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水泊梁山记》是著名书画大师范增专为水泊梁山风景区提写。与其先人范仲淹所做《岳阳楼记》格调一样,形成了南有《岳阳楼记》、北有《水泊梁山记》的文化格局。下面是全文。
2009年02月13日 14点02分
2
level 8
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波澜接黄河源头。千秋云走,史乘载铮铮人杰;万里风飙,水浒传凛凛鬼雄。盖凡河岳阔峻、草木萧森之地,必有万千气象在焉,所谓水土养人,斯之谓也。
梁山故地,夏商归于兖州,自古多激扬赴义之士。商纣暴虐,国祚已尽,微子兴悲,良有以也。周室衰而群雄起,礼崩始于庙堂,乐坏被于江湖。孔子著春秋倡仁,孟子既起而倡义。所谓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遂为大丈夫懿范。梁山以一隅之地而名彪青史,岂偶然哉?
上溯九百年,北宋衰微,大厦毁于白蚁,山崩起于朽壤。宋江兴师除奸,威名动天地,纵横十郡,所向披靡。元末有施耐庵者,网罗放矢旧闻,汇为水浒传,以生花之妙笔,演绎史迹,写梁山一百单八将传奇故事,石破天惊、气干霄汉,六百年来为天下所共赏。梁山英雄替天行道云者,亦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大德使然也。
伫立八百里水泊之涯,古今骚人,皆慨然而太息,有不为天地大德之运行而忧思难忘者乎?吁噫,以德治天下,正兴国之本兮。
2009年02月13日 14点02分
3
level 8
此文开篇紧扣题旨,从大处落笔,直写梁山之地理形貌。惟水泊梁山大观,前人尽之,故作者惜墨如金,仅寥寥数语即抛开转下,省却多少笔墨?此人详我略处,宜乎用心体识。“盖凡”句最妙,仅二十字,极状水泊梁山人文地理之瑰伟雄奇,足以统摄前文,亦为下文伏脉,匠心在焉。 接下来,作者以史笔出之,略溯水泊梁山之由来及人文史迹,旨在申足梁山所以名彪青史大非偶然之意。承此又提出“仁”字,以彰显一篇主脑。 第三段承上启下,转进一层,状述宋江及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忠义愤发之凛然大节,写来颇有雷动风响之势,令人神旺。又,水泊梁山之所以久负盛名,与施耐庵网罗放失旧闻精心结撰之《水浒传》大有干系,故作者于此再次将《水浒传》点出,甚为切题。 末段俯仰今昔,感慨系之,遂提出以德治天下之宏议,何其正大!不??于梁山一隅,而放怀于天地之大,国运之兴,与古贤大德相通气接壤,识见坚深,词旨宏大,可谓气雄力厚,卓万古而不磨,盱千载而独见。如此结(,一以能足文气,二能补文意,三则能提升题旨。文气足,则旨趣弥深:文意补,则理法愈密:题旨升,则寄意高远。窃以为自来写水泊梁山者,无有如此之佳者。故疑其作时,当有神助,真堪与唐宋诸贤并驱矣,谁谓后来无能文者哉!
2009年02月13日 14点02分
4
level 8
2002年4月20日,大型摩崖石刻《水泊梁山记》落成典礼在山东梁山隆重举行。《水泊梁山记》是著名书画家范曾精心写就的力作,全文368字,描述水泊梁山的雄奇景象,讴歌梁山英雄。当地zf组织人力将其篆刻在梁山景区北麓的崖壁上,通高7米、长14米,距地面10余米,为旅游胜地水泊梁山再添景观。图为摩崖石刻。
2009年02月13日 14点02分
6
level 8
作为梁山的一员,我们都应该会背诵这篇《水泊梁山记》。外地朋友来梁山时,我们给他们背诵,是何等的自豪啊。我提议,背诵《水泊梁山记》从我们吧友做起!!!
2009年02月13日 14点02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