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周年*记】梅艳芳,一个矛盾的混合体
梅艳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高分层 楼主
一楼给百度
2008年12月31日 08点12分 1
level 6
高分层 楼主
电影《胭脂扣》之中,张国荣对梅艳芳说道:“你有很多种样子。”梅艳芳问道:“有哪几种?”张国荣说:“浓妆,淡妆,男装,没有化妆,还有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梅艳芳问道:“你喜欢哪一种?”张国荣说:“都喜欢,分开,加在一起都喜欢,哪一种才是真的?”的确,身为“百变天后”的梅艳芳,有着很多的样子,她仿佛就好像是一个永远都解不开的谜,让歌迷为之疯狂,为之一辈子寻寻觅觅。梅艳芳,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
2008年12月31日 08点12分 2
level 6
高分层 楼主
第三,梅艳芳很谦虚,但是同时却又很骄傲。梅艳芳的确很谦虚,拿下“钻石偶像大奖“之后对歌迷们说,颁这个奖给我,可能是因为我是几个候选人之中唯一的一位女歌手。尽管在歌唱和电影方面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却从来没有向别人夸耀过自己,反而会经常提携后辈。在国外举行巡回演唱会之时带上了草蜢,许志安,谭耀文等人,而在当时,这一行人的食宿机票等花费都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些人在如今提起当年这些事情的时候还对梅艳芳的恩情赞不绝口。可是梅艳芳同时又很骄傲,这集中表现在她的歌中,没有哪一位歌手的歌会如此频繁地出现“自我”。在《封面女郎》中,她唱道:“她的星光,缤纷的散在各方,杂志封面里。她的风光,她的爽朗豪放,被列入新闻里。她的新装,闪闪的宴会晚装,号令各界都心醉……”试问放眼乐坛,有谁敢唱出这样的歌词?又有谁敢唱出:“唯独是天姿国色,不可一世,天生我高贵艳丽到底”?在《Stand By Me》中,梅艳芳唱道:“在这夜可台上唱着歌,从未有懒惰,尽心地歌,期望我用耳朵,能寻获你拍和,伴着这首歌。”可以说,这首歌是她与自己的歌迷的一次小小交流,好像是在对我们说,她在多年的风风雨雨之中,经历过失意落寞,也经历过风光荣耀,但是始终未曾改变过对于音乐事业,对于自己梦想的执着和忠诚,她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唱。梅艳芳很喜欢这首歌,曾多次演唱,可能每一次的演唱,无论是她还是歌迷们,都会感到一种心灵的交映,灵魂的碰撞。她在自己的歌中多次向别人坦诚自我,希望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真实的梅艳芳。在《歌之女》中,她回忆起自己孩童时代的艰辛,再想想如今自己已经是天皇巨星,人生际遇之奇妙,莫过于此,难免有许多的沧桑感叹。在《感激》中,她又在满怀真诚地向喜欢她的人道一声感激,就算是她离开了舞台的那几年,歌迷们还一直不离不弃,始终等待着她,虽然并不知道她何年何日会重返舞台,但是仍旧心怀这样的一个梦想。当她唱出:“感激再感激,因你活着就是我骄傲,再度台上见,不必再要我孤身上路,一次又一次,仍然是你待我最好。”的时候,相信歌迷们都会明白梅艳芳的心意。很多的歌手唱的情歌都让人非常心醉,但是却几乎没有哪一个歌手会在自己的歌中袒露心声,可能因为他们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少的人生阅历,可能因为他们与歌迷的距离很遥远,可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歌迷对他们的爱还并不成熟。但是,梅艳芳却屡屡在歌唱之中踏足“禁地”,原因是她的真诚,她的朴素,她的自信,她的骄傲,她相信自己的歌迷对她的爱是永恒不变的,歌迷们爱的不仅仅是她的那些流行曲,还有的就是她的精神,她的情谊,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梅艳芳,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2008年12月31日 08点12分 5
level 6
高分层 楼主
梅艳芳这种女子,是不是就犹如一坛女儿红一般,越是经历岁月的磨练,越是芬芳浓郁?她的美,让我们可以永远地挖掘下去,无穷无尽……
2008年12月31日 08点12分 6
level 0
梅艳芳是最美的,你们说的都对
2008年12月31日 08点12分 7
level 12
很佩服楼主,你的文章太好了,很有深度,阿梅是很需要我们作深度的解读的。
2008年12月31日 09点12分 8
level 0
楼主分析的太精辟了,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梅艳芳是最美的女人。
2008年12月31日 09点12分 9
level 0
梅姐是最美的
2008年12月31日 09点12分 10
level 6
顶!楼主写得真好!
