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ar↘宛若♂晨曦≯探访北极.txt
唐笑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有了这次经历,不仅使我有了北极熊近在身旁之感,同时唤起了我了解和防备北极熊的愿望,以防不测。在朗伊尔宾超市逛游时,我着意在书刊摊上寻觅这方面的资料,没有见到。巧的是,我随科学探险队负责人前去拜访斯瓦尔巴德群岛总督时,随意就拿到了相关材料。 斯瓦尔巴德群岛总督府位于我们科学探险队住地附近一块略为平坦的阶地上,由一溜浅黄色的平房组成。抄近走的话,十分钟即可到达。总督府内门厅的左边,立一书刊架,上面放有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地图、介绍当地情况的彩色折页、提防北极熊的单面彩页等,供来访客人自取。像朗伊尔宾一些重要机构一样,总督府大厅显眼处同样置有一只北极熊标本。从质量上看,总督府的这个标本是上乘的,不仅毛色纯白,体态适中,神态也比较安祥。没有令人恐惧的凶相,看上去很是可爱。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43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为书刊架的内容所吸引,我一一浏览。谨防北极熊袭击的彩页画面吸住了我。只见北冰洋的浮冰上,一大一小两只北极熊正围着一具血淋淋的动物尸体。已经饱食的大熊昂首警惕地望着远方,好象发现了夺食者。满嘴沾着血迹的小熊似乎还没有吃够,贪婪地盯着食物。一只海鸥飞临附近,显然为这圣宴所吸引,待北极熊走后,也望饱餐一顿。这幅画面再好不过提醒人们,做为强悍的食肉者北极熊,如果人不加以防范,同样会落下这般结局。 细读文内的忠告,使我对北极熊的习性及应对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好在宣传页的内容不多,特全部录下: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44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食肉动物。最近的研究显示,斯瓦尔巴德群岛大约有2000——至3000只北极熊。成年熊一般重200——至800公斤。北极熊不喜欢人类踏入它们的领地。它们的力量极大,会把我们看作是它们的猎物。即使是年轻的小熊,也具有攻击性,十分危险。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北极熊。身在野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最好找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响导。 关于这类的帖子!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45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要知道,北极熊是被保护的动物。从1973年起,猎熊就开始受到禁止。对北极熊追逐、引逗、或不必要的喂食和骚扰均为非法。违反上述规定者将受到起诉。 “为避免与北极熊发生冲突,人们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并事先考虑好在野外如何行动。特提示以下几点: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46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始终保持警惕,了解你所处的环境。 “——万一遇到北极熊,应镇静地慢慢地后退。禁止尾随。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47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北极熊大多会在你们营地建好后才光临。为了防备北极熊的侵害,休息时,如果你们的人很多,应面对不同方向而坐,以便了望四周的动静。 “——别在水边设营,因为北极熊喜欢到水里和海冰的边缘地带寻找食物。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48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身边别离开武器。合适的武器是大型猎枪。此外,还要备一支闪光的信号枪,以便报警。在进入该地区之前,要掌握对该武器的使用。 “北极熊走近人往往是出于好奇。但最好还是把它视为威胁来对待。如果一只熊看见了你,并向你走来,应该设法将它吓走。你可以大喊大叫,可以蹦跳,可以挥动武器。将你的武器装好弹药。朝熊前面的地面开一枪,如果熊与你的距离已近在50米之内,则对空鸣枪示警。 欢过就是美丽的。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49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后来我飞往距朗伊尔宾114公里的新奥勒松科学城,在电厂里听到的故事是北极熊赶也赶不走。新奥勒松电厂就坐落在新奥勒松小镇的边缘。六年前的一天,电厂工人发现一只北极熊在电厂周围活动,打电话报告有关部门,请求将其赶走,否则工作人员不敢走出电厂的大门。对于北极熊来说,赶走是不容易的,往往人们把它赶走了,它又回来了,就这样双方拉锯式地僵持了半个月。不击毙它已经影响了新奥勒松小镇的正常运转,万般无奈,经请示批准才将其击毙。 不知是新奥勒松北极熊多于朗伊尔宾,还是新奥勒松对客人的关照更为细致入微,在我们居住的每个房间均备有防范北极熊的材料。内容比朗伊尔宾总督府散发的宣传页还要具体,竟然从如何有效地安全使用火枪开始。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0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如果你真的撞到了熊,你应当试图让自已处在熊的下风。