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古灯斋
楼主
重大发现,嵩县籍抗美援朝烈士的防细菌战注射卡现身嵩县。
从五十年代过来的人也许对“爱国卫生运动”这个名词不会陌生。当时在各级政府下属还专门有个叫“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部门专职领导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轰动全国一时的“除四害”也是有此而来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开展这项大规模的卫生运动与细菌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到细菌战熟悉一点历史的人或许会联想到抗战时期日本关东军的七三一部队,其实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也同样对中、朝部队以及志愿军的后方实施过细菌战,我国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最初就是因为美军的这次细菌战而引发的。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前并在第一次战役中给了联合国军以沉重的打击之后,美国就开始谋划以细菌战对付志愿军了。在随后的第二次战役中,美国面对节节败退战场颓势,用空军在我军的占领区域投下了细菌弹。
据当年的目击者回忆:“这天美军的飞机有点反常,既不扫射也不投弹,尽在上空盘旋几圈即扬长而去,当时军首长感到奇怪,即派人下去侦查,这才发现美机暗暗投下了细菌弹,…… 这是一种铁皮制造的炸弹,仅一米多高,弹顶系着小降落伞,故落地很轻。弹体落地后铁门自动打开,带有大量细菌的老鼠、苍蝇、跳蚤等纷纷从弹内窜出,同时还飞出沾满病毒的羽毛、花絮等”。
都说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起初志愿军根本没有想到美军会使用细菌武器,所以开始时大批的人员因受到病毒感染而伤亡。据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回忆,要是被“感染上伤寒,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浑身发出斑疹,两天后便有人死亡。更可怕的是鼠疫,受这种病菌感染后,一些志愿军战士全身发黑很快死亡。”
无论是患上可伤寒还是鼠疫,在当时的条件下牺牲战士的遗体是很难处理的。一般就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就地土葬,但这样细菌依然会扩散。所以那时为了防止病菌的扩散,只能断然的将死者连同他所有的生活用品一起就地焚烧,进行火葬。
面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的细菌战,志愿军司令部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一是全军指战员注射防疫针,并开展卫生运动杀菌消毒;二是全军出动打一场特殊的歼灭战,捕捉美军投放的老鼠、苍蝇等。1951
年下
半年,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援下,赶制了大批的防疫注射药物运往抗美援朝前线,志愿军后勤部特制了《预防注射证》发到每一个战士手上。并严格规定:各个要道口均设岗检查,凡没有按时注射预防针者,一律不准通行。同时,志愿军还制定了反细菌战个人卫生守约十条:
1. 我发现敌机或特务撒虫放毒马上报告;
2. 我自己或同志有病,不论轻重马上报告;
3. 我的口罩要清洁,常烫洗,不借用,不反戴;
4. 我努力捕鼠、灭蚤、杀蝇蚊等毒虫;
5. 我保证答辩后马上盖好埋好;
6. 我保证饭前烫碗洗手;
7. 我绝对不喝生水,也不吃生凉饭菜;
8. 我不吃也不碰飞机撒下的可疑东西;
9. 我穿袜子束紧裤脚,不让跳蚤进去和虫咬;
10. 我定期洗澡、灭蚤、撒用杀虫药粉。
由于志愿军上下严格的执行了卫生守约,美军原本以为只要投下细菌弹志愿军就会一夜之间不战而溃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后来,因为吸取了抗美援朝战场的经验和教训,为了防备美国对中国本土进行细菌战的侵袭,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







2018年01月13日 08点01分
1
从五十年代过来的人也许对“爱国卫生运动”这个名词不会陌生。当时在各级政府下属还专门有个叫“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部门专职领导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轰动全国一时的“除四害”也是有此而来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开展这项大规模的卫生运动与细菌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到细菌战熟悉一点历史的人或许会联想到抗战时期日本关东军的七三一部队,其实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也同样对中、朝部队以及志愿军的后方实施过细菌战,我国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最初就是因为美军的这次细菌战而引发的。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前并在第一次战役中给了联合国军以沉重的打击之后,美国就开始谋划以细菌战对付志愿军了。在随后的第二次战役中,美国面对节节败退战场颓势,用空军在我军的占领区域投下了细菌弹。
据当年的目击者回忆:“这天美军的飞机有点反常,既不扫射也不投弹,尽在上空盘旋几圈即扬长而去,当时军首长感到奇怪,即派人下去侦查,这才发现美机暗暗投下了细菌弹,…… 这是一种铁皮制造的炸弹,仅一米多高,弹顶系着小降落伞,故落地很轻。弹体落地后铁门自动打开,带有大量细菌的老鼠、苍蝇、跳蚤等纷纷从弹内窜出,同时还飞出沾满病毒的羽毛、花絮等”。
都说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起初志愿军根本没有想到美军会使用细菌武器,所以开始时大批的人员因受到病毒感染而伤亡。据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回忆,要是被“感染上伤寒,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浑身发出斑疹,两天后便有人死亡。更可怕的是鼠疫,受这种病菌感染后,一些志愿军战士全身发黑很快死亡。”
无论是患上可伤寒还是鼠疫,在当时的条件下牺牲战士的遗体是很难处理的。一般就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就地土葬,但这样细菌依然会扩散。所以那时为了防止病菌的扩散,只能断然的将死者连同他所有的生活用品一起就地焚烧,进行火葬。
面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的细菌战,志愿军司令部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一是全军指战员注射防疫针,并开展卫生运动杀菌消毒;二是全军出动打一场特殊的歼灭战,捕捉美军投放的老鼠、苍蝇等。1951
年下
半年,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援下,赶制了大批的防疫注射药物运往抗美援朝前线,志愿军后勤部特制了《预防注射证》发到每一个战士手上。并严格规定:各个要道口均设岗检查,凡没有按时注射预防针者,一律不准通行。同时,志愿军还制定了反细菌战个人卫生守约十条:
1. 我发现敌机或特务撒虫放毒马上报告;
2. 我自己或同志有病,不论轻重马上报告;
3. 我的口罩要清洁,常烫洗,不借用,不反戴;
4. 我努力捕鼠、灭蚤、杀蝇蚊等毒虫;
5. 我保证答辩后马上盖好埋好;
6. 我保证饭前烫碗洗手;
7. 我绝对不喝生水,也不吃生凉饭菜;
8. 我不吃也不碰飞机撒下的可疑东西;
9. 我穿袜子束紧裤脚,不让跳蚤进去和虫咬;
10. 我定期洗澡、灭蚤、撒用杀虫药粉。
由于志愿军上下严格的执行了卫生守约,美军原本以为只要投下细菌弹志愿军就会一夜之间不战而溃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后来,因为吸取了抗美援朝战场的经验和教训,为了防备美国对中国本土进行细菌战的侵袭,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