿起剧本读了起来,并建议丈夫接手此片的拍摄。范霍文在仔细阅读这本充满了血腥与暴力的剧本后终于乘飞机来到好莱坞与爱德华、戴维森商量拍片事宜。由于剧本充满幽默,交谈过程十分愉快,但此时迈纳由于太想当导演而退出并拍摄了一部最终名不见经传的影片《绝命武器(Deadly Weapon)》。爱德华与保罗成为了好朋友、好搭档,在爱德华看来,范导拥有将影片分解到微观层面的天才能力,这大概得益于他的数学、物理学双博士学位。戴维森后来又安排顶级特效大师菲尔·提佩(Phil Tippett)和天才设计师罗布·伯汀(Rob Bottin)加入团队。
1987年,由奥利安影业(Orion Pictures)制作发行的科幻动作片《机械战警》获得了巨大成功,连续两周占据了票房冠军,投入的1500万美元经费最后获得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票房。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尽忠职守的底特律警员墨菲(AlexMurphy)在抓捕罪犯时光荣殉职,被收购底特律市的跨国集团全销公司(OCP, OmniConsumer Products)改造成半人半机器的机械警察更好地进行执法的故事。影片观点新颖,深入人性,特效优秀,极富个性的机器警察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好莱坞创造了一个新的英雄,其迷你版也成了玩具店的热销产品。影片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和最佳音响、最佳剪辑提名,土星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特效、最佳科幻电影、最佳化妆奖。1988年还推出了同名动画电视剧。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4
level 13
Eon007 楼主
由于第一部大获成功,剧组决定拍摄后续系列。但就在爱德华兴致勃勃地完成《机械战警2》的剧本时,美国影视界突然发生了一场巨震:1988年,编剧协会因不能在电视转播中得到更高的酬金而发动了编剧大罢工,而爱德华作为著名编剧,不得不响应号召“与制片人决裂”。这场运动持续达5个月之久,制片厂只好另寻他人编写续集的剧本,爱德华私下里推荐了两位独立编剧——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和沃伦·格林(Walon Green);导演的人选最终落定为电影界巨擘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导师、《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导演厄文·克什纳(Irvin Kershner),保罗·范霍文此时则忙于携手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拍摄题材独特的科幻心理片《全面回忆(TotalRecall)》。最终,影片按照两位独立编剧的剧本进行拍摄,于1990年上映,同样由奥利安公司制作发行。片中,墨菲继续在毒品泛滥的底特律市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同第一部类似,该片个性张扬、反讽突出:破产的城市、罢工的警员、未成年人犯罪、变身警察的罪犯。影片特效更加火爆,但由于纷繁的多元素剧情最终只获得了若干土星奖提名。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5
level 13
Eon007 楼主
时间又过去了三年,影片中底特律市的基本情况显然并未好转,因此,反讽意味和娱乐性更为充足的第三部《机械战警》酝酿诞生。弗莱德·戴克尔(FredDekker)在片中任导演兼编剧。虽然爱德华并没在剧组任职,但另一名编剧弗兰克·米勒把他的精神传承了下来:日本大财团进军美国市场收购了治理城市不力的OCP集团,并与美国军队勾结强征民众土地。机械战警墨菲带领底层百姓与警员奋起反抗,打败入侵者和日本财团派出的忍者机器人对手,在维护民众权益的同时让日本寡头输得心服口服。但是大量的反讽与特效镜头依旧拯救不了过于荒诞的剧情,最终,《机械战警3》遭到了与第二部同样的命运。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6
level 13
Eon007 楼主