如果这么做安全的话,,应当返回基地,提醒你的同伴附近有熊。倘若熊已经注意到了你,使你处在危险之中,你应当试图往营地跑。 “熊是一种好奇心极强的动物,它们可能很快就能接近你。逃脱熊的跟踪时,最好扔掉一件衣服,会使熊停下来查看,这样能给你争取逃跑的时间。如果你有铲雪车,发动铲雪车,噪音会将熊吓跑。如果熊已对你造成威胁,试图鸣枪,枪口要朝上。鸣枪时,要记住你往枪里放了几颗子弹,留下3颗,以防需要时再向熊开枪。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1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如果熊不理会你的鸣枪警告,意味着它要进攻,那就准备射击。但是注意别伤到人。瞄准熊的胸部,如果可能,瞄准熊前腿顶端靠后上边一点,开火,如果熊没有倒下,马上再推子弹,再打。 “记住熊是受保护动物,如果你打死或伤害熊,你会被纪录在案,如果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开火,是要被罚款的。如果打死或伤到了熊,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2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近前是五六十米高的冰积垅陡崖,高登义估计上面会有冰川。“爬上去,爬上去就是冰川。”高登义边鼓励着队员,边身先士卒地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登。 陡崖充满危险。积雪覆盖之处,踩在上面滑滑的,难以立足。碎石突出的地方,容易蹬落石块坠崖。有的队员已经伏在陡崖中部,不敢动弹。有的队员脚陷落石窝后,腿部被划破。但是,队员们看到考察队中年龄最大的62岁的高登义研究员已捷足先登,加之人人心中怀着一睹北极冰川的强烈愿望,便化作力量,化作勇敢,终于全部登上陡崖。 来奉献。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4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令考察队员失望的是,陡崖上面仍然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铺满碎石的冰积垅。风在呼啸,粒雪打在脸上如同锥子扎在面部。前方肯定有冰川,距离多远难以估测。原来预想这是一次简便易行的考察,一个上午肯定能完成,队员们连干粮也未带,现在无不饥肠辘辘。仰望天空,本来就没有太阳的天色,随着云团在上空不断地叠加,更暗了,给人以强烈的压抑感。万般无奈,我们只好打道回府。 高登义失算了。不!是他低估了北极冰川退缩的速度。“63000平方公里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有60%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这样退缩下去还得了!”这位大气物理学家吃惊地自言自语地说。他为北极的环境恶化而忧虑。 欣,更加其乐无穷。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5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朗伊尔宾附近冰川退缩只是北极环境恶变的一个例证。 其实,诺大的北极,到处都存在着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污染。不少国家多年来在北极放肆地开采煤、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出于这些工业生产的需要,还要修筑铁路、铺架管网、构建机场等,从而污染了北极。有的研究人员对俄罗斯在北极所造成的污染描述道,通过判读卫星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斯尔加特地区的惨状:大面积的西伯利亚泰加林被毁掉、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西伯利亚西北部的植被本来就因生长季节奇短而再生能力极差。此时又被油气开采活动无情地破坏着。”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同样存在着工业污染。如朗伊尔宾早年废弃的煤矿矿井无人清理,木板、钢轨到处扔着。巴伦支堡的烟囱排放的浓烟,几乎遮住了半边天。还有斯威尔煤场煤尘滚滚,那里的雪地变成灰色,公路两侧是黑色。北极工业发展还带来了另一恶果——北极烟雾。烟雾由悬浮在空中的颗粒组成,其中二氧化硫占30%。苏联设在诺里尔斯克的铜——镍联合冶炼企业曾被怀疑为罪魁祸首。后来发现,这些污染是俄罗斯西部地区和欧洲国家共同造成的。从格陵兰岛采集到的冰芯已经明确地显示出,从1952年到1977年的25年间,由于欧洲二氧化硫排放量剧增,导致北极的污染增加75%。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6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北极污染还是立体的。天上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组成的烟雾,冰雪表面是工业与生活垃圾,水下是化学与重金属污染。就北极污染而言,如果一定要指出罪魁祸首的话,主要是北半球工业发达国家从30年代到70年代干的。他们的经济富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待他们发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着手治理之际,那是在他们污染之后。环境问题是世界上最不公不平的问题。例如北半球工业发达国家早年污染了包括北极在内的北方地区的环境,承受者却是国际社会,就是说穷国和富国都要去接受环境污染。处于自然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于环境的破坏总是十分有限的,这是由他们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的。 