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训练共鸣和气息手段,能够完整演绎歌曲为目的”的方法;
而天籁教学方法则是通过“训练相关部位微妙力量,使声音纯净,使管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如果只经过天籁教学方法初级训练,不继续训练共鸣和气息,那在“专家”听来,你就是天生的好嗓子,可以象白纸一样,会人见人爱地描绘出很美的图画的。
2009年02月15日 03点02分
1
level 12
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点就是,面罩唱法很讲究共鸣,所有低音高音都在(不仅是“在”而是“靠”)共鸣的作用来达到。
而天籁唱法却很要注意“共鸣会害人”这个道理。
面罩唱家对天籁唱家的方法是嗤之以鼻,而对他们的成就只能以“天生条件好”来形容。
而成名的天籁唱家对面罩唱家是故作神秘;未成名的天籁唱家对面罩唱家是忍辱负重。
表面上看,两种方法矛盾很大;其实完全是各自的侧重面不同而已。正如“一个向天打鸟,一个下海打鱼”一样,打的都是食物。
其实矛盾的最大处还是因为面罩唱家已经占领一定的地位,而不容天籁唱家来分一杯羹!
2009年04月22日 04点04分
2
level 4
年轻人都接受了“天籁之声”,为什么“专家们”还不接受呢?
这是权利地位在作怪!
为什么音乐专业的年轻人比“业余的”年轻人喜欢“天籁之声”要少得多呢?
因为他们被“专家们”奴化和狂化了。就和过去那些裹脚老太不喜欢“不裹脚”的大脚女一样!
用真声被人接受的原因是比较贴近“自然”;但是真声到“累”了就不被人喜欢了,所以唱歌过去普遍用的混声,因为混声取了个比较好的中间点。
现在出来了个“天籁假声”,他比混声“轻松”,也更在听觉上贴近“自然”,“天籁假声”已经不存在着“假”的不自然感觉了!
所以说声乐革命的时代到了!用“天籁之声”取代混声(更不必说真声了)的时代到了!!!
2009年05月12日 15点05分
3
level 11
在平时的训练时,现在的美声老师,包括一部分咽音老师允许学生“练对了也有偶尔哑嗓子的现象”;
但是你如果想拥有天籁声音,就不能允许有这样的“现象”,最起码在理论上不能允许有这样的“现象”。
2009年05月19日 15点05分
4
level 5
偶尔听听蛮漂亮的,听久了会发现太假,它把喉室作为低音共鸣腔体,所以根本没有低音,或者说需要低的时候一定要破一下,把低音共鸣腔瞬间转到胸部,因为这个技术不是正常发声技术。和咽音也没关系,只是利于咬字的瞬间把喉室气压增大,同时又瞬间以数倍的气息的速度喷出,造出极真的假声,和女声几乎一样,这种技术的用途也是模仿女声用的,偶尔听一下还真挺震撼的。
作者:我的学生随我骗 2009-7-4 16:53 回复此发言
2009年07月04日 11点07分
5
level 6
地球上最先进的方法是【金铁林感觉法】加【钟振发功能法】,
【通天大道百变唱法】之基本元素【天籁唱法】,可以说是建立在他们的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法]!
2010年06月28日 22点06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