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月寒竹阴
楼主
http://bd.kuwo.cn/yinyue/206989?from=baidu陈悦——绿野仙踪
《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是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的人居环境。罗先生的宅子恰在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在接到这个设计任务时,我们非常感激罗先生能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实践我们心中的宅园梦想。

总平面图

宅前宁静的乡间小路

西立面图

入口透视

入口是进入宅子的前序空间,彰显着主人的品味。我们利用小院尽端的粉壁用几片片石营造出了一个山水意向。<br>右侧方向的留白,使“山势”为之一收,引导视线转入内宅入口。



从门厅到过厅再到客厅前的走廊,短短的一段,我们也希望能有步移景换的感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通过门厅狭窄的入口,开始进入室内,而后便是两面侧墙围合的过厅,空间逼仄,再前行两三步,左侧墙上,阳光将庭院中的树影通过竖向条窗引入室内,透过条窗,可以隐约想象出庭院内会是怎样一种景色。再前行,大面积的玻璃门蒋庭院景色引入室内,庭院与客厅融为一体,消弭了自然与室内的区别。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植柳可以邀蝉,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br>园中雨景,常常是通过雨落花叶的声响来完成的。如"疏雨滴梧桐""竹露清滴响""雨声滴碎荷声""枕上雨声如许寄,残荷丛竹更催诗"。"声"和"听"之间,交汇出无限的景色与诗意。拙政园听雨轩,为典型的夜雨芭蕉的景观。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开门看雨,一片蕉声",雨打芭蕉,一片天籁之歌。站在窗前如进入一幅气韵酣畅的风景画中。我们在宅与河之间留出了一个天井院。“阶前落叶无人扫,满院芭蕉听雨眠”,雨天,站在檐廊下,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打发无聊的时光。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在闲时或者是月夜,邀一二好友,轩中小酌,看月光在水面流溯摇曳。稻花香里说<br>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br>江乡二月,桃花汛期,春江水涨,烟雨空蒙,鳜鱼初肥。两岸红桃,一江落花。花逐流水,鱼跃碧波。









路入三家市,墙围十亩园。云山如画出,人住小桃源。
希望每个乡村人的生活都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中人一样质朴自然、安静宁和、怡然自乐。
2017年11月14日 15点11分
1
《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是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的人居环境。罗先生的宅子恰在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在接到这个设计任务时,我们非常感激罗先生能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实践我们心中的宅园梦想。

总平面图
宅前宁静的乡间小路
西立面图
入口透视
入口是进入宅子的前序空间,彰显着主人的品味。我们利用小院尽端的粉壁用几片片石营造出了一个山水意向。<br>右侧方向的留白,使“山势”为之一收,引导视线转入内宅入口。


从门厅到过厅再到客厅前的走廊,短短的一段,我们也希望能有步移景换的感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通过门厅狭窄的入口,开始进入室内,而后便是两面侧墙围合的过厅,空间逼仄,再前行两三步,左侧墙上,阳光将庭院中的树影通过竖向条窗引入室内,透过条窗,可以隐约想象出庭院内会是怎样一种景色。再前行,大面积的玻璃门蒋庭院景色引入室内,庭院与客厅融为一体,消弭了自然与室内的区别。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植柳可以邀蝉,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br>园中雨景,常常是通过雨落花叶的声响来完成的。如"疏雨滴梧桐""竹露清滴响""雨声滴碎荷声""枕上雨声如许寄,残荷丛竹更催诗"。"声"和"听"之间,交汇出无限的景色与诗意。拙政园听雨轩,为典型的夜雨芭蕉的景观。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开门看雨,一片蕉声",雨打芭蕉,一片天籁之歌。站在窗前如进入一幅气韵酣畅的风景画中。我们在宅与河之间留出了一个天井院。“阶前落叶无人扫,满院芭蕉听雨眠”,雨天,站在檐廊下,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打发无聊的时光。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在闲时或者是月夜,邀一二好友,轩中小酌,看月光在水面流溯摇曳。稻花香里说<br>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br>江乡二月,桃花汛期,春江水涨,烟雨空蒙,鳜鱼初肥。两岸红桃,一江落花。花逐流水,鱼跃碧波。








路入三家市,墙围十亩园。云山如画出,人住小桃源。希望每个乡村人的生活都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中人一样质朴自然、安静宁和、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