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5
故土温情
楼主
血泪九一八,我们岂敢忘、岂能忘!
《日本论》一书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这就是日寇对待我们的态度。
此刻,又到九一八,我们岂能忘却血泪史!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台历状建筑物——“残历碑”,上面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如同千万个冤魂在呐喊,在呼号,在诉说着那段创痛深刻的历史。每年的这个时刻,沈阳的上空总会响起刺耳的警报。
那不战而败的耻辱穿越了86年的历史烟尘,依然能让今日生活在这个和平国度的人们,感到锥心之痛。
1.一种悲哀:当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九一八是血泪开始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是最为深重的灾难和耻辱。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制造了一件件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一桩桩惨绝人寰的罪孽,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创痛,蒙受了难以尽言的耻辱。
只是,1931年9月18日这天,没有多少中国人意识到国家已是大难临头。
早在这天之前数百年,日本已经着手绘制华夏地图无数,我山川地志、关隘兵要,乃至城镇乡村、田亩水井,均在其图上胸中。
面对这一天,中国自上而下倍感“突然”。当日本关东军偷袭东北军北大营时,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正在北平前门外中和戏院观看京剧;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正在家给父亲做寿;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万福麟将大权交给儿子,自己也在北平……东北地区及辽宁省的军政要员们大半不在岗位上,就连北大营驻军中,也有不少将领不在营里。
日军开始攻击后,东北军下达的命令竟然是:“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这样的命令,史上前所未有。
当天晚上,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日本侵略者于9月19日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生活。
这是一组沉重的数据,抗战期间:
①日军制造短时间800平民以上被屠戮的惨案超过173起,3500多万同胞伤亡;
②被日军掳掠充当慰安妇的中国妇女超过20万人;
③14年的抗战时间里,大半个中国被日本蹂躏,930余座城池被占领,42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④日本从中国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炭5.86亿吨;
……
一串串数字,触目惊心。
一场场屠杀,惨绝人寰。
一段段回忆,血中带泪。
2.一种耻辱:当年,有人认为胜利能向侵略者乞求!
那么,胜利能够乞求来么?
似乎可以试一试。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流传于东北民间的小调,对“九一八”事变中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政策”作出了形象而直接的描述。
东北各族人民面临的是被奴役的共同命运,而南京国民政府却荒唐地提出“彼有强权,我有公理”,“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社会干预”。
被南京国民政府寄予“厚望”的“国际社会干预”,结果真的给中国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当时驻国际联盟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有段悲痛的回忆: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得到的最令其无地自容的回答是:“你们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别人代劳?”
在强权和实力主导国际舞台的状态下,南京政府乞求胜利的美梦彻底落空!胜利,只有在反侵略时自己表现出意志和力量,才有可能争取机会,否则命运只能掌握在他人手中!
历史为证,面对**,归顺不是出路,只能被其玩弄于骨掌。
否则叛国投敌的汪精卫,为何会成为傀儡,被日本人瞧不起,遗臭万年?
历史为证,面对屠刀,面对枪弹,眼泪、屈膝、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都不能避免伤害,都不能避开失败!
也许反抗依然难逃一劫,但是倘若不亮剑的话,那么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懦弱而失去生命,或许这就是无数男儿面对强敌时依然奋战到底、视死如归的原因。
3.一个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硝烟远去,国殇难忘;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历史为证,一雪前耻,从来不是空谈和坐论得来的,而是一枪一弹打出来的!
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强后盾。日本帝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嚣张逞凶,充分暴露了近代中国“有国无防”的无奈。
14年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每一寸被铁蹄蹂躏的土地都沾染上了中国军人的热血,每一个被日寇欺压的人民都饱尝委屈与艰辛。
法国有条谚语是这样的:蚕蛹如果只会自己照镜子,永远也不会变成蝴蝶。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如果不会从周遭环境中汲取力量,不会从对比中找到差距,不会在差距中找到动力,那么沉睡的雄狮将一睡不起。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为国死战到底,是昔日先辈的抉择。没有轻而易举的胜利,只有鲜血染红的风采;没有他人施舍的地位,只有搏命得来的尊严。
一个民族若想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支军队若想傲然挺立于世界强手之林,唯有依靠实力、决心和毅志。
4.一种奋发:警惕!对待恶敌,只有大炮和子弹才是真理!
我们都还记得八月火遍影院的电影“战狼Ⅱ”,影片的最后,当冷锋带领的车队穿过交火区时,所有人都扔掉了武器,只有冷锋以臂膀为旗杆,竖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就是凭借这面国旗,交战双方都停止了射击,给予了冷锋车队以安全的保障。
其实,那群交火者认可的仅仅是那一面国旗吗?
绝对不是!
他们承认和尊重,乃至畏惧的是,那面国旗背后的强盛国家,是捍卫那面国旗的强大军队。
天下至理,唯强不破!
这就是今天我们回望耻辱与伤痛时,必须要铭记的道理。
“世上没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句话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一样值得反思和审视。
今日之幸福安稳,源自于前辈的浴血奋战;明日的大国崛起,源自于军人的执枪戍守。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请不要忘记,国耻源自于脆弱,国强依赖于实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将有将来的大收成”。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而未来的路往哪儿走,怎么走,历史终将给我们昭示。
和平弥足珍贵,但历史告诉我们,侵略者往往都具有强烈的欺骗性、冒险性、贪婪性、疯狂性。和平往往会突然破碎,战争往往会突然降临。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强国强军!这是时代的召唤,对付贪婪、狡猾、可恨的侵略者,真理只在大炮和子弹的射程内!
