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雾里看花和拨云见雾
top5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5
我发现自己真是有点自以为是和自作聪明,前几天觉得把这个河阳诗研究得差不多了,觉得用色彩窜回忆啊什么的就很好了。。 但偏偏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居然没有把河阳诗里的“荒诞性”做过讨论,看来还是看问题不够前面。。[西红柿]
河阳诗可以说是李商隐做了好几个梦,这些梦都是真实的,孤独的,快乐的,怀念的,忧伤的,但更多的,是荒诞的。
所有不敢面对和不愿意面对的对隐隐来说都是精神折磨,按小湿妹的说法,隐隐是个不喜欢把话说死的人,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 把真实变得荒诞,把荒诞变得真实,这都是需要一些技术处理的。那些典故就是材料,材料虽然看似和隐隐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他河阳诗里寄托的,就是给不完美原材料一个完美的结果。而这个技术处理,简称:筑梦。所有eg的真实和不真实或者模棱两可的材料可都没有和隐隐直接因果关系的人物活动,和那些eg互动的是隐隐自己的心里变化
2018年04月29日 19点04分 66
吧务
level 15
从玉楼影近中天台这句开始就是视觉的幻化啊啊啊啊
河阳诗里很多句子不是长镜头,而是蒙太奇。。。其实《肖生克的救赎》就是一部很好的蒙太奇,既是平行的,又是对比的。 像开头那段,男主角安迪在喝酒,他老婆和情人XO 。
这次必须要借鉴曹禺的《雷雨》里各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靠着闪回,插入,将过去“复现”,除此之外,还有打酱油的角色的对话的”泄露“,像借由鲁贵啊,王福生这两个奴役,还有鲁寺萍的自爆,通过这样的复述,转述,转化出了“一个惊天的真相”, 而《雷雨》书本里几次提到的“雷雨”和它的象征意义,
“脔光”和“守宫”等词的用法应该就是这个目的。曹禺的《雷雨》就是将粉饰于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上的温情面纱撕毁,对于人物悲剧命运的无限惋惜及残酷现实的无可奈何情绪。
隐隐这首河阳诗也是为了进一步审视人类深邃的灵魂,说的是生存状态,生命意识探索和揭示吧。 他的各种情愫,就可以结合我说的红绿+隐藏的冷青色彩了。所以才有一会红的,一会绿的出现,但你分明也可以感受到冷
2018年04月29日 19点04分 67
吧务
level 15
那些看似没有关系的宫女啊(讲正经的)绿珠的出现也一样,,则正是隐隐对那些被命运左右的小人物的同情和怜悯之心。这可能就是他在巴西当盐铁推官的时候体会到底下层人们的不易和悲哀。小人物也不满现状,也渴求改变,但他们总是充满恐慌的一群人,现实的残酷会把很多美好的愿望弄为泡影。串断蜻蜓”就是平行对应“井口平”和“寒铮铮“的。 (小朋友这句说对了,引用下: “井口平”“寒铮铮”继续描绘逝者去后女子对月的凄苦,这鸾钗十有八九便是那“走马黄尘”的将领所赠,睹物思人更加悲寂。)
而底下层的悲哀(宫女),她有纯真感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就在于不知如何自救。于是一直后房点臂活在期待中了。以后哪天能碰到人带她走,却空度一夜一样,最后就只有“幽兰泣露”。 悲伤的人依旧悲伤,爱情始终不会敲门。这就是虚无的信仰最终走向终极绝望
2018年04月29日 19点04分 68
吧务
level 15
在虚虚实实,被处理过的但是真实的材料里:
李商隐不舍和怀恋的过去,优美而曼妙,所有苦涩都甜蜜和坦然,(感恩的心吧还是,他柏拉图精神爱恋的我推测是是令狐老爷子,,)
李商隐眷恋和爱着的现在,也是如此亲切真切,因为主人的淳朴(龙头泻酒客寿杯,主人浅笑红玫瑰,the feeling is so strong that lasting for so long)
但眼下,既然已经离开了牛党而选择李党,就标志着与过去划清界限。 虽然已经划清界限但感情上还是可以参考下余光中《乡愁》,和再也回不去的浪漫。。。
回忆、现实、梦境、以及潜意识交替出现, 然后这里我就说一个蒙太奇的鼻祖的“库里肖夫效应”
名的“库里肖夫效应”是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有力证据。普多夫金曾对这个试验作了如下描述:
“我们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苏联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几个特写镜头,我们选的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我们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与其它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三个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
第二个组合是莫兹尤辛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
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当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一些不知道此中秘密的观众看的时候,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他们指出:“莫兹尤辛看着那盘在桌上没喝的汤时,表现出沉思的心情;他们因为莫兹尤辛看着女尸那幅沉重悲伤的面孔而异常激动;他们还赞赏莫兹尤辛在观察女孩玩耍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微笑。但我们知道,在所有这三个组合中,特写镜头中的脸都是完全一样的。”
。从心理学来说,这是观众把他自己的感觉投射到那个人的脸上。其实那几个不同性质的例子里的特写镜头是一样的,是同样的镜头后面接了不同内容的镜头。观众认为那个特写镜头中的人的表情变了。
2018年04月29日 20点04分 69
吧务
level 15
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
百劳不识对月郎,湘竹千条为一束。
这里我又想用我喜欢的《时空恋旅人》理解了,影片一开始就是新年派对,新年派对最后一秒大家都是亲吻跳舞牵手的; 但是男主蒂姆只是个他的女伴握了握手,,然后镜头里出现了其他几对亲吻的场景(侧近嫣红伴柔绿)。当时男主也很恨自己,后悔啊懊恼什么的,女伴肯定也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还好,蒂姆的爸爸他告诉他是有穿越过去的能力的,然后男主角走到衣柜里,进行穿越,这时镜头给了蒂姆眼前迅速闪过一个个过去的画面,比较梦幻的蒙太奇运用。蒂姆最后回到了当时让他分外懊恼觉得有点对不起女伴的聚会并亲吻了他的女伴、
不过那个女伴毕竟是打酱油的,,,蒂姆喜欢的是瑞秋,就是影片里玛丽的扮演者,电影又给了不对的时间/不对的人的镜头, 这当中蒂姆一共换了四套衣服,人来人往,一天又一天过去,表现出了蒂姆为了玛丽从早等到晚的用心良苦。 具体等了几天,我不记得, 男的换衣服不勤快的话就算12天好了。
2018年04月29日 20点04分 70
吧务
level 15
然后,隐隐和令狐大家族分分合合的故事,也可能有隐隐被丢丢捡捡的成分在那里的,我之前推测过令狐大家族树大招风,人才济济。再提一句, 我一直把李商隐当做无性别人看的,我总感觉他的男性内心心中有被压抑的女性特征。。
这两天说了博马舍,博马舍是个戏剧家,我就把隐隐和令狐大家族的故事用博马舍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费加罗三部曲”
这三部分别是:《塞维亚的理发师》(1772)、《费加罗的婚礼》(1778)、《有罪的母亲》(1792)
其中前两部相当出名。
《塞维亚的理发师》是罗西尼操刀的,《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演绎的。。。
具体说啥就不高兴日爱了,反正是一出ZZ喜剧。
2018年04月29日 20点04分 71
吧务
level 15
总之,河阳诗就是一首“超现实”的诗歌,说超现实是因为现实不及幻想,他eg的底层里挣脱不了命运的人,也同样是他痛苦的提示灯,让他感怀身世, 但更多的是他思想的源泉,如果命运不可逆,那就谅解/和解。对于赤果果的现实,他选择去热爱他想像中脑海里的形象,他本人就可以在懊恼和弥补两方面得到解脱,各种真真假假故事得出或者无从考据的东西,让它们行动和指导生活,讲故事是他觉得有意思的游戏,对他的幻想和个性是必要的,故事呢不怕虚构,不怕说谎,现实就好比一场盛宴豪饮了, 这个不是梦想照进现实,叫现实与梦想大融合。
(晓帘串断蜻蜓翼,罗屏但有空青色。)
前面说了蒙太奇和核心思想,剩下的是意识流,意识流我是木有能力窜起来的,不过经验上,这首诗是一个正在进行时,(模板里 的话)以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点好几个关键词也就无能为力。 因为意识流太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 几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艾略特称之为失去了车链的链接,直接用意象连接意象
