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神话🌻
楼主
悲怆的年味(之一)
冰冷的烤鱼
笑浮生
在我们桐河乡,多年来有大年初一上祖坟烧纸敬祖的风俗。
2017年的大年初一,我仍如往年一样,一大早便从县城 往我的村庄去祖坟烧纸。
此时,南蛇湾村东北角河湾里周边的田野里一片阴沉,天空在灰蒙蒙的暗色中还夹杂着零碎的小稠细雨,有些阴冷的味道。从掩过脚脖的麦田里走到我的祖坟边时,鞋子已是淌的湿淋淋的。坟头边已有燃过的火纸,想是常年在村里的大哥已经上过坟了。放眼望去,远近的坟头烟雾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
我家的祖坟地里已有30多个坟头了。我只认识两个人,一个是我的一个叔伯爷爷,大约是在我对他刚有些印象时死了。
另一个我认识的便是我的奶奶!她已于2011年去世,享年91岁。每年大年初一我在祖坟烧纸的时候我总要给她多烧几张,站在她的坟前沉思很久。因为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记忆起我八岁那年的那个大年初一,那一年冰冷的记忆永远络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令我心颤、令我擅抖、令我有泪水渗出!
那一年似乎太冷、还有雪花在飘舞、还有北风在呼啸,村里村外的树木发出干枯而吱吱的嘶哑声,雪地里了无人影,村里放鞭炮的声音早已由强到弱,只有零碎的叭叭声在有一声无一声地响着,村里的大水坑里也结上了厚厚的冰块,有孩童在上面玩耍。村里人上罢祖坟后大都在屋子里围着火盆烤火,或准备着年初一的午饭饺子!
当时我们还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兄妹八人,有叔叔、婶子、姑姑,在家当家的是奶奶!爷爷己去世几年了,一大家子全靠她一人撑着!我在记忆中对她很害拍,她动手打妈妈和婶婶是家常便饭,就连家里的馍也是分黑窝窝、花卷馍、白馍、苞谷糁四种。奶奶当然是白馍,我们是花卷、妈妈婶婶们是黑窝窝、苞谷糁馍!
我清新淅地记得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发生的家庭糾纷缘于一个花卷馍。妈妈偷偷拿了一个花卷馍让我吃,被婶婶发现后也偷偷拿花卷馍让她的孩子吃,奶奶发现后扇了妈妈、婶婶几个耳光,并夺回了花卷馍!妈妈、婶婶蹲在灶房哭泣、我们吓得大哭、父亲和爹爹也在院里乱骂,奶奶更是不依不挠仍要打妈妈、婶婶和几个孩子!风夹雪中,院子里哭闹一团。不知为什么奶奶骂着骂着也哭了,蹲在院子里号陶哭着说:我容易吗?沒个规距早饿死你们这群兔孙子们了。还敢偷着吃?这回我不治改你们算我木囊。
妈妈哭泣着把偷偷拿给我的那个花卷馍馍又放进了馍筐里面,把馍筐拿到了奶奶住的那间屋子。我在又怕又饿的某种惊恐中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半夜的时候,我在黑夜里听到外面的风在呜呜地刮着,父亲和妈妈正在低声地说话,语言里充满了无奈和凄凉。
父亲说:明个你去东河湾沟里看能逮几条鱼不?咱妈说了,不让您俩吃初一的饭。
妈妈说:我也都算了,让娃儿们吃年饭。
父亲说:她的牌气你也知道,认死理。
妈妈不再说话,但我听到她靠在墙上那伤心的哭泣声。后来,我又听到父亲的叹息声。
我不知怎么的,心里很难受,却在迷糊中睡着了。
年三十的后半夜,村里开始响起了过年的鞭炮声。
初一的早上,我随着父亲、叔叔、妈妈、婶婶去到东河湾边的祖坟上烧纸,妈妈拎了一把铁铲、一个水桶、一个小鱼网兜。烧完纸,她对我说:走,咱晚会回家,到河湾里看能弄几条鱼不?
我说:太冷了,我不想去,还想回村里拾炮哩!
