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原标题:青岛实施重大项目推进行动计划,掀起新一轮项目推进建设高潮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林刚
本报讯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实施《青岛市重大项目推进行动计划》。计划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三中心一基地”为主攻方向,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由市政府领导包干推进、部门分工管理、区(市)属地负责,按照“前期项目抓落地、开工项目抓建设、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原则,深入项目现场,破解项目推进的障碍和难题,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滚动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良性循环,掀起新一轮项目推进建设高潮。集中半年时间,重点推进计划总投资过万亿元的约1200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计划要求,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前期项目、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亿元以上新开工统计监测平台项目为基础,建立约含1200个亿元以上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项目的重大项目库,开展“千个项目进现场、项目进展月调度、项目提速大督查”等活动,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是自7月下旬开始,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了“千个项目进现场”活动,走进所有项目现场,查问题、访需求、解难题、促开工、保建设。二是建立项目进展月调度制度。根据重大项目推进的责任主体,分市直项目和区(市)项目进行调度,组织项目提速大督查,建立项目督查机制,分别于8月、10月、12月上旬,分9个小组对各区(市)的项目推进及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现场督查核实。
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我市建立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推进重大项目的政策和措施,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建立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对于进现场、月调度、大督查等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跟进督办、限时办结;加大考核力度,加强亿元以上项目进度管理,按照重大项目推进考核办法,重点考核项目新开工、新纳入统计、竣工情况三项指标;运用信息化、“互联网+”等手段,整合建设统一的投资项目管理调度系统,贯通各部门、各区(市),市、区(市)两级重点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等全部在新系统上调度、管理,通过照片、视频、信息、APP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实现项目的即时化、精细化、多维化管理。
2017年08月24日 08点08分
1
level 14
青岛市60岁以上老人达168.5万 老龄化率21.3%
原标题:青岛市60岁以上老人达168.5万 老龄化率21.3%
青岛财经日报讯(记者王墨然) 23日,青岛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一稿)》《青岛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草案)》,《青岛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等11项法规草案的说明、有关工作情况报告。
市容环境
禁止占用道路新设报刊亭
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认为,在道路上设置信息亭、报刊亭、早餐亭(车)、彩票亭、自助银行亭等设施,严重影响城市容貌,妨碍行人通行,甚至会造成交通安全隐患,且从实践看,大部分亭体已经失去原有功能或者被其他服务设施所替代,因此,法制委在《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一稿)》中提出,“禁止占用道路新设信息亭、报刊亭、早餐亭(车)、彩票亭和自助银行亭等设施。已经设置的,产权人应当保持干净、整洁,并在许可期限届满后自行拆除;未取得许可手续或者许可期满后未自行拆除的,经市、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组织拆除。”草案还对临街门店经营提出了相应规定,草案提出,“临街门店的经营者不得超出门、窗外墙经营、作业或者展示商品。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于便民摊点群,草案提出,“便民摊点群责任人应当组织摊点经营者按照规定的时间、区域经营,并对产生的污水、污泥、油污、废弃物等进行处理。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突发事件
国内首次提出对陌生环境风险告知
“对参加人员进行陌生环境风险告知和安全疏散提示……”我市常年面临森林火险、干旱、风暴潮、浓雾、浒苔等自然害的影响,交通事故、海上作业、高层建筑、危险化学品等事故灾难风险集聚,食品安全、输入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存在风险……各种风险隐患交织并存,突发事件复合型、极端化、小概率特点凸显,给城市公共安全与治理带来严峻挑战,我市结合实际和突发现状有针对性的制定《青岛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草案)》条例。
条例提出,“各类人员聚集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对活动场所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检查,确保逃生标识清晰准确、安全通道及出口畅通,并对参加人员进行陌生环境风险告知和安全疏散提示。”青岛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张建刚说,我市是全国首个提出“对陌生环境进行风险告知和安全疏散提示”规定的城市。
同时,条例还提出,市、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应急资源数据为主要内容的突发事件应对信息系统。
经济社会发展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5075.1亿元
会议上,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刚就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报告。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5075.1亿元,增长7.7%,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3.9亿元,增长8.2%,均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就业物价形势良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2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政策性扶持创业1.2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82.7%;城镇登记失业率3.21%,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市办实事加快推进,六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810元,四市调整为164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50元提高到6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70元提高到490元;棚户区改造启动21851套(户),住房保障实施5393套(户),分别占年度计划的45.5%和89.9%;完成农村改厕17.5万座;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启动59所,竣工7所;开工新建中小学标准化食堂80所,建成并达标3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开工建设92所,完工42所;青岛美术学校、青岛外语学校等五所新建高中全面启用;市区新增公交专用道42公里;全市新建天然气管网11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6.2万户;平度、即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扶贫工作扎实开展,落实专项扶贫资金3.2亿元,249个扶贫项目加快建设。空气质量保持较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9%,市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改善18.9%,空气质量达到2013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海洋环境