2017年09月18日 05点09分
1
《日本论》一书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这就是日寇对待我们的态度。
此刻,又到九一八,我们岂能忘却血泪史!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台历状建筑物——“残历碑”,上面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如同千万个冤魂在呐喊,在呼号,在诉说着那段创痛深刻的历史。每年的这个时刻,沈阳的上空总会响起刺耳的警报。
那不战而败的耻辱穿越了86年的历史烟尘,依然能让今日生活在这个和平国度的人们,感到锥心之痛。
1.一种悲哀:当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九一八是血泪开始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是最为深重的灾难和耻辱。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制造了一件件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一桩桩惨绝人寰的罪孽,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创痛,蒙受了难以尽言的耻辱。
只是,1931年9月18日这天,没有多少中国人意识到国家已是大难临头。
早在这天之前数百年,日本已经着手绘制华夏地图无数,我山川地志、关隘兵要,乃至城镇乡村、田亩水井,均在其图上胸中。
面对这一天,中国自上而下倍感“突然”。当日本关东军偷袭东北军北大营时,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正在北平前门外中和戏院观看京剧;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正在家给父亲做寿;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万福麟将大权交给儿子,自己也在北平……东北地区及辽宁省的军政要员们大半不在岗位上,就连北大营驻军中,也有不少将领不在营里。
日军开始攻击后,东北军下达的命令竟然是:“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这样的命令,史上前所未有。
当天晚上,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日本侵略者于9月19日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生活。
这是一组沉重的数据,抗战期间:
①日军制造短时间800平民以上被屠戮的惨案超过173起,3500多万同胞伤亡;
②被日军掳掠充当慰安妇的中国妇女超过20万人;
③14年的抗战时间里,大半个中国被日本蹂躏,930余座城池被占领,42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④日本从中国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炭5.86亿吨;
……
一串串数字,触目惊心。
一场场屠杀,惨绝人寰。
一段段回忆,血中带泪。
2.一种耻辱:当年,有人认为胜利能向侵略者乞求!
那么,胜利能够乞求来么?
似乎可以试一试。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流传于东北民间的小调,对“九一八”事变中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政策”作出了形象而直接的描述。
东北各族人民面临的是被奴役的共同命运,而南京国民政府却荒唐地提出“彼有强权,我有公理”,“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社会干预”。
被南京国民政府寄予“厚望”的“国际社会干预”,结果真的给中国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当时驻国际联盟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有段悲痛的回忆: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得到的最令其无地自容的回答是:“你们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别人代劳?”
在强权和实力主导国际舞台的状态下,南京政府乞求胜利的美梦彻底落空!胜利,只有在反侵略时自己表现出意志和力量,才有可能争取机会,否则命运只能掌握在他人手中!
历史为证,面对**,归顺不是出路,只能被其玩弄于骨掌。
否则叛国投敌的汪精卫,为何会成为傀儡,被日本人瞧不起,遗臭万年?
历史为证,面对屠刀,面对枪弹,眼泪、屈膝、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都不能避免伤害,都不能避开失败!
也许反抗依然难逃一劫,但是倘若不亮剑的话,那么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懦弱而失去生命,或许这就是无数男儿面对强敌时依然奋战到底、视死如归的原因。
3.一个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硝烟远去,国殇难忘;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历史为证,一雪前耻,从来不是空谈和坐论得来的,而是一枪一弹打出来的!
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强后盾。日本帝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嚣张逞凶,充分暴露了近代中国“有国无防”的无奈。
14年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每一寸被铁蹄蹂躏的土地都沾染上了中国军人的热血,每一个被日寇欺压的人民都饱尝委屈与艰辛。
法国有条谚语是这样的:蚕蛹如果只会自己照镜子,永远也不会变成蝴蝶。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如果不会从周遭环境中汲取力量,不会从对比中找到差距,不会在差距中找到动力,那么沉睡的雄狮将一睡不起。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为国死战到底,是昔日先辈的抉择。没有轻而易举的胜利,只有鲜血染红的风采;没有他人施舍的地位,只有搏命得来的尊严。
一个民族若想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支军队若想傲然挺立于世界强手之林,唯有依靠实力、决心和毅志。
4.一种奋发:警惕!对待恶敌,只有大炮和子弹才是真理!
我们都还记得八月火遍影院的电影“战狼Ⅱ”,影片的最后,当冷锋带领的车队穿过交火区时,所有人都扔掉了武器,只有冷锋以臂膀为旗杆,竖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就是凭借这面国旗,交战双方都停止了射击,给予了冷锋车队以安全的保障。
其实,那群交火者认可的仅仅是那一面国旗吗?
绝对不是!
他们承认和尊重,乃至畏惧的是,那面国旗背后的强盛国家,是捍卫那面国旗的强大军队。
天下至理,唯强不破!
这就是今天我们回望耻辱与伤痛时,必须要铭记的道理。
“世上没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句话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一样值得反思和审视。
今日之幸福安稳,源自于前辈的浴血奋战;明日的大国崛起,源自于军人的执枪戍守。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请不要忘记,国耻源自于脆弱,国强依赖于实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将有将来的大收成”。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而未来的路往哪儿走,怎么走,历史终将给我们昭示。
和平弥足珍贵,但历史告诉我们,侵略者往往都具有强烈的欺骗性、冒险性、贪婪性、疯狂性。和平往往会突然破碎,战争往往会突然降临。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强国强军!这是时代的召唤,对付贪婪、狡猾、可恨的侵略者,真理只在大炮和子弹的射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