妈妈说:鱼能治饿,炮不治饿,走吧。
于是,我在妈妈的带领下,1979年的大年初一的上午,在风搅雪的呼啸中,在东河湾里的小沟小坑中开始逮鱼。
妈妈用铁铲把冰打碎,用小网兜在里面来回地捞捕,我拎着桶在后面跟着,风雪刮透了我的身体,我看到妈妈的头发上飘满了雪花,嘴巴里在不停地哈着热气。我跟着她身后,似一只蠕动的小虫。
我说:妈,我饿得走不动了,想吃馍。
妈妈说:不吃馍馍,吃鱼!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拎着的小桶里终于有了几条大拇指一样的鱼儿。
回到家的时候,都已吃过了午饭,灶伙里空空的沒有一人。妈妈把那几条鱼用苞谷叶包住放在灶台下面的温火中烧烤!一会儿便有烤熟的鱼味从灶火中钻了出来。妈妈用火棍扒出那几条烤鱼,用手打捎去上面的浮灰,递给我,说:吃吧,小鱼烤焦了连鱼剌也嚼吃了吧!
我接过这几条鱼,大口地嚼吃起来,一抬头却看见妈妈歪在柴伙上睡着了。我不知怎地眼泪掉了下来,到咽喉边的一根鱼刺卡在了喉咙里。
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一到大年初一,我便会想起这冰冷的烤鱼,便会想起这根卡在我喉咙里三天三夜咽不下去的鱼刺!
奶奶说:谁馋?我治不住他?上天有法治住他!
那些年,我对奶奶既恨又怕,不明白她如何这样对我和我的妈妈。
到后来,想透了,想开了,她也老了,于是我每次回家总是给她些零钱,再灌十斤白酒!
到后来,她入土了,我却更加怀念她的坚强和残酷。是啊,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她一个寡妇守了61年,容易吗?她不那么做,行吗?于是,她入土后我每次总要给她多点几张火纸。
此刻,我望着眼前的东河湾,当年的小沟小坑早已填平,但我眼前仍然浮现着在风雪中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八岁的孩子在捕鱼的场景!
(写于2017年元月28日大年初一夜)
2017年02月13日 11点02分
1
冰冷的烤鱼
笑浮生
在我们桐河乡,多年来有大年初一上祖坟烧纸敬祖的风俗。
2017年的大年初一,我仍如往年一样,一大早便从县城 往我的村庄去祖坟烧纸。
此时,南蛇湾村东北角河湾里周边的田野里一片阴沉,天空在灰蒙蒙的暗色中还夹杂着零碎的小稠细雨,有些阴冷的味道。从掩过脚脖的麦田里走到我的祖坟边时,鞋子已是淌的湿淋淋的。坟头边已有燃过的火纸,想是常年在村里的大哥已经上过坟了。放眼望去,远近的坟头烟雾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
我家的祖坟地里已有30多个坟头了。我只认识两个人,一个是我的一个叔伯爷爷,大约是在我对他刚有些印象时死了。
另一个我认识的便是我的奶奶!她已于2011年去世,享年91岁。每年大年初一我在祖坟烧纸的时候我总要给她多烧几张,站在她的坟前沉思很久。因为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记忆起我八岁那年的那个大年初一,那一年冰冷的记忆永远络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令我心颤、令我擅抖、令我有泪水渗出!
那一年似乎太冷、还有雪花在飘舞、还有北风在呼啸,村里村外的树木发出干枯而吱吱的嘶哑声,雪地里了无人影,村里放鞭炮的声音早已由强到弱,只有零碎的叭叭声在有一声无一声地响着,村里的大水坑里也结上了厚厚的冰块,有孩童在上面玩耍。村里人上罢祖坟后大都在屋子里围着火盆烤火,或准备着年初一的午饭饺子!
当时我们还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兄妹八人,有叔叔、婶子、姑姑,在家当家的是奶奶!爷爷己去世几年了,一大家子全靠她一人撑着!我在记忆中对她很害拍,她动手打妈妈和婶婶是家常便饭,就连家里的馍也是分黑窝窝、花卷馍、白馍、苞谷糁四种。奶奶当然是白馍,我们是花卷、妈妈婶婶们是黑窝窝、苞谷糁馍!
