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十七
楼主
文/瑞卡斯Ricas
一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再轻易将喜欢或爱说出口,这是一种自知,自知爱一种责任,只有当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能去肩负“两个人”的生活时,爱才能得以成立。这也可能是因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或是某个阶段就会开始变“懒”。
懒得再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构建小情侣间那些细碎繁杂的恋爱惊喜,只想找个有话聊又有一两个共同爱好的人一起吃顿饭,偶尔吐吐槽;也懒得再去纠结每一次的节日到底应该送对方何物,而是在平日里留心对方所需及时赠予;更懒得再去计较对方究竟爱有几分,因为“爱”说白了,就是一件冷暖自知的事,对方若在什么时候不爱了,变心了,那么对待你的态度言行还有眼神,其实都会很直观的让你感受到爱或不爱,这其中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有些人会选择勇敢直面问题所在,而有些人却会选择以一些类似“对方可能只是太忙了”等借口来自欺欺人。
因此,对爱的“懒”,有时候是源于看得开,看开“礼物不在于贵重,而在于合时宜”,也看开“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人留不住”的道理。
二
也有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过一两次爱与被爱,辜负与被辜负之后就“懒”于再去花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去接纳新人呢?
其实非常简单,假设一个人在同一件事上吃了两次亏,那这第三次,是否还值得为其冒险?所以许许多多被感情伤过那么一两次的人,在遇到之后的新人时往往会多几分戒备与介怀之心,会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回应;相反,却又有些人十分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不同的人身上试挫,总抱着一种“这次这个或许会不同”的心态去不断的接纳新人,期待着能从这些人中筛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而这两者之间其实都带着一种“冒险”的性质,前者可能会因为太过自我保护而错失良人,后者则可能会因为频繁试挫而损耗青春和心力。
因此,许多人都开始“懒”得再去为爱冒险了,所以会开始告诉自己:“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这方天地就好,感情总归还要靠缘分,那就等吧!”
其实,顺自自然没错,靠缘分两字死撑也没错,错就错在许多人在以往的感情经历中,不懂得汲取教训,要么就是一味埋冤对方不好,要么就是一味委曲求全,却不懂得去分析最后导致两人分开的原因究竟为何,或许,这分开的原因正是一种警醒,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下次别再重蹈覆辙,也能够时刻鞭策自己,如何在下一段感情里变得更加成熟。
毕竟,以往那些已经结束的感情,并不是为了在日后提醒你曾经有多不堪,而是为了让你在日后成为一个在感情里更加游刃有余的人。
或许我们都“懒”得再去冒险,却不能“懒”于自我反省。
三
也曾有人和我说,既然一段感情会结束,两个人能分开,就必然有一个人已经做好了放手的准备,一定是放手的这个人已经“懒”得再去维系了。
而我却觉得,爱不是一个人自顾自的沉溺,而是两个人恒久的付出和关心,是两情相悦的互相给予又心甘情愿的彼此接受。我从来不觉得,一段感情没能走下去,有一方就一定要背负所有的责任,这现实里,有那么多的阻碍与坎坷我们都难以预料,有时候选择先放手的那个往往最不舍,绝不能因为先放手就全盘否认对方的好,也不能以此就给人冠上“懦夫”的罪名。
所以,我竟开始慢慢觉得,两情相悦的人并不一定就要厮守一生,也并非所有相爱的人最后都能有着完满的结局,毕竟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难以砥砺的现实责难,所以我开始懒得去追寻什么厮守,而是学会去珍惜当下的稍纵即逝。慢慢地我也开始学会在与爱的人(恋人/朋友/家人)发生争执吵闹的时候,默问自己:“我们都不知道彼此还能陪伴对方多久,像这样吵闹,除了会抹杀时间,还有什么用处?”
