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年龄段三次看萤火虫之墓,来发表一下自己的心声~
萤火虫之墓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Cry影1 楼主
宫崎骏的动漫总是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虽然萤火虫之墓不是宫老的作品,但是同样反映着一个年代、人性。这部作品我感觉适合做父母的看,适合在校无忧无虑的学生看,更适合踏足社会的年轻人看。
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那年还在读书,觉得这个是恐怖片,看了当天晚上还不敢睡觉。
第二次是刚踏足社会,觉得它反应着一个年代,讲述着兄妹两在战争年代可怜的生活经历,当时心里一万个祈祷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不要有战争。
第三次是现在,踏足社会五六年,有自己的事业,现在有更深层的理解。
我逛了知乎贴吧等多个论坛,最多的是觉得这是反战作品,其次是论对与错。
是时代错了吗?还是片中的哥哥错了?
其实,年代没有错,这个是我们平民无法改变的东西,就像现在的社会,一样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他们此刻应该怪年代的错吗?不应该。
其次是哥哥的错,其实,我们忽略一个问题,到底是谁造成了哥哥这样?是家庭!是父母的教育!
在影片中我们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哥哥就是个养尊处优的富二代形象。在社会上立足的人看影片时应该会怒其哥哥不争气,就知道坐吃山空,没吃的难道不会靠自己双手吗?也许有人会说人家还小,懂什么?哪有我现在社会立足多年的远见跟心理。我现在就反驳你,就是你们这种心态,才会害死了这兄妹两。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到老小都在为生活忙碌,姨家的表姐看着年龄不大,也需要上班工作,那么身为男人,十几岁年龄,不应该去工作养活自己的妹妹吗?所以,归根结底是家庭教育害死了兄妹两。
其实我们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例子,孩子犯错不教不骂还放纵,造就孩子惹出更大的麻烦甚至整个家庭搭进去都无法挽回。
人要有危机感,不能因为现在好就不劳动不上进,不进则退,安逸就是慢性死亡。如果影片中主人公的妈妈从小就教育孩子如何自力更生,教育孩子粒粒皆幸苦,那么在灾难来临时,我想就是另一种结局。
说到这里,作为父母的人应该会反思吧?
其次是主人公,像极了现在大部分刚出社会的年轻人,爱面子,自尊心强,不接受批评,没能力却一筐热血,以为世界要围着你转。然而现实会把你打回原型,让你慢慢饿死,虽然现实社会可能已经不会存在饿死这个死法。
但是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怪社会,而不反思自己,觉得自己很可怜,就去找歪门邪道的方式让自己活下去。没有抓到还好,抓到了就是打残或者吃国家粮,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
其实,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最后关头应该还想把希望寄托在他爸爸身上,想着他爸回来就可以解脱了,所以并没有想过去自己挣钱养活妹妹,到妹妹快死的时候还把希望寄托别人身上,所以才会有后面噩耗来临时崩溃的画面。这个也是反应着我们现代年轻人,总是不自己努力,总是想着机会自己找上门来,然而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影片中的父亲没死,但是按照兄妹两的状况,在父亲还没回来就先饿死了。这个像不像我们立足社会的年轻人呢?不去努力,不上进不学习,坐等机会来,然而就算机会来了,你却发现你根本没能力去把握住,或者你根本等不到机会你就死了。
然后这里也反应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主人公从来没有危机感,母亲死了,寄托在姨家,姨家不欢迎了,就一筐热血想独立生存,最后把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一心想着父亲回来一切就会好了。这像不像我们在校的学生呢,或者应该说像不像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人呢?没有危机感,有的吃就大口大口吃,受点委屈了就闹,自以为是,不听批评不听劝教,喜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来不会考虑自己动手,喜欢当个伸手党。然而你最终的命运也是自己决定了。
这部动漫,结合现代社会,无一不是在反应着当今社会的人和风气,但是,能看懂的又有多少呢?会反省自己的又有多少呢?下一个主人公会不会是你?你又会不会想要另一种结局呢?
2017年10月09日 18点10分 1
level 2
Cry影1 楼主
如果看了这里,还要去批评他姨的人,那么你的结局应该也可以预见了。
2017年10月09日 18点10分 2
level 12
看了动画版和真人版,动画版以兄妹视角述事没多大阿姨事情,真人版以阿姨视角述事。 (这就是战争,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结束了,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结束了)
2017年10月18日 01点10分 3
level 1
赞同
2017年10月28日 10点10分 4
level 1
牛B[真棒][真棒][真棒][真棒]
2017年11月19日 15点11分 5
level 1
这角度看法很透彻!的确存在很大的教育问题,
2017年11月19日 15点11分 6
level 13
是的
2018年01月24日 00点01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