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魏延之“叛”,是真叛还是和杨仪不和遭诬陷?????
历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你认为魏延之“叛”,是真叛还是和杨仪不和遭诬陷?????
2004年10月16日 21点10分 1
level 1
是和杨仪不合,杨仪此人气度小,为了在诸葛亮死后控制军队,命令军队撤退,结果魏延不同意,于是魏延带本部继续抗击魏军,杨仪带大部队撤退,并连续几个月不给魏延支援,造成魏延溃败.杨仪怕魏延回到成都对他不利,于是散布谣言说魏延叛变.并派马岱围剿魏延,于是魏延很窝囊的就死了.后来朝廷知道了此事真相,也将杨仪拿下了
2004年11月17日 16点11分 2
level 0
建议你重新看看我的帖子《忆魏延》
2004年11月18日 00点11分 3
level 1
楼上的,你的帖子纯属<三国演义>,请看相关史籍
2004年11月18日 00点11分 4
level 1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以上取自三国志)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在去世之前找了杨仪、姜维,费。惟独没有魏延,却要他断后,我想实际是想要魏延送死。因为在此之前魏延是有功与蜀汉的,并且他是个非常骄傲的人,所以怕孔明死后没人驾驭得了他。为了江山,孔明只能丢车保帅。后来魏延不接受退军将令,又用火烧了栈道,使孔明的退军计划一度受阻。由此看来,魏延的性格决定他不能久居人下,加上这些客观上的原因,我认为他是真叛
2004年11月18日 02点11分 6
level 1
如果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奇袭长安的计策,战争的形势就不一样了。真不知道为什么诸葛亮看不惯魏延?魏延和杨仪的不和是在演义中的,好象在三国志中不是这么写的是吗?我没看过三国志。
2004年11月18日 02点11分 7
level 1
之所以现在人们都认为魏延的计划可行,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这个计划没有实现,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第二是因为在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后,来到前线时说过这样的话“孔明一生谨慎,不敢弄险,要是我领兵的话,从子午谷直奔长安,早得到长安多时了。”对于第一种原因,演义中做了解释,我想用来对正史做个交待也是说的过去的,孔明对魏延说:“要是你的计划没能实现的话,不但你的部队全军覆没,整个军队的士气都会受到影响。我从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做为一军统帅来讲,用兵以正和,以奇胜,他不可能不知道。他考虑的更多是战略,而不是战术。对于第二种原因,我想是小说为了突出“英雄所见略同”而虚构的,正史无记载。所以不能用来反衬诸葛亮是错误的。陈寿评价孔明时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所以这一流产的计划被引为千古恨事。至于魏延和杨仪不和是真的,三国志上说魏延功高脾气大,除了杨仪外没人顶撞他,所以他们之间有嫌隙是正常的。
2004年11月18日 03点11分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