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这么久贴吧,总结下自己一些关于剧情的见解和看法
宝石之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白皇都出来了[滑稽]
2017年12月11日 07点12分 32
level 8
.
那永恒长眠的并非亡者,在这奇妙的万古中即便是死亡也终将消逝一一洛夫克拉夫特
2017年12月11日 08点12分 33
level 8
挺好的帖子,不过我对楼主法斯不会成人这块有点疑问,想了解一下楼主对成人的这个“人”的看法
2017年12月11日 08点12分 34
人这个概念在这个故事里其实很模糊,你可以将魂肉骨三者都视为人,因为他们三者都是人类自身的延续,而不是说三者合一才能称为人类,同样,成佛也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成佛,这个故事中的宗教元素都是为了故事本身服务,而并不具有他的表面意思,就如同EVA中的基督教元素一样。
2017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我说的成佛,是成为更高的,更接近作者核心思想下的因果循环之下最终结果的生命形式,以此来完成我所说的跳脱这个悲剧循环。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个人见解而已。
2017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我不认为磷的最终结果是成为人类,就是因为我不赞同作者至始至终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是渴望“人性”这样表层意境,只要稍微了解下佛教,就知道人这个因素在佛教中,是最底层的,是一切报业的开始,而不是终点。
2017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level 8
.
老师不能超度?那请你合理的解释月狗和棋盘。[滑稽]
2017年12月11日 08点12分 35
月狗不是月人一类生物,按照王子的说法是他被极乐世界拒绝,而后流落回到了地球,和月人没关系,他被拒绝的原因是对老师的执念,也最后在老师那里得到了满足,所以消失。
2017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棋盘就更好解释了,棋盘压根就不是生物,只是物而已,物的执念只是被人所赋予,也就是说他的念非自我诞生,一旦脱离了受制者月人,也就失去了念,因此消失了,这两者其实都不是老师超度的,而是一种自我的解脱。
2017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level 12
良心贴,dd
2017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36
level 7
[乖]
在楼主的楼里躺躺。
其实每次老师在宝石被抓或者受伤时常说“是我的错”,有种让人怀疑他和博士的往事才是一切的起因的感觉
2017年12月11日 10点12分 37
level 10
法斯现在虽然身体换了大部分但内在跟大彻大悟的境界相比本质并没有得到太多升华甚至还没有帕帕境界高,所以如果最后月人真的依靠法斯超度,法斯要经历的改变必然是颠覆性的
2017年12月11日 10点12分 38
这是必然,以后的故事必然还会有更多的波折,甚至我猜测磷的身体最后可能会得到帕帕拉奇亚的材料,因为红莲刚玉很符合玫瑰这个设定。并且硬度9,很适合最为躯体的材料,这样高的硬度的材料完全可以抑制合金的磨损。
2017年12月11日 11点12分
@睿FJ 我现在觉得得到材料是一方面重点是怎么从内部影响法斯比如南极被抓还有就是换头,如果另法斯觉醒他内心重要的人和事一定会再一次发生变故刺激到他,就目前来看月球组和老师是最大的变数,我现在很好奇月人强调的所谓刺激到底是先作用到老师还是法斯
2017年12月11日 12点12分
@睿FJ 说起来后辈组聊天时问过“长大以后想成为哪个前辈的样子”,磷说的就是帕帕,细思恐极……
2017年12月12日 16点12分
@Arsenic_ye FLAG太多了,搞不好是真的。。。庸医会亲手卸了磷的。。。
2017年12月12日 16点12分
level 1
漫画前面还好,后面越来越语无伦次,摸不着头脑
2017年12月11日 12点12分 39
level 12
好赞的分析!尤其是弥勒净土的猜想[真棒]
2017年12月11日 12点12分 40
那个要感谢这位吧友 @空之琅嬛 是他的帖子的内容。
2017年12月11日 13点12分
level 10
楼主好棒啊,分析的挺好[真棒]
2017年12月11日 14点12分 41
level 10
觉得楼主从佛教的角度分析作品很有提示意义,所以自己也去了解了一下,佛陀本身是一个历史上真真正正存在过的人,佛应该指的是大彻大悟领悟世间真理的人类,然后佛法有一个根本的理念就是因果循环,这个循环是世间真理不可打破的,所以法斯最终成为什么就看他最后能够领悟到什么了,还有人和骨肉魂能否够成因果循环,如果是的话那骨肉魂必然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2017年12月11日 15点12分 42
level 10
镇楼
图很有意思 哈哈哈
2017年12月11日 17点12分 44
level 5
厉害!有些词看不懂但还是看完了[真棒][玫瑰]感觉比最近冒出来的一堆无脑黑磷叫唤着大家都药丸的有说服力多了
2017年12月12日 04点12分 45
level 9
向大佬递烟,给大佬端茶。
2017年12月12日 14点12分 46
level 12
睿FJ 楼主
@糯米_Alino
首先很多人会用忒修斯之船这个名词来比喻。但它的本质,是一个悖论,并非结论,因此直接用来例举不算合适。
忒修斯之船是说,如果一艘船,从下水使用开始,身上的部件因为损耗而逐渐替换,那么它所有的部分都替换了以后,这艘船还是不是当初下水的那艘?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哲♂学论证,不单单是论证人的意识与身份的问题,其同一性理论甚至可以用来论证量子力学,纠结这个其实没有结果,因为按照忒修斯之船的理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我,在生理上,我们全身的细胞几乎无时无刻不再被替换,甚至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也是。从心理层面,我们和小时候的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三观,性格建立之前的我和之后的我,是完完全全的两个人。所以纠结这个点的意义不大。
回到磷身上,首先宝石人的身体构造和人类有本质区别,宝石人没有内部生理构造,他是一个微小生物的集合体,可以说他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性格是他体内微小生物的集体表现,所以,记忆是分布在身体各处。
磷在不断失去身体的同时,也在丢失一些重要和不重要的记忆。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并没有一次性丢掉绝大部分得记忆,这样的失忆构不成人哦格重建,同时,他也没有一次性丢掉绝大部分躯体,例如替换双脚,其实根据设定,只要新换上的肢体能动,就说明身体内的生物适应了新的躯体,而不是换上部位的里的微生物同化了本体,同时磷换的玛瑙贝壳里是没有微生物的,所以,只需要把他当做自己新的腿就可以了。从设定上构不成改变。以后的替换都是这样。而,磷的改变,其实是性格上的。举一个不算恰当的例子,你的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朋友在遇到巨大家庭变故变得阴郁寡言,不能说他就不是你的朋友了,对吧?
磷的转变,其实很正常,也很合理,这就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回经历的过程,只是因为艺术作品中的特性,这个过程的剧烈程度被夸大,加上浓郁感性的艺术风格,才会让人有这么深的印象。
所以,磷一直都是那个磷,只是,他长大了。
在那样一个残酷的世界,背负着那样残酷的命运,伤痕累累的长大了。
2017年12月12日 15点12分 47
首页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