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飞月将军
楼主
打小俺就一向不是那种敏而好学的家伙,初中上完便打死也不肯去学校。性情言语自然粗鄙不堪。然对历史极其偏爱,但凡有时间必手不持空,小便也概莫能外。有些历史人物往往是诗词大家。留下的手记和文章可以从中参考人物的性格和当时环境和心态。这个坑苦俺了。硬着头皮拿字典读出音弄懂意,再整体瞎琢磨。那会儿斯文的文化人谁敢陪俺玩撒。更没电脑这可供搜索的东东。 还别说,慢慢知道些明清小说里文人对白,“云树之思”出至李白杜莆相互思念写的诗,莫北的云江北的树诸如此类的“学问”。混迹70年代吧许久,常遇诗词一闪而过。那许多应该不能称之为吟诗填词。仿佛芙蓉姐姐搔首弄姿,好歹芙蓉真人真面,勇气可嘉。诗词应是情绪的婉转表达,前辈高贤早有表述。用不着俺这等家伙饶舌。学着写一写,实在是“国学”兴盛之兆。可喜可贺!只是知道一点基本常识,再写的好。在这贴吧混的诸位高手,不妨把好的诗词点评一下,也有相互提高提携之意。更可让我等后学知之妙在何处!已经潜水好些年!曹子建几步成诗,匆忙慌乱中的真情感叹才能打动人心。岂是光靠母亲救命。李白《将进酒》,指名道姓要富人牵马售裘沽酒,吃人所请,毫无媚态。而《赠汪伦》,为汪伦踏歌相送,想必太白先生已泪垂衣衫下青江,桃花潭也有汪伦奔涌的泪水吧!时值时光词场吧三周年喜旦,仅以此文,博方家一笑~言语不当处,诸君海涵!
2008年12月10日 02点1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