因此,任何一种爱都别顾着张望未来,而“懒”于紧握当下。
所以啊,在感情里,无论对彼此承诺过什么山盟海誓,其实都是口说无凭,唯有真真切切还在一起的时刻才最隽永,有时候懒得去立盟誓,懒得去刻意营造什么浪漫,其实并非只是惰性使然,而是当我们在开口说喜欢一个人,或爱一个人的时候,真的应该先问问自己,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想给予对方多少,而最终能给予多少。

2017年03月24日 03点03分
1
一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再轻易将喜欢或爱说出口,这是一种自知,自知爱一种责任,只有当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能去肩负“两个人”的生活时,爱才能得以成立。这也可能是因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或是某个阶段就会开始变“懒”。
懒得再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构建小情侣间那些细碎繁杂的恋爱惊喜,只想找个有话聊又有一两个共同爱好的人一起吃顿饭,偶尔吐吐槽;也懒得再去纠结每一次的节日到底应该送对方何物,而是在平日里留心对方所需及时赠予;更懒得再去计较对方究竟爱有几分,因为“爱”说白了,就是一件冷暖自知的事,对方若在什么时候不爱了,变心了,那么对待你的态度言行还有眼神,其实都会很直观的让你感受到爱或不爱,这其中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有些人会选择勇敢直面问题所在,而有些人却会选择以一些类似“对方可能只是太忙了”等借口来自欺欺人。
因此,对爱的“懒”,有时候是源于看得开,看开“礼物不在于贵重,而在于合时宜”,也看开“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人留不住”的道理。
二
也有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过一两次爱与被爱,辜负与被辜负之后就“懒”于再去花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去接纳新人呢?
其实非常简单,假设一个人在同一件事上吃了两次亏,那这第三次,是否还值得为其冒险?所以许许多多被感情伤过那么一两次的人,在遇到之后的新人时往往会多几分戒备与介怀之心,会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回应;相反,却又有些人十分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不同的人身上试挫,总抱着一种“这次这个或许会不同”的心态去不断的接纳新人,期待着能从这些人中筛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而这两者之间其实都带着一种“冒险”的性质,前者可能会因为太过自我保护而错失良人,后者则可能会因为频繁试挫而损耗青春和心力。
因此,许多人都开始“懒”得再去为爱冒险了,所以会开始告诉自己:“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这方天地就好,感情总归还要靠缘分,那就等吧!”
其实,顺自自然没错,靠缘分两字死撑也没错,错就错在许多人在以往的感情经历中,不懂得汲取教训,要么就是一味埋冤对方不好,要么就是一味委曲求全,却不懂得去分析最后导致两人分开的原因究竟为何,或许,这分开的原因正是一种警醒,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下次别再重蹈覆辙,也能够时刻鞭策自己,如何在下一段感情里变得更加成熟。
毕竟,以往那些已经结束的感情,并不是为了在日后提醒你曾经有多不堪,而是为了让你在日后成为一个在感情里更加游刃有余的人。
或许我们都“懒”得再去冒险,却不能“懒”于自我反省。
三
也曾有人和我说,既然一段感情会结束,两个人能分开,就必然有一个人已经做好了放手的准备,一定是放手的这个人已经“懒”得再去维系了。
而我却觉得,爱不是一个人自顾自的沉溺,而是两个人恒久的付出和关心,是两情相悦的互相给予又心甘情愿的彼此接受。我从来不觉得,一段感情没能走下去,有一方就一定要背负所有的责任,这现实里,有那么多的阻碍与坎坷我们都难以预料,有时候选择先放手的那个往往最不舍,绝不能因为先放手就全盘否认对方的好,也不能以此就给人冠上“懦夫”的罪名。
所以,我竟开始慢慢觉得,两情相悦的人并不一定就要厮守一生,也并非所有相爱的人最后都能有着完满的结局,毕竟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难以砥砺的现实责难,所以我开始懒得去追寻什么厮守,而是学会去珍惜当下的稍纵即逝。慢慢地我也开始学会在与爱的人(恋人/朋友/家人)发生争执吵闹的时候,默问自己:“我们都不知道彼此还能陪伴对方多久,像这样吵闹,除了会抹杀时间,还有什么用处?”
因此,任何一种爱都别顾着张望未来,而“懒”于紧握当下。
所以啊,在感情里,无论对彼此承诺过什么山盟海誓,其实都是口说无凭,唯有真真切切还在一起的时刻才最隽永,有时候懒得去立盟誓,懒得去刻意营造什么浪漫,其实并非只是惰性使然,而是当我们在开口说喜欢一个人,或爱一个人的时候,真的应该先问问自己,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想给予对方多少,而最终能给予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