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一直看现在的影视剧(尤其是电视剧)别扭,但又不知怎么形容那些苍白的人物,直到今天看到一个评当年士兵突击的跟帖:当年的人物肤色像人,现在的白乎乎一片
小鲜肉和女神们状如小时候见过的那种手艺差劲的人
捏
的呆板的面人
2017年05月19日 14点05分
2
level 1
当年感叹我痒痒大锅拍不出阿甘更拍不出肖申克,现在看来,我们距摔跤的爸爸还有十万八千里,而已
2017年05月19日 14点05分
3
level 1
当年独坐接通看看姑娘的腿,现在半夜独坐街头只能看看腿,还特么是自己的,路过的都是大象家亲戚
2017年05月19日 14点05分
4
level 1
土摇于我们的尴尬其实与很多东西一样——摇滚乐诞生于欧美,而其刚出现时有右翼说这玩意儿是共* 党造出来的,以迷惑年轻人,但是它一直在发展且壮大;土摇打崔教父等人起就被披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一度不得不号称“新音乐”这么一个搞笑的称谓。
其实摇滚乐本身就属于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反义词或曰与之划分为不同类别的是古典音乐——莫扎特贝多芬们。土摇变作中国流行音乐的对立面的尴尬处境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愿小众这顶帽子不要把她的腰压弯。民谣被小众化实在是与土摇走得太近的缘故,一度土摇被迫降低了调门之后——民谣却成了靶子。
其实不论土摇还是民谣中不乏很好听的东西——但一个被小众化的外衣让他们也无法适应国人的听觉习惯。我想说的是:不是所有土摇、民谣都涉及整治,而且更多的旋律也很优美——那些流行猩猩们把国人的听觉习惯改造的实在是。。。
2017年05月19日 14点05分
5
level 1
民谣音乐的崛起实际上和摇滚乐的阳痿是有些关系的,90年代中后期出道那批乐队前些年散的散,跑路的跑路,本就昙花一现的也就那么一现。官方的发声口径的狭窄也造成新生乐队要不就整个中式英文(据说大部分英文水平不咋地),要不就整个小清新啥的,应该是所谓英伦范儿起的头,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乐手技术的大面积增长不代表土摇的发达,如此这般依然还是小众的羞羞答答的样子,像个怕丑的小媳妇。
2017年05月19日 14点05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