我清新淅地记得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发生的家庭糾纷缘于一个花卷馍。妈妈偷偷拿了一个花卷馍让我吃,被婶婶发现后也偷偷拿花卷馍让她的孩子吃,奶奶发现后扇了妈妈、婶婶几个耳光,并夺回了花卷馍!妈妈、婶婶蹲在灶房哭泣、我们吓得大哭、父亲和爹爹也在院里乱骂,奶奶更是不依不挠仍要打妈妈、婶婶和几个孩子!风夹雪中,院子里哭闹一团。不知为什么奶奶骂着骂着也哭了,蹲在院子里号陶哭着说:我容易吗?沒个规距早饿死你们这群兔孙子们了。还敢偷着吃?这回我不治改你们算我木囊。
妈妈哭泣着把偷偷拿给我的那个花卷馍馍又放进了馍筐里面,把馍筐拿到了奶奶住的那间屋子。我在又怕又饿的某种惊恐中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半夜的时候,我在黑夜里听到外面的风在呜呜地刮着,父亲和妈妈正在低声地说话,语言里充满了无奈和凄凉。
父亲说:明个你去东河湾沟里看能逮几条鱼不?咱妈说了,不让您俩吃初一的饭。
妈妈说:我也都算了,让娃儿们吃年饭。
父亲说:她的牌气你也知道,认死理。
妈妈不再说话,但我听到她靠在墙上那伤心的哭泣声。后来,我又听到父亲的叹息声。
我不知怎么的,心里很难受,却在迷糊中睡着了。
年三十的后半夜,村里开始响起了过年的鞭炮声。
初一的早上,我随着父亲、叔叔、妈妈、婶婶去到东河湾边的祖坟上烧纸,妈妈拎了一把铁铲、一个水桶、一个小鱼网兜。烧完纸,她对我说:走,咱晚会回家,到河湾里看能弄几条鱼不?
我说:太冷了,我不想去,还想回村里拾炮哩!
妈妈说:鱼能治饿,炮不治饿,走吧。
于是,我在妈妈的带领下,1979年的大年初一的上午,在风搅雪的呼啸中,在东河湾里的小沟小坑中开始逮鱼。
妈妈用铁铲把冰打碎,用小网兜在里面来回地捞捕,我拎着桶在后面跟着,风雪刮透了我的身体,我看到妈妈的头发上飘满了雪花,嘴巴里在不停地哈着热气。我跟着她身后,似一只蠕动的小虫。
我说:妈,我饿得走不动了,想吃馍。
妈妈说:不吃馍馍,吃鱼!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拎着的小桶里终于有了几条大拇指一样的鱼儿。
回到家的时候,都已吃过了午饭,灶伙里空空的沒有一人。妈妈把那几条鱼用苞谷叶包住放在灶台下面的温火中烧烤!一会儿便有烤熟的鱼味从灶火中钻了出来。妈妈用火棍扒出那几条烤鱼,用手打捎去上面的浮灰,递给我,说:吃吧,小鱼烤焦了连鱼剌也嚼吃了吧!
我接过这几条鱼,大口地嚼吃起来,一抬头却看见妈妈歪在柴伙上睡着了。我不知怎地眼泪掉了下来,到咽喉边的一根鱼刺卡在了喉咙里。
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一到大年初一,我便会想起这冰冷的烤鱼,便会想起这根卡在我喉咙里三天三夜咽不下去的鱼刺!
奶奶说:谁馋?我治不住他?上天有法治住他!
那些年,我对奶奶既恨又怕,不明白她如何这样对我和我的妈妈。
到后来,想透了,想开了,她也老了,于是我每次回家总是给她些零钱,再灌十斤白酒!
到后来,她入土了,我却更加怀念她的坚强和残酷。是啊,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她一个寡妇守了61年,容易吗?她不那么做,行吗?于是,她入土后我每次总要给她多点几张火纸。
此刻,我望着眼前的东河湾,当年的小沟小坑早已填平,但我眼前仍然浮现着在风雪中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八岁的孩子在捕鱼的场景!
(写于2017年元月28日大年初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