就是词跟词之间同时出现。比如银色的稻田。银色的不是修饰稻田,而是指月光。意思是月光和稻田,同时出现。
有部意识流的电影叫《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以下日爱我保存过的:
曾有过一个经典的描述《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个男人也许有/也许没有在一个也许是/也许不是的豪华假日旅馆遇见了一个女人;他也许有/也许没有一年前在那儿遇见她;也许有/也许没有请她和他一起私奔,逃开那个也许是/也许不是她丈夫的人;结尾时,他俩也许有/也许没有一起离开当地”
但这里的讨论无疑只是其模棱两可的剧情而已,也只是这部复杂晦涩影片的冰山一角,对于影片的解读实际上可以一直猜测与阐释下去,冰山之下的存在却总是渊渊无尽,而且在不同的现实中将不断派生变幻出不同的意义,但无论如何,其中对于人性的刻画与广阔而超前的时空观将不会随着时间而褪色。
我总结是 Seeing life though consciousness
A highly practiced skill that is represented in the implicit system's knowledge base is implemented
费里尼自称是云朵的织造与吹散者,,他说过“我不想“说明”任何事物,我只想“表现”出它们。我没有任何放诸四海皆准的概念,而我也宁可没有。” 另外他本人非常不喜欢影评人,他觉得他们都在胡乱揣测他的电影。
2018年04月29日 21点04分 72
吧务
level 15
昨天扯中元作的时候我写到了解隐隐诗的一个代入法,然后有点痒痒的,我还是把结尾写掉吧。
上次看到拎不清写得还是挺有意思的,最后段不是完全能认同, 那个直线论是没错,但有些有爱的人像c.s路易斯,罗曼.罗兰想到忧伤的也会收,真的会写悲剧不去收或者一开始就悲剧色彩的是安徒生,比如坚定的小锡兵最后被烧了;他的纸姑娘也追随小锡兵飞向了火中;枞树被砍成了柴;红舞鞋小孩子双脚被砍下;卖火柴想小女孩被冻死了; 影子取代主人,主人被处死了; 海的女儿不用说了泡沫是怎么来的。
我上次特别是解了一个海上谣,那首歌的小尾巴其实就是隐隐的调,他的论调是万物本就在尘土中从无到有,然后再归于无。 尘土归尘土。但隐隐这个调其实是很柔软的。所以治愈还需致郁人
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
就是轻风拂过,柳絮残飞水面化作片片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纪念以前的美好的时光。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我回到以前伤心离别的地方,泪水禁不住悄悄地流了下来。
哈哈是不是代入感很强的,其实这个是纳兰的《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2018年06月30日 03点06分 73
吧务
level 15
想到人妻安娜见到沃伦斯基那一刻的电光火石后注定的分崩离析,,,不存在相爱或是相守才能幸福,幸福是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越陷越深是因为一开始不知道结局,到往后挣扎着拼命仰起头,想看看结局是不是两败俱伤。 结局就不多说了。 列夫托尔斯泰的感情真是太浓烈了 [太开心]
所以,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般美妙。--此处省略萧十一郎的乱入。。。
再摘个莎翁的橘子了,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
所以啊,那个什么爱我的人为我付出一切,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欢心碎看起来多么悲伤自虐,其实都只是铺垫! 人生的路很长,故事还没结束。 大家还要一起play -----演完。
2018年06月30日 03点06分 74
吧务
level 15
再说下那个颜色,其实无论是玫瑰红,还是Scarlet红,如果只说爱情,最后都可能变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因为没有责任、没有束缚、没有目标,像零一样,也是很痛苦的,不能承受的。
举个栗子,就好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灿烂美好,还可以许愿呢。