2008年12月31日 10点12分 11
level 1
梅艳芳 雌雄同体永远爱她
2008年12月31日 10点12分 12
level 0
文好,题目我很喜欢,赞赞
2008年12月31日 10点12分 13
level 1
----------------------------
2008年12月31日 10点12分 14
level 9
楼主好有心,写的好全面啊
2008年12月31日 10点12分 15
level 6
高分层 楼主
呵呵,谢谢大家啦!
2008年12月31日 15点12分 16
level 8
鼓励一下想要客观理智的看她的文字...
2009年01月01日 04点01分 17
level 0
在性别特质方面亦然。如果香港的歌影史有张国荣作为颠覆性别的男性代表,那麼女性代表就自然是梅艳芳。《飞跃舞台》时期的短发造型只是小试牛刀,《蔓珠莎华》的西装加宽边帽则是大胆而成功的中性形象。值得留意的是,梅艳芳的中性是仍然带著女人味的,《蔓珠莎华》一曲就有它的妩媚忧怨。电影中的梅艳芳也如是,她在《东方三侠》等电影中的女侠形象入型入格,但她又不像杨紫琼般的硬崩崩打女,她纵化身女侠仍然是侠骨柔肠。是的,中性的梅艳芳不是扮男人,她表现的仍然是真女人,只是,这女人的形象是现代的、有别於传统的。另外,她的坏女孩及妖女形象也从新定义了女性特质,以及探索了女性情欲自主的可能,开拓了广东歌的题材,从此情欲也可以入歌。不过,除了深入民心的革命性形象外,梅艳芳也可以是传统女性,《胭脂扣》中的她,还有台下那个始终视婚姻为女性归宿的她,都非常传统。虽然以坏女孩形象走红,但梅艳芳没有走进任何一个单一的性别框架,她的种种特质说明的是:性别就是可以有如此多不同的面貌,并不是简单的男与女、阴与阳可以划分。梅艳芳这种性别角色,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找不到,可见这也是独特的香港制造;在八十年代的华人社会,只有充满混杂性的香港有能耐创造一个这样的女性形象。梅艳芳的消失,香港文化的没落近十年的香港流行文化为何没落?原因当然有很多。然而,很多人忽略了这文化因素:以前的香港,曾经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在殖民统治下,香港与中国大陆在政治上文化上疏离了,但香港又始终没有培植深入民间的英国文化,处在这样的夹缝中,最懂得适者生存之道的香港人吸纳了不同文化,最没有政治包袱的香港人创造了迷人的混杂性。最后,政治的边陲反而成了流行文化的中心。就如梅艳芳,处在中国与英国的夹缝,却建立鲜明性格;虽然她某一两个造型很像麦当娜,虽然她唱了很多日文改编歌,但谁也不否认,梅艳芳是独一的、是香港的。    九七之后的香港,在经济上有著祖国的坚强后盾,事事必北望神州,这当然有好的一面。然而在今天,当香港电影总要迁就大陆市场,当艺人最怕得罪大陆网民,香港的整个文化性格亦随之改变:当年,香港面向的是世界,今天,香港面向的是大陆。於是,香港也就好像一只曾经狂放曾经迷惘的小鸟终於著地;在文化上,香港失去了当年那种来自边缘来自无根的混杂性——这一方面好像很可怜很无依,但另一方面却潜藏无限的可能性、革命性与创造力。这样的”第三种文化”力量,很可能由奥巴马带给美国,但是,随著梅艳芳的离世,这种充满活力的混杂性已经在香港消亡了。([email protected])
2009年01月01日 06点01分 19
level 6
写得太好了!楼主真的很用心!
2009年01月01日 07点01分 20
level 8
呵呵 楼主分析精辟啊。所以她才可以在自己的音乐特辑之中给成龙和谭咏麟戴上IQ博士小云和小吉的帽子。。。昨天刚看到这里,很搞笑··
2009年01月01日 08点01分 21
level 6
高分层 楼主
梅艳芳、奥巴马、混杂的力量 这篇文章我也很喜欢谢谢你啦
2009年01月01日 13点01分 24
level 14
大飞是做了功课写了,分析得不错
2009年01月01日 16点01分 25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