由于寒冷,北极的自净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祖国炎炎的夏季,一个香蕉皮四五天就可被微生物所分解。而在极地冰原上,则需要180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啊!北极工业开发中,运输机械不断变换行进路线,势必给那里的苔原造成很大的破坏,使得原本生长得很好的植物枯萎死亡。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7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试想,远离密集人群的北极都受到了如此严重的污染,其他地区更是不可想象。总之,包括北极在内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再不加以控制,栓剑的那根马鬃一旦中断,人类就会毁掉自已。第二部分 从冰川退缩说开去第7节 化石告诉过去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8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最令人兴奋的日子,当属我与队友们一道前往朗伊尔宾附近山上考察时,发现了数十块植物化石。 科考队发现化石的地点距朗伊尔宾小镇三四公里。在这里两山之间一二百米宽的谷地上,形成了大量碎石块堆积的阶地,看上去如同几百台推土机着意推过一样。地学上称这种地貌为冰积垅,是冰川移动裹挟大量碎石块形成的。冰川退缩了,便成了现在的样子。植物化石就存在于这冰积垅的沉积岩中。所发现的化石有阔叶化石、针叶化石以及树枝枝梗化石。尤其是一些品相上乘的阔叶化石,叶脉清晰地在石头上平展着,叶面大得犹如成人手掌。此地的化石真是多极了,几乎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十多名队员人人拣到化石。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59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对于我手中的植物和动物化石,他初步判断,植物化石属于树木化石,生存年代在中世纪的侏罗纪或白垩纪,距今约1亿年。蚌化石为三叠纪即两亿年前形成。结合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盛产煤炭的情况,他认为史前时期这儿曾有茂密的森林,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极地气候,由此可以推断斯瓦尔巴德群岛可能是从北纬60度以南的北温带漂移到现在的位置的。听了这一席话,我不能不惊叹,历史的演变竟是如此残酷。阔叶树当年生长的地方,再好不过地表明了这里过去是何等的温湿!而今在63000平方公里的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竟然没有一棵树木。 这位地质学家由此引申出两个有待探讨的问题。首先,如果能把这种地质漂移的过程、时间、动力及机制搞清楚,对于地球板块理论、地球动力学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贡献。除了板块漂移问题尚待澄清,另一未解之谜是斯瓦尔巴德群岛和毗邻的格陵兰岛处于同一气候带内,格陵兰岛上的冰川厚度达到2000多米,而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冰川只有几百米厚,如此明显的差别又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这就是斯瓦尔巴德群岛,仍有一个个自然科学之谜等待破解。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60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第二部分 从冰川退缩说开去第8节 危险的飞行 10月22日,我和队友们从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机场出发,乘坐一架18座的“NL-28”小型飞机,前往地处北纬78度55分的世界上最北小镇——新奥勒松。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61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登机前,我从朗伊尔宾机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从朗伊尔宾至新奥勒松,经常有定期准商业航班往返,冬季每周二个航班,暖季每周三个航班,根据特殊需要也可临时增加航班,但一般不为旅游团体提供服务。 由于“NL-28”飞机飞行高度仅有2000米左右,使得我们有机会通过舷窗更清楚地俯视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陆地和海洋。我们发现,机下的陆地基本由丘陵组成,上面覆满白雪。一些丘陵很陡峭,由于陡崖无法积雪,露出一道道如同长墙般的黑黑岩崖,散布在冰山雪岭间。丘陵间是不尽的冰川。靠近海洋的冰川,排列着无数的横向裂隙,这是这些冰川向海洋移动时由于向下拉伸形成。一旦形成冰舌,断裂后就会变为游向大海的冰山。极少见到深蓝色的大海上有浮冰存在,看来这些大海形成凝冰还需要更为寒冷的天气到来。 护笑吧!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62
level 6
天地之笑 楼主
朗伊尔宾与新奥勒松相距仅有114公里,飞机只用了20多分钟就达到了目的地。 我们在新奥勒松住了五天,26日又奔向新奥勒松机场准备飞回朗伊尔宾。过度的冷清和简陋,是新奥勒松机场留给我的最为难忘的印象。
2008年12月30日 04点12分 63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