都说爱情是有温度有热度的,流星之所以会产生,是天上的石头在落到地球上的时候和大气层产生摩擦,石头会发生燃烧产生光亮, 流星大部分在到达地球前就已经燃烧完。但也有少部分体积较大的石头没有燃烧完,落到地球上的石头,也就是陨石。 流星不是变成石头,流星原本就是石头。但是流星一掉下来就是普普通通石头了。(不想去挖陨石的价值, 在我看来就是块石头,我可不要在家供一块石头)。
总之,流星一掉下来呢,就是天上地下了。
所以我说c.s路易斯很温暖,写悲剧的时候把那条直线收住 (https://tieba.baidu.com/p/5765560716?pn=2 43L)
2018年06月30日 04点06分 75
吧务
level 15
而河阳诗里出现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会退色,玫瑰红,血红更都是极致绚烂鲜艳,越是这样的颜色越经不起敲打。站得越高才摔得越狠,再浓烈的感情都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在无法承受苦难时颓败得灰头土脸。
隐隐这种有爱的人是像安徒生一样把海的女儿的爱情变成泡沫,还是像c.s路易斯早就看穿所以收住再给你一个tip呢。。我觉得都不是,而且李商隐的方法,写在了他的名字里,就是一个“隐”字。 不完全赞同拎不清yy的那个点,是因为觉得那个不是fade away; 隐隐那种调调的处理方法的是fade out
fade out 指声音、影像等逐渐淡出,逐渐隐去或者逐渐渐变暗。常常用于影视摄像,也可以用于比喻义。
fade away表示“逐渐减弱;慢慢消失;衰弱”。和fade out的比喻义是重合的,但是它还有“悄悄离去、走开”的含义。
简单来说fade out是 逐渐变弱; fade away逐渐消失。 一个是弱化了,一个是退出舞台了。 要是退出舞台了,就不能再play了额。
个人觉得随着时间慢慢沉淀而不褪色的感情才配叫深情。。。
2018年06月30日 04点06分 76
吧务
level 15
fade out就是“百劳不识对月郎,湘竹千条为一束。”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只能一篇我看到过的写得很好的影评了, fade out是变弱,越来越弱,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电影是韩国人拍的,片名是《爱的蹦极》(Bungee Jumping of Their Own),这还是一部同*性的爱情片
2018年06月30日 04点06分 77
吧务
level 15
我的终极结论就是
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
百劳不识对月郎,湘竹千条为一束。
这是一句设问句
自己问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
自己答百劳不识对月郎,湘竹千条为一束。
因为即使跌落至最低也不会是终点。因为有粗粗的绳线,一直一直牢牢地牵引着。
情这根线,就存在天和地的生命中,打破叹息墙,需要召唤一缕阳光。一声弦响,天地一片轰鸣,叹息墙被打开了。沙加失去了意识,面带微笑陷入永恒的长眠。
(幸亏有冥王篇,不然都不知道沙加是酱紫的沙加~~)
2018年06月30日 05点06分 80
吧务
level 15
突然生出一个不算特别有建设性的想法,不知道算不算拨云。
就是想到一个词:“内部资料”
我感觉隐隐的有些作品就是传世的,给后人看的; 有一些就是内部资料,各种家书军机要义; 还有一些是和同好交流写的(估计写过一些给温的“词”); 还有些就是写着给自己实验性玩的。 就像河阳诗和燕台。 也不是说不可解但是没有标准答案,本身就是很少看到的笔触和风格, 或者说是技法, 这里面包含了诗人和作者的理念的。 主题内容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临场发挥。 比如我自己有时候写段子,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别人很难理解到的一个点, 但我本身并不是凭空想象,是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在里面的,有时候就都是灵光一现的灵感,我今天此刻想到的东西明天彼时就不一定再想得到。 酱紫就不存在叙事性,而是发散兼跳跃性。 所以我说不是不可解,但解的话需要理解为什么这样构思。
2018年07月24日 04点07分 81
点一个关键词:虚无缥缈的压迫感。 每句最后三个字技法尝试和实验都是写那个压迫感的。 开始就是(设)局,后面是(上)套
2018年07月24日 04点07分
首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