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奇怪,分明看到王阳明传习录中有一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新宋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 
喜怒者,平时无有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 
     先生曰:“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 
性皆善。中、和是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 
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时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 
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曰:“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 
     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 
     曰:“何者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
真是奇怪,不是说王阳明是反对朱子理学的吗?
2009年02月07日 13点02分 1
level 7
对呀,是反对程朱理学
但又没反对存天理去人欲
是学术上的异议而已
2009年02月07日 13点02分 2
level 7
陆象山不还因为这个笑朱熹为禅总吗?心学没有反对去人欲?
2009年02月07日 13点02分 3
level 7
没有
事实上,很多人对“存天理去人欲”的理解都是人云亦云
心学主要反对的
是理学的“求之于外”
就是说,反对在万事万物中去寻求天理(守仁格竹的故事就跟这个有关)
而是提倡“心即理”,强调“理”是存于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外物
2009年02月07日 13点02分 4
level 7
至于后面的“天理即人欲”
则是心学传承中最为激进的泰州学派,自己的发挥阐述了
2009年02月07日 13点02分 5
level 6
但是后来影响大的还是最激进、最进步的泰州学派,以至于后来刘宗周等人不得不强调“慎独”等功夫,来纠正王学的流弊。
2009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6
level 0
前几天猛然发现自己对于人欲理解错了 以至于大谈心学反对去人欲。。。。。。
avh
2009年02月08日 04点02分 7
level 0
2009年02月08日 10点02分 8
level 0
呵呵,LZ应该先想想王守仁是怎么个“反对”朱熹理学的?反对的都是些什么?为什么反对?不反对而是继承并发扬的又是些什么?
2009年02月08日 10点02分 9
level 15
看过个说法,朱熹的灭人欲是针对当时士大夫的奢华生活,就是说去除过分的贪欲
2009年02月08日 13点02分 10
level 0
心学讨论群 110120516
2010年05月13日 02点05分 12
level 9
喜欢这样的探讨
受益了
2010年05月13日 03点05分 13
level 0
儒家的基本思想 就是性本善....求诸内心本源 实际就是指得求诸至善
2010年05月13日 03点05分 14
level 11
LZ正太你丫好好准备考试去…………
2010年05月13日 04点05分 15
level 1
人欲即天理
2010年05月13日 04点05分 17
level 9
喜欢王阴阳的路过。。。。
2010年05月13日 04点05分 18
level 0
朱熹:“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2010年05月13日 05点05分 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