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源地产芝水库 莱西拆除环湖违建600平米
青岛中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4
大众网6月30
日讯今日上午,为更好的保护莱西市水源地产芝水库,更好做好水源地周边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莱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联合河头店镇政府对一处位于产芝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占地600平米的违法建筑展开拆除行动。
上午7时30分,大众网记者在拆违现场看到,该处违法建筑距离产芝水库不足200米,被用来做养殖场和饭店,养殖场及饭店产生的养殖粪污及厨余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进行排放,对产芝水库的水质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产芝水库保护的如何事关群众的饮水安全,对于水库周边的这些威胁点,我们将坚定不移的拔除!”莱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河头店中队执法人员侯建绪告诉记者。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此次行动,旨在通过拆除水源地周边的违法建筑保护水源地,抑制部分人想通过破坏水源地环境的手段谋取个人私利的想法。通过本次行动,有力震慑了水源地周边的违法建筑户,更加坚定了莱西市保护水源地的决心。
产芝水库位于中国山东省莱西市境内,面积56平方公里,总库容3.798亿立方米,是胶东半岛第一大水库。可灌溉面积达30万亩,并辟有为青岛及莱西市提供工业、生活用水的渠道多条,年供水达5000万立方,一直以来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湖。
近年来,随着莱西市委市政府对产芝水库保护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产芝水库的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年年被评为青岛市旅游诚信单位和青岛市风景协会重点单位,多次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 “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产芝水库也逐渐获得了半岛地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誉。
今年以来,莱西市干旱严重,莱西产芝水库几近干涸,大众网提醒市民朋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2017年07月02日 14点07分 1
level 14

莱西一位村支书自掏腰包打井 帮全村抗旱(图)
2017-07-01 07:52 来源:半岛都市报
 65岁的于光胜是莱西市望城街道西谭格庄村的村支书,连日的干旱,导致300多户村民的生活用水困难。为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于光胜将自己投资8万元打的两口井与全村村民分享,还自掏腰包挖沟、安装压力罐、下管道,解决了村民的吃水困难问题,村民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目前,于光胜正为村里打第三口井。
  于光胜希望早日将第三口井建成。
  “要不是老支书,我们全村现在还喝不上水呢。”看着家中干涸多日的自来水管流出清澈的水流,望城街道西谭格庄村的村民姜先生对老支书于光胜感激不已。据村民介绍,西谭格庄村紧靠草花山,地势本来就高,自来水一低压运行,压力达不到上不来水。莱西市市里一限水,整个西谭格庄村也几乎断水。村民自家有口老井的还能将就维持生活用水,剩下的大部分村民只得去买大桶水,或者到有井的地方去拉,村民饮水已成难题,更不用提洗衣洗澡。
  6月29日,记者来到莱西市望城街道西谭格庄村,探访当地抗旱工作。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子北面的一个大院,此时老支书于光胜正和工人忙着焊接铁架。“近一个月干旱严重,村里的自来水都停了,担任村支部书记这么多年,还没遇到过这样棘手的问题。我之前打了两口井,深度都是80米左右,经过检测,井水的水质还不错,现在已经为全村300多户村民供水了。”于光胜说,自己打的这两口井本来打算日后用于村里合作社果蔬、苗木的灌溉,眼前的旱情让他焦头烂额,与村民共享井水,是目前解决全村吃水难最为可行的办法了。
  据了解,为了方便村民用水,6月25日,于光胜带领村两委,挖沟、将两口井联通、安装压力罐、铺设管道,第二天便将工程全部干完。因村里自来水管道已使用多年,很可能会因老化破裂,于光胜便挨家挨户走访,果然发现多户村民家管道出现破裂。为保障正常供水,于光胜带头重新开挖管道,更换新的管道,截至目前,全村的人畜饮水与生活用水已经恢复正常。
  “压力罐一小时大约用4度电,一度电5毛6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天就会消费50多块钱,这些钱都是于书记自己掏的。”村民姜先生参与了井水接入管网的所有工程,对老支书的作为很是钦佩。据了解,不光电费,所有设备、管道、人工所耗的费用,都是于光胜自掏腰包支付。“有人开玩笑说我傻,自己已经干了26年的村支书,保障村民吃水才是天大的事,为大家服务也是我应该做的。”65岁的于光胜说,为了尽可能延长压力罐等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他又开始计划盖设备房。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几名工人正在焊接一个大铁架子。“为了保证村里农田用水,我们正在打第三口井,因为这口井挖得太深,以后担心塌方,所以用铁架子固定。”于光胜说。随后,记者来到村子的西北角,看到农田中一个近30米深的大坑,坑底有一个长宽各4米的井口,井口边已经用水泥和石头砌好。据现场人员介绍,这口井出水很好,大坑回填时,会用石块将井砌好,而且井口已经加宽,增加储水量。“这口井全部建好需要近30万元,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筹集更多资金,将井早日建好。”于光胜说。
2017年07月02日 14点07分 3
level 14

青岛市首笔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业务在莱西落实
  
青岛市首笔农业政策性贷款发放仪式在莱西举行。
赵立国、程显杰分别获得邮储银行200万元的贷款资金。 大众网青岛7月1日讯(记者 王金玉 通讯员 王文磊 谭玮玮)6日30上午,青岛市首笔农业政策性贷款发放仪式在莱西市邮储银行支行会议室隆重举行。莱西市果蔬收储销售大户赵立国、种桃专业大户程显杰在农担公司担保增信的基础上,以土地经营权证做抵押,分别获得了邮储银行200万元贷款资金,这标志着青岛市首笔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业务正式落地。
  本次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业务的推行,是莱西市农业局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财政撬动金融支农机制的一大有益尝试,标志着莱西市农业局与金融及担保部门共同走上了客户批量推荐、风险共同把控的合作快车道。
  近几年来,莱西市农业局按照中央关于“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途径,落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
  一、 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确保“应确尽确”
  按照“严格程序、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莱西市市已有772个村庄完成了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占应确权村庄总数的91.3%,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4.6万本。目前,正在加大扫尾工作力度,对尚未确权颁证的村庄采取“一村一策”的方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冲破各种阻力,确保“应确尽确”。
  二、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以规范土地流转合同为突破口,加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引导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地,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莱西市市土地流转面积达46.99万亩,其中,流向家庭农场的有15.37万亩,占流转总量的32.7%;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10.35万亩,占流转总量的22%。通过土地流转,莱西市形成了胡萝卜、甜瓜、葡萄、日韩梨、草莓、新模式苹果和设施蔬菜等适度规模发展的多元化产业结构,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大大提高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 探索“三权分置”方式,挖掘农村土地潜能
  工作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服务机制,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通过申请、受理、审核、公示、记载、发证等程序,累计为符合条件的13个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的3000亩土地发放了经营权证书,并赋予经营权证抵押、担保权能,在发放经营权证的基础上,市农业局与农担公司组成联合团队,提前锁定目标客户、提前入户调查,落实用款细节并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及农担公司担保贷款累计突破1000万元,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有力地激活了农村“沉睡”的产权潜能,充分释放了确权颁证的政策效应,既保护了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权,又发挥了经营权的作用。
  下一步,莱西市市农业局将依托农业产业和区域优势,提高服务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业务流程,和参与金融机构协商论证,创新推动农村担保融资模式,提高调查审批效率,满足更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07月02日 14点07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