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剑信
楼主
山西绵山,又称介山,相传是春秋时期的介子推隐居和长眠的地方。寒食,清明这两节日,就是由他而来的。 在晋国公子重耳带着介之推和几个心腹流亡国外的期间。他们为了躲避仇敌的耳目不得不昼藏夜行,经常在偏僻的山路上渴了饮几口山泉饿了捡些茅草芯儿和野果吃,长年如此,使重耳形神疲惫,终于病到了。病中他迷迷糊糊的说着梦话:“我要喝肉汤......”大家听后可愁坏了这时有人说:“快点火吧,我带着点肉呢” 重耳喝了肉汤渐渐的恢复了体力,又继续赶路。天亮时重耳发现介子推脸色异常苍白,走路一瘸一拐的。他撩起介之推的裤腿一看,大腿上裹着一大块布片,渗满了鲜红的血。 这是怎么啦!重耳问介子推回答说:“没什么,快赶路吧!”重耳想起昨晚的肉汤怀疑的问:“那肉汤是怎么回事?是那儿弄来的肉?” 听大家一说他顿时明白了,感动的抱着介子推哭了,“子推啊!你竟割自己的肉给我吃,叫我怎么报答你呀?”介子推却笑着说:“公子啊!晋国的百姓不能没有你,你可要经的起磨难啊!” 重耳漂泊了十多年终于回国做了晋文公,晋文公从继位的第一天起,就没忘记流亡的耻辱。发誓要为挤国的强盛而励精图治,他天天深入民间视察民情,有一天他听到几个孩子边玩边唱着一支山歌:
春天茅草青啊藏着水露; 吃过甜草芯啊记住耻辱;秋天茅草枯啊谁来照顾; 抽了草芯芯啊丢在山路。
晋文公听了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他回想着,想到为自己割肉尽忠的介子推“奇怪,在朝中供职的老臣中怎么没见到他呢?”他突然觉的这山歌是唱给自己听的。自语道:“重耳啊重耳,你这个忘恩负仪的家伙” 晋 文公马上派人四处寻找,但那里找的到,几天后他在民间视察又听到一支山歌:
龙飞千里啊云游四方; 五蛇相随啊忠心不忘;龙飞千里啊终归故乡; 播其雨露啊独霸一方, 四蛇相随啊一蛇他往;山高水深啊地老天荒。
晋文公一听这山歌又是唱给自己听的当年跟随自己过流亡生活的一共有五个臣子如今四个都已得到封位惟独介子推被遗忘了。如今这个有骨气的老臣一定不会自己来见我。可是他现在在那里呢,晋文公就亲自去找山民打听,得知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了。晋文公立刻派人去请介子推,可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我当年跟随公子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根本不是为了做官”晋文公知道他孝心最重,就叫人到山上放火,料想他一定会顾惜老母亲而愿意
下山
的。山上起火了。方园百里的绵山上下浓烟滚滚。可是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介子推也没有出山。晋文公只得亲自上山搜寻,他走近一棵大树只见一群乌鸦绕着大树在振翅扑火介之推紧紧地抱着老母亲,两人死在树下了。晋文公捶着胸口大哭起来“子推啊!之推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位清廉的高士呀!我是一心想请你出山才放火的呀!没想到反到害了你和你母亲!我一错再错,真该死啊!”说着他亲手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那棵大树下,还叫人用那棵树的木头,做了一双木屐叹息着说:“足下;足下我忘不了你的忠心啊!”第二年的这一天,晋文公又来到绵山脚下。恍惚中他似乎看见介母子仍然在火中煎熬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全国百姓今天不得升火煮饭要冷食一天”第二天他亲自上山祭奠介子推,看见一群乌鸦悲哀地在坟头上空叫着。文公一见拱一拱手说:“啊白臆仁乌啊!你们也没有忘记我的忠臣介子推吗?”这些乌鸦去年为介之推扑过火,胸脯上的羽毛都被火烧光成了白肚皮乌鸦,所以晋文公尊称它门为白臆仁乌,只见它们“嘟嘟嘟”地去啄树干,树干开裂露去一角布片,晋文公忙抽出来看,原来是一片衣襟只见那上面用血写了几行字。 割股奉公老臣心; 身在绵山心随君,长眠树下唯一愿;治政清明复清明。晋 文公认出是介子推的笔迹,禁不住又凄然泪下这时有晋文公流下泪水的地方,断了的树干抽出一株新芽绽出两片青翠可爱的绿叶。刹那间又长出了依依拂地的长枝,酷似现在的柳树,树上的枝条不断的长着,一下子绿成了一片。晋文公撇下长枝编个圈儿,戴在头上。随臣门见了都用枝条编了圈戴在头上,晋文公记住介子推的忠告,把晋国治理的百业俱兴政治清明,因此人们就把晋文公祭山的这一天称为清明节,把吃冷食的那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称为寒食节。清明扫墓戴柳枝和游春风俗便是这样传下来的