虽然,续作们的口碑不佳,但连续的剧情与相同的设定使得三部曲形成了一个完整、连贯的机器警察故事,而文艺创作者们对这个个性彰显、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始终热情不减:1991年《机械战警2》电子游戏上市;1994年真人版电视剧上映;1998年动画连续剧《机械战警:阿尔法突击队(RoboCop: Alpha Commando)》重装上阵;2001年,迷你剧《机械战警:首要指令(RoboCop: Prime Directives)》继续上演。时间过去了许多年,大众依旧对经典念念不忘,2014年,由何塞·帕迪里亚(José Padilha)执导、乔舒亚·泽图默(Joshua Zetumer)改编的《机械战警》翻拍片与观众见面,该片画面效果新潮,观众反应尚可。此外,《机械战警》还深刻影响了20年后的《钢铁侠(Iron Man)》和《第九区(District 9)》,剧本更是成功预言了底特律市的破产。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7
level 13
Eon007 楼主

星河战队
“我小时候很爱看书,妈妈鼓励我大量阅读,那是我逃离童年烦恼的一种方式。在大约12岁时我开始看科幻小说。我接触到了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A. Heinlein)并为之着迷。我阅读了他的“青少年(Juvenile)”科幻系列小说。它们适合于我那个年龄的孩子阅读,而且都很精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海因莱因教会了我写作。在大约13岁时,我拜读了《星船伞兵(StarshipTroopers)》,这是最后一本青少年系列作品。它立刻成为了我的最爱。与其他青少年小说不同的是,这部著作发人深省,书中充满了大场面动作和太空战斗等场景。后来,我完全忘记了星船,或者说没深入思考。
在制作《机械战警》之后,我突然发现《星船伞兵》也许会是一个很好的剧本素材。但小说本身可谓是一部关于军事文化与政治权力的严肃论文,故事情节匮乏。所以,我不得不把它束之高阁,使其自成一体。我想写一些与之不同的故事。我向来对政治宣传和战争故事很感兴趣。我想把一些隐喻写进去,同时不破坏故事的真实性。我小时候很喜爱军事,做事不顾后果。所以,我把那些经历全部放进故事里。”
1991年,爱德华根据《星船伞兵》编写了一部名为《九号哨站猎虫行动(Bug Hunt at Outpost Nine)》的剧本,书中臆造了一种外形恐怖、杀伤力强大的外星虫族,而未来的人类为免遭毁灭必须消灭它们。作品的基本构思是百年后的人类变成纳粹征战宇宙攻打虫族,并在星际战争的背景设定下,讲述年轻人的三角恋故事。根据之前《机械战警》的成功经历,爱德华意识到把剧本交给保罗·范霍文和约翰·戴维森才是优选,尤其是保罗,只有他才能领会剧本中的战争、人性、讽刺风格,于是,索尼(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三星(TriStar Pictures)电影公司在戴维森的建议下购得了《星船伞兵》的改编拍摄权,爱德华正式与保罗开始深耕电影剧本。由于范氏从小就生活在法西斯的阴影里,而且在七十年代拍过反映二战的《纳粹军旗下(Soldaat van Oranje)》,导演与编剧的观点达到了空前统一,剧本的完善十分顺利。故事情节受到二战时期的海报、口号和理念的启发,剧本利用二战的观点、战术、战略,并使之形象化,使故事成为了二战的翻版和一部基于政治宣传的科幻片,为未来政府动员年轻人加入战争做宣传。片中的世界秩序井然,控制严密,思想单一,不接受任何离经叛道或个人主义,使用的却是50年代的语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被推向战场,严格执行命令,或战或亡,没有其他选择。两年后,剧本基本完善,三星公司十分满意。
在影片的筹备阶段,菲尔·提佩就加入了主创团队,在随后的三年中,剧组费尽心思、历经艰险,投入近一亿美元完成了影片的拍摄,爱德华还在片中客串饰演一名罪犯;保罗的老搭档、《机械战警》的配乐家巴索·普列多斯(BasilPoledouris)为电影编写了雄伟的乐章;爱德华的剧本更是七年磨一剑。1997年,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诗——《星河战队》横空出世。影片壮观的太空战争场面、强大的星河舰队展现、经典的外星生物设计以及恢宏的原声音乐制作引起了轰动,第二年美国的服役报名人数激增。但就在美国本土上映后不久,片中以军国主义为纲的未来社会和过于血腥的战争场面惹来了社会各界的非议;影片传播到欧洲时更是遭遇到了空前的抵制。大众普遍认为《星河战队》是在宣传纳粹、歌颂战争,尤其是欧洲这块饱受二战创伤的大陆再度掀起了反纳粹浪潮。另一方面,影片出生于大片云集的年代,最终并没有获得与其匹配的荣誉:1998年,影片仅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提名,土星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特效奖,以及一大堆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奖提名;爱德华被提名土星奖最佳编剧。
