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他们分别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


可光有雄心还不够,更得有“细心”。这幅画全部用珍贵颜料青绿着色,总共要按照先后顺序画5遍,才能出现图中的效果。
这是什么概念呢?有画家光是临摹画幅的1/10就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可想而知当年王希孟边想边画需要多费神费力了。
这两年,乾隆的“农家乐审美”被吐槽得不轻,毕竟他最喜欢的风格都是这样的:
好在这一次节目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认真地为乾隆正了一次名:图案要花哨、要丰富,是因为鼎盛王朝,就应该海纳百川!
不过想“炫”,真的没那么容易。一种釉彩的成功几率约为70%,把17种釉彩成功烧制在同一个瓶子上是什么概念?成功几率低到0.0023!就算放到今天来看,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国家重器,文化传承”。当看完无数件国宝和无数个守护国宝的人,不禁想问一句,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组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的砖画,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 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而在1856年太平天国战争中遭到损毁,经过细致的修复才得以在此展示,你看着它,便仿佛能听到它在讲述那段历史。
《坤舆万国全图》(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现美洲的世界地图,由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贡献,曾是万历皇帝的最爱。各大洋绘有各种帆船共 9艘,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共15头,南极大陆上绘陆上动物共8头,有犀牛、象、狮子、鸵鸟等。该地图原图已佚,南京博物院藏1608年明宫廷摹绘本。
这是迄今为止发掘出土规格最高的唐墓,在墓道的东、西侧各有一幅《阙楼仪仗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在唐墓壁画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个唐人使用的小香囊,借助力学原理,无论如何转动,香灰都不会洒落出来!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
它是一只小小的老虎,却能调动千军万马。身上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
良渚文化中,玉石与神灵、宗教紧紧相连,这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通称“琮王”。
“彩凤鸣岐”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更让人称奇的是,音质绝佳,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音质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传世唐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花轿根据雕饰人物的多寡及工艺水平而分为三等,此轿属头等轿,是现存最豪华的一顶花轿。
乍看不起眼的小小马镫,却是马具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此后传入欧洲,甚至影响了中世纪的欧洲骑士。
王羲之的墨迹早在北宋时期就极不易得,这虽是对王羲之一门法书的临摹,但是勾摹精妙,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流传过程中曾两遭火劫,至今火烧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据目前所知,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共有六件,除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为册页外,其余五件(故宫博物院藏三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一卷及本卷)构图、内容与造型基本一致,均为宋人摹本,唯技法工拙不一。辽博收藏这件《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是现存宋摹本中最完整、最古朴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