我市有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
从会议上得知, 2016年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98.5%的海域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胶州湾海域湾内优良水质面积占总面积71.7%,比2010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湾内养殖设施基本清理完毕,恢复海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
我市实施海洋生态修复,组织实施“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城阳白沙河、红岛东、小港湾等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正在组织开展红岛南、黄岛红石崖等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胶州湾海域养殖网箱、筏架等养殖设施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网箱983个,拆除养殖筏架5262亩,拆解渔船196艘,组织实施退池还海,清理、退还海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在近海滩涂种植碱蓬、怪柳等耐盐碱植物,恢复原始自然风貌。组织实施大公岛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和灵山岛、竹岔岛、畜堂岛整治修复项目。获批西海岸、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全市海洋保护区达到6处,总面积达到804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6.5%。实施海洋生物资源修复,全市建成11处海洋牧场,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5处。深入开展增殖放流,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
深化海洋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海盾”“碧海”“护岛”“护渔”专项行动,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相结合,突出重点海域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围填海、盗采海砂、非法偷捕等破坏海洋生态和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严格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海监维权执法基地建成使用,新建1000吨级、600吨级海监执法船入列。
养老服务
我市老龄化率达21.3%
青岛市是全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和空巢化突出的城市之一。截止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168.5万,老龄化率达到21.3%,分别高出全国、全省4.6个、0.6个百分点;80岁以上老年人口26万,占老年人口的15.4%,养老服务任务艰巨繁重,养老服务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6年建成市办实事社区小型养老机构项目30个,每处面积300~900平方米,共新增床位702张。在开展机构养老服务的同时,便于将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辐射。截止2016年底,全市登记养老机构232家,公办养老机构24家,其中公建民营14家。民办养老机构208家,床位30300张,分别占机构数和机构床位数的86%和76%,涌现出圣德、新华锦、福山、万科等一批知名的民办养老机构品牌。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全市评选2~5星级养老机构51家。全市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22个,覆盖城市社区的100%和农村社区的73%,设置助老大食堂420个。
我市持续扶持发展互助养老模式,设置社区养老互助点1726个。每年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发放3~15万元的运营补助,培育扶持居家养老服务组织81个。全市养老总床位达到62000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7.4张。养等多种模式的医养结合机构,2016年底达到180家,占养老机构总数的78%。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全市有38家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了对失能老人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服务失能老人3000多人。
从2017年开始组织“青岛敬老使者”评选活动,每次20人,评选结果有效期为4年,期间每人每月享受市政府津贴1000元,提升护理员职业地位和荣誉感。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员共2800名,持证上岗率68%,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占27%。
2017年08月24日 09点08分
2
level 14
大学生返校潮撞上啤酒节!这4路公交车将增班次
原标题:大学生返校潮撞上啤酒节!这4路公交车将增班次
记者从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有限公司获悉,8月25日至9月2日,是西海岸高校学子返校高峰。为迎接大学生返校大潮,隧道巴士有限公司提前进行准备,并在对以往客流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发车密度,并增发点对点公交快车,解决学子返校难题。
运力增加10% 增发点对点“公交快车”
8月25日至9月2日,公交集团隧道巴士分有限公司将对途经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滨海学院等高校的隧道1路、2路、5路、6路实行班次加密。
隧道5路、6路在每天增
加3
0余个班次的基础上,根据客流动态,每天适时增发5—6班青岛火车站始发的区间车,方便大学生返校。
隧道1路线每天发放162个班次,并将增发30个班次的青岛火车站至山东科技大学的区间车。此外,采取“跳跃式”的发车模式,每天增发15个车次,由青岛火车站发车,中途停靠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三个站点,点对点将学生送到学校。
此外,第27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于8月27日落幕,正值学子返校高峰时段。对此,隧道巴士有限公司还重点增加了隧道2路线的发车班次,提供运力保障,学子也可乘坐隧道2路线后进行换乘,并可享受优惠换乘政策。
学生持卡乘坐隧道2路线到达薛家岛枢纽站,只需1.6元,一小时内享受免费换乘,一定程度上也为学子节省了费用。隧道巴士有限公司增加隧道2路线的发车密度,每天增加30个班次,由原来的9—10分钟一班缩短为6—7分钟一班,有效缓解学子返校与啤酒节游客客流重叠压力。
志愿者提供乘车咨询、兑换零钱服务
大学生返校期间,隧道巴士有限公司将安排志愿者,在学生流集中时段,到青岛火车站、薛家岛枢纽站等客流量大的站点维持乘车秩序,帮助大学生搬抬行李,方便学生乘车前往。为防止出现学子忘带零钱的情况,工作人员也会在现场设立“零钱兑换点”,为高校学子兑换零钱,方便大学生乘车。
2017年08月24日 09点08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