戏剧性的是,在随后的几年中,观众几乎突然明白影片是在反观二战历史、讽刺美国越来越严重的军国主义倾向。这部题材严肃、别具一格的优秀影片最终得到了正名。
2018年05月05日 02点05分 8
level 13
Eon007 楼主
2018年05月05日 03点05分 10
level 13
Eon007 楼主
一部优美的交响乐一般编制为三个乐章:行板—慢板—快板。在经历了宏伟的第一部和黑暗的第二部电影后,爱德华终于在三年后再度执笔为《星河战队》撰写终章。这一回,爱德华亲自兼任导演,这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影片同时邀请保罗·范霍文作为联合出品人。由于前作失败的教训,本次影片投资只有2000万美元,要用小成本拍摄一部经典科幻片的续集,爱德华制定了煞费苦心的策略:将剧情重点放在两端吸引注意,中间大段场景摄制于沙漠中,将场租费与背景刻画难度减到最低;在题材上转向信仰和政治作主题加深影片内涵;将资金用在刀口上,特效不多但会时不时闪现,还推出了令观众期盼了半个世纪的步兵战斗机甲;在人员编排上邀请第一部主角回归加强看点;其他一切从简。
2008年,《星河战队3:掠夺者(Starship Troopers 3:Marauder)》推出,同样只发行碟片。影片讲述的是第二次人虫大战时期,联邦精英们挫败虫族精神控制的战略意图并摧毁虫王的经过。由于剧情上嵌入了大量对越南战争的讽刺和当下美国三位总统候选人的影射,并加入了大量宗教元素,最终,这部电影成为了披着科幻外衣的文艺片。但对于科幻迷来说,此部续集效果依旧不够出色,与第一部相比更是差距甚远。
2018年05月05日 03点05分 11
level 13
Eon007 楼主
星河三部曲的没落使欧美大众倍感惋惜,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希望的种子正在不断成长。
2018年05月05日 03点05分 12
level 13
Eon007 楼主
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科幻小说传入东亚,《星船伞兵》作为科幻界巨作率先登陆日本。当时,书店里一位毫不起眼的高中生瞥了一眼小说封面上的人形动力装甲(Power Suit)和太空登陆艇,便被其牢牢吸引,那时的日本动画片中已有很多大型机器人,但人类穿着机械制服的想法还很先进,少年便把小说买了下来,书中不仅有令人惊艳的插画,还有前所未见的描绘科幻战争的大场面,少年读过小说后被深深震撼了。在这之后的大学生涯中,他开始画大量的机器人,人形机械制服让他走上了专业之路,他就是后来被称为“机甲达人”的日本著名导演荒牧伸志(Shinji Aramaki)。遗憾的是,若干年后的《星河战队》系列虽然在第三部结尾推出了重型掠夺者机甲,但影片效果有限,粉丝们依旧挂念身着动力装甲的酷炫士兵。时过境迁,进入21世纪,日本的数字动画技术突飞猛进,3D特效能够创建实景中无法负担的景观和演员难以做出的动作。用计算机动画制作一部动力装甲的电影被提上了日程,而导演过《苹果核战记(Appleseed)》和《光晕:传奇( Halo Legends)》等多部人形机甲题材电影的荒牧先生便成为了导演的最佳人选。
拥有星船和星河版权的索尼影业对动画版《星河战队》的组建可谓手到擒来,剧组中既有《星船伞兵》的小说迷,也有《星河战队》的电影粉,爱德华·纽梅尔担任影片的监制,剧组在征求他的意见后决定同时保留小说与电影的基本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将星河的故事进行发展、改编。新时期的星河战队《入侵(Invasion)》讲述了人虫大战时期双方控制与反控制的谍战故事:联邦高层试图通过科研实验对虫族进行心灵控制,不料被虫后反制并造成虫族入侵地球的险境。虽然2012年又逢美国大选,但本片不讲政治,没有反讽,只有激烈的战斗场面、深厚的战友情谊与保家卫国的勇气,可谓是一则单纯正统的打虫故事。此次动画电影作为《星河战队》15周年纪念作品,其摄制采用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Motion Capture)与成熟的计算机成像制作,并混入了日本电影的表现手法,效果逼真,风格独特,可惜的是依旧只发行DVD,也未获得任何电影奖项。令人欣慰的是,片中对符合人类生物学特征的战斗外骨骼——动力装甲的大量展现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影迷与相关行业研究人员对此颇为赞赏。
2019年07月17日 14点07分 20
level 13
Eon007 楼主
天啦,被删掉了好多
2023年09月27日 11点09分 22
level 13
Eon007 楼主
2023年09月27日 11点09分 23
level 13
Eon007 楼主
2023年09月27日 11点09分 24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