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
《札记·檀弓下》称:“以桃列之,鬼恶之”。可见,千百年来中华民俗中就有用桃木辟邪趋吉的传统。最初人们用能够辟邪的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
《山海经》中记载,在东海东少山上住着神荼、郁垒二位神仙,手持桃枝,专司捉妖拿邪。所以后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桃木做成长6寸、宽3寸小木板,上面雕刻神荼、郁垒的雕像,或刻上他们的名字做成了“桃符”,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
对联不能随便倒贴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贴“福”、“财”等这些字眼的福贴上,并认为“倒”和“到”同音,寓意到来的意思。
然而在风水学上,这种倒过来的贴法并不提倡。因为“倒”本来有倒光的意思,“福”、“财”字倒贴的话,就成了福气和财运倒光,没有了。只有个别的特殊情况,例如米缸或者酒缸上才会把“福”字倒过来贴。去年的对联的最佳取下时间,在年三十这天贴挥春最合适,而且吉时为早上的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此时会把去年的挥春撕破,寓意破除去年倒霉的晦气和运势,带有“除旧迎新”之意。
贴春联时间除夕下午最合适:除夕当晚,古人都有一个隆重的祭祀仪式,其实贴春联,也是其中一道程序。过了除夕,万象更新,所以赶在除夕晚上贴好春联,寓意最好。但除夕当晚,许多人家都忙着做年夜饭、看春晚,有的还要祭祀,事情较多。趁着下午晚饭前这段空闲时间贴上春联,室外光线也好,应该是目前最合理的时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