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莱西人在上海
楼主
日前,在中央第15次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要振兴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青岛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拥有百年制造工业的积淀,如今“青岛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名片,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新时期,加快制造向中高端“智造”转型,迈向中高端制造成为青岛经济发展更进一步的基础。关于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完成转型的制造业,将逐渐渗透到民生领域,让中高端“智造”惠及百姓,为青岛建设互联网工业城市打好基础的同时,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以及城市宜居水平,为下一步吸引更多人口、人才来青创业置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回溯2016年,青岛中高端“智造”阔步前行2016年,青岛制造在多项领域取得突破,从中车青岛四方一举拿下846辆美国地铁车辆项目,创出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地铁车辆数量之最,到空客直升机项目落户华通并选址即墨华山;从绿色铸造孵化器和海纳重工科技产业孵化器投入运营到智慧停车李沧商圈示范项目建成并试运营……青岛制造逐渐向中高端迈进的同时,用一个个大项目托起城市的格局。
这一年,青岛正加快以“互联网+”引领推动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转型升级的速度,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作为青岛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新兴产业是拉动工业升级发展的新生力量,助推制造业全速向中高端迈进。
作为一个工业产值近2万亿元、工业对GDP增长贡献近50%的百年工业强市,青岛在制造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迈入GDP万亿俱乐部的雄厚资本,如何做好制造向“制造”的转型,全面迈向中高端制造,成为青岛下一步急需解决的课题。
如何实现制造业转型?
为什么今天我们面临制造业转型的形势严峻?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制造业第四次转型结束了,据最新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将很快迈进居民人均收入中等国家,也就意味着我们即将要丧失原来拥有的优势:国人越来越有钱,追求品质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个人待遇要求也会急剧增长,这样我们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用工成本高昂导致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选择转战成本低廉的东南亚地区,我们的规模优势也将面临考验……
正在丧失的核心竞争能力告诉我们:转型大势所趋!未来的城市竞争,谁在企业转型浪潮中抓住机遇,谁将会在城市新一轮升级中占得先机。
所以,笔者认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你的企业,唯有本地仍处在传统制造业阶段的企业成功转型,从而推动城市制造业的整体升级,这也是以海尔、华通为首的一批名企,规划建设统一的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目的就是为制造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智能制造改造方案。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制造业转型?有两点因素不可不提。
一、互联网+创新:打造智慧城市
危机与机遇并存,一场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当下制造业,正在被一股互联网的浪潮所侵袭,也为制造业带来了成功转型的希望,“互联网+”的融入趋势已经不可逆。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北方制造业名城,强调创新的青岛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青岛提出打造互联网工业城市的初衷。
以华通集团为例,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李沧商圈智慧停车项目,开启了青岛智慧城市的大门,截止2016年底,青岛机动车保有量高达233.9万辆,私家车占比81.7%,车多位少、停车难等问题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智慧停车从车主在快速免取卡进入停车场,到进入场内有led车位引导屏和指示灯帮助寻找空车位,再到返回停车场在查询机上输入车牌号快速找车,以及便捷缴费等等一系列一体化的过程中享受到的轻松舒适的停车体验,都是智能停车场在为完善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而工作。极大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为青岛今后建设“互联网+创新”项目树立了样板。
二、引入高端制造,寻找升级捷径
中国中车,这家世界级的制造企业,让“青岛制造”扬名海外,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骄傲,通过前期引入、吸收德国、日本的高铁技术后,实现完美逆袭,一跃成为世界最强的制造企业之一。
尝到甜头的青岛制造持续发力,空客直升机项目落户华通成为青岛制造的又一个闪光点,这项选址即墨的大项目与空客直升机德国标准一致,投产后将进一步壮大即墨高端装备制造业实力,并产生集聚效应,带动通航运营产业、通航服务产业等多领域项目落地,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制造业升级,离不开一批像中车、华通这样的标杆性创新公司,未来相信越来越多的青岛制造业公司全球化的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青岛制造”若想拥有一席之地,就要适应国际竞争。如何从竞争中胜出?除了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品牌也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车、华通为代表的很多青岛企业经过多年努力,通过学习对标先进技术,顽强攻克智能创新关,终赢得市场的认可。
未来:让中高端“智造”惠及民生
上面提到当下中国在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其实对比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制造布满全球,在当时欧美国家的眼中,日本产品代表着廉价。后来日本逐渐迈向中高端制造,日本开始关心要为日本消费者服务,原因是与今天的中国类似,开始产生中产收入阶级。
时代的趋势告诉我们,制造业转型,迈向中高端“智造”,都是因为居民收入群体的等级发生了变化。根据山东2030年城市群规划显示,青岛引领的“青岛都市圈”3年后人口将达到2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要达到1400万人。如何吸引更多人口的聚集?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势在必行。
华通集团的智慧停车项目已为青岛“智造”转型,惠及民生树立了标杆,项目首先受益的是周边居民,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智慧停车项目建成运营,青岛居民的出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也告诉我们,未来的城市升级战,谁能提升宜居指数,实现人口、人才的聚集,谁就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让中高端“智造”惠及百姓,为青岛建设互联网工业城市打好基础的同时,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以及城市宜居水平,为下一步吸引更多人口、人才来青创业置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