2017年04月04日 11点04分
1
春天茅草青啊藏着水露; 吃过甜草芯啊记住耻辱;秋天茅草枯啊谁来照顾; 抽了草芯芯啊丢在山路。
晋文公听了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他回想着,想到为自己割肉尽忠的介子推“奇怪,在朝中供职的老臣中怎么没见到他呢?”他突然觉的这山歌是唱给自己听的。自语道:“重耳啊重耳,你这个忘恩负仪的家伙” 晋 文公马上派人四处寻找,但那里找的到,几天后他在民间视察又听到一支山歌:
龙飞千里啊云游四方; 五蛇相随啊忠心不忘;龙飞千里啊终归故乡; 播其雨露啊独霸一方, 四蛇相随啊一蛇他往;山高水深啊地老天荒。
晋文公一听这山歌又是唱给自己听的当年跟随自己过流亡生活的一共有五个臣子如今四个都已得到封位惟独介子推被遗忘了。如今这个有骨气的老臣一定不会自己来见我。可是他现在在那里呢,晋文公就亲自去找山民打听,得知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了。晋文公立刻派人去请介子推,可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我当年跟随公子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根本不是为了做官”晋文公知道他孝心最重,就叫人到山上放火,料想他一定会顾惜老母亲而愿意
下山
的。山上起火了。方园百里的绵山上下浓烟滚滚。可是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介子推也没有出山。晋文公只得亲自上山搜寻,他走近一棵大树只见一群乌鸦绕着大树在振翅扑火介之推紧紧地抱着老母亲,两人死在树下了。晋文公捶着胸口大哭起来“子推啊!之推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位清廉的高士呀!我是一心想请你出山才放火的呀!没想到反到害了你和你母亲!我一错再错,真该死啊!”说着他亲手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那棵大树下,还叫人用那棵树的木头,做了一双木屐叹息着说:“足下;足下我忘不了你的忠心啊!”第二年的这一天,晋文公又来到绵山脚下。恍惚中他似乎看见介母子仍然在火中煎熬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全国百姓今天不得升火煮饭要冷食一天”第二天他亲自上山祭奠介子推,看见一群乌鸦悲哀地在坟头上空叫着。文公一见拱一拱手说:“啊白臆仁乌啊!你们也没有忘记我的忠臣介子推吗?”这些乌鸦去年为介之推扑过火,胸脯上的羽毛都被火烧光成了白肚皮乌鸦,所以晋文公尊称它门为白臆仁乌,只见它们“嘟嘟嘟”地去啄树干,树干开裂露去一角布片,晋文公忙抽出来看,原来是一片衣襟只见那上面用血写了几行字。 割股奉公老臣心; 身在绵山心随君,长眠树下唯一愿;治政清明复清明。晋 文公认出是介子推的笔迹,禁不住又凄然泪下这时有晋文公流下泪水的地方,断了的树干抽出一株新芽绽出两片青翠可爱的绿叶。刹那间又长出了依依拂地的长枝,酷似现在的柳树,树上的枝条不断的长着,一下子绿成了一片。晋文公撇下长枝编个圈儿,戴在头上。随臣门见了都用枝条编了圈戴在头上,晋文公记住介子推的忠告,把晋国治理的百业俱兴政治清明,因此人们就把晋文公祭山的这一天称为清明节,把吃冷食的那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称为寒食节。清明扫墓戴柳枝和游春风俗便是这样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