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的意义:试着让自己的照片更有价值
2014年至2015年因为工作,我长期在一个偏远的贫困乡镇呆着,接触到了很多基层的老百姓。我带上一台松下GH2+14 2.5,一台宾得K52S+18 55,一只便携三脚架,一年的时间拍下了260G的视频素材,剪辑完成了一部纪录片,同时,也顺便为那里的老乡拍全家福,为老人和孩子们拍照片。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当事人肖像权问题,我最初发这些照片的时候觉得就这么未经人允许就发上网络不好,但是不少网友们觉得这算是正能量,照片也没有反映不好的内容,但是我始终认为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肖像权,所以我挑选部分照片发出来,如果当事人或者其家人朋友看到认为不妥可以联系我,我会及时删除。
产生为老乡们拍照想法的初衷是这两张照片,这家人很贫困,但是我与他们交谈的时候感觉他们非常乐观开朗,于是萌发出想为他们拍张合影的念头,他们很爽快就答应了,女主人是少数民族还特意跑到屋内拿出一条新头巾扎到头上,因为第一次拍摄我有些紧张,超级P档一顿快门结果拍得很烂。后来洗出照片后送给了夫妇二人,一直感觉这两张片子拍得很烂,有些对不住他们。
一开始两人很生涩的站在屋前。
后来我鼓励他们靠近一些,亲昵一些,大叔有些害羞,女主人大方的搂住了丈夫的肩膀,要知道在这些地方,有些夫妻俩生活一辈子,都很难当着别人的面牵一下手的。


我离开了这家人走到村口的时候女主人追上来请我再为他们的老人拍一张合影,于是我欣然答应,两个老人特别和蔼,特别是老奶奶非常慈祥,这张片子我用A档认真考虑调整了一下参数,限于环境构图不够理想,后期处理的时候加上了祝福语,和上面两张照片一起冲印后,送给了这家人。


后来接触到这样的家庭多了,我发现由于地势边远和贫困,山村里的老乡很难得有一张像样的照片。有些特别困难的人家尤其是老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照过像,直到去世都可能找不到一张像样的照片作为遗像。
于是我开始尝试为这里的老乡们拍照,拍全家福,但是大部分时候是给老人和孩子拍照,因为家里的年轻人很多出门打工了。我发现绝大多数老乡会很隆重面对我的镜头,有些人甚至会换上新衣服,拍照前洗把脸,妇女还会盘好头发,我尽量和他们说笑着让他们放松,努力去拍下他们最自然的神态,我也拍过一些人像,其中也有很漂亮的,特别擅长摆美资的女孩子,但是我觉得那些照片都没有我为这些老乡们拍的照片更令我动容,当他们发自内心的露出笑容的时候,当我将冲洗好的照片送给他们看到他们欣喜的表情时,我会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虽然我的摄影技术并不算好,但是一想到我拍的这些照片老乡们也许会很小心的珍藏很久甚至一辈子,我就会感觉特别自豪。
大爷和大妈动作比较拘谨,大爷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被大妈骂了,表情特别可爱,劳作大半辈子的劳动人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粗大的手关节。


穿西装男孩子尽量摆出很酷的姿势。


这个村子多年没通路,这天晚上老乡们在村小学教室开群众会选出负责修建村子通村路的群众代表,这位大爷乐开了花。


晚上在学校教师里利用黑板做背景为老人们拍的证件照,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跋涉很长时间才走到这个小女孩家所在的寨子,这里没通路。我刚拿出相机小女孩就在我镜头前各种摆POSE,于是我对着她按下了快门。


一位苗族大妈带着孙儿砍猪草,我和她攀谈了几句提出想为她拍几张照片的请求,大妈笑着接受了。


山里拾煤块的苗族大妈,她休息时我上前和她攀谈,提出想为她拍几张照片,大妈一边嘴里说着:不好看不好看,一边擦掉脸上的煤灰摆出这个P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