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武侠文化与东瀛的武士道
宰执天下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2017年01月25日 16点01分 1
level 10
突然想起这个题目,是因为在虾米偶然逛到一张《武侠音乐精装特辑》。毕竟从胡伟立先生筝鼓齐鸣的《傲气傲气万重浪》转到宗次郞的《故乡的原风景》跨度实在太大。正好前段日子看了一篇徐皓峰的旧日影评《无道之器——武侠电影与传统文化》,遂有此思。
2017年01月25日 16点01分 2
level 11
一个小时惨案
2017年01月25日 17点01分 3
[惊哭]
2017年01月25日 17点01分
好惨
2017年02月28日 05点02分
level 12
武士道是institutionalized,武侠是anti establishment。这俩是反的
2017年01月25日 17点01分 4
好像是这样的
不过力量本身作为权力的属性之一,必然也有些反传统自然倾向的一面吧。
2017年01月26日 05点01分
武士道就是愚忠,体制和等级。武侠的精神是自由和锄强扶弱。完全相反。
2017年02月16日 08点02分
@30zzw737 并不见得完全如此。可以看看《元禄忠臣藏》(或者译为四十七死士)的故事。
2017年02月16日 15点02分
level 13
武侠是我觉得我是正义的早晚我要找回厂子。武士道是这事是我的耻辱我还是切腹吧[滑稽]
2017年01月25日 17点01分 5
武士道或者更重视生存的一面,而武侠的浪漫主义太严重了。 秦秋至秦汉的武者就有血肉一些,比较像个人。
2017年01月26日 05点01分
level 14
武侠远离政治,武士忠君爱国?
2017年01月25日 19点01分 8
呸(*`へ´*) 下克上也叫忠君爱国,所有的幕府都是叛贼。
2017年01月25日 23点01分
@御龙侯🌜🌞🌛 理想与实际总是有差距的不是[不高兴][不高兴][不高兴]例如,人民政府为人民[滑稽][滑稽][滑稽]
2017年01月25日 23点01分
基本上,我是觉得武士道更像是一种生存文化。没有武侠那么浪漫主义情怀啦。
2017年01月26日 05点01分
@御龙侯🌜🌞🌛 现在的武士道都是明治以后发展的了,幕府时代的武士道讲究的是成王败寇,保命第一。
2017年02月26日 01点02分
level 10
嗯,吕秀菱的一手琵琶曲《逆伦》让脑子有些空,然后又去下载了徐克的“笑例江湖三部曲”……
接着慢慢写。差不多属于自娱自乐的东西,本人又是文思艰涩,想到哪里写到哪儿吧……
武侠最初的艺术想像,大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四大刺客,专诸刺王僚,有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出白虹贯日;要离刺庆忌,苍鹰博击于殿;荆轲刺秦往易水河边的极具个人名风格的爵士派告别个唱会的行为艺术,更是为刺客这种足以在历史上具有突出影响力的职业蒙上了一层人文主义的悲壮色彩。。。。
仿佛是在古龙的哪本小说里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刺客和妓者,是这世上最古老的两种职业……”这是两种与流星般仿佛、如“飞蛾”般扑火的职业,而且彼此纠缠、彼此怜悯。
妓女不知道明天的恩客是谁,杀手也不知道明天的刀下之鬼是谁,或不幸成为谁的刀下之鬼。杀手刀上的刃和妓女脸上的粉都是易老的,他们沦为生活或者小说永远的配角(因为大家都喜欢抢着做大侠),因而注定是悲剧性的。这两种职业之间的联系是色媒人——酒,当然,还有短暂的澎湃的欢愉。
2017年01月26日 05点01分 9
level 10
无论刺客还是游侠,都是一种古老的、“生活性的职业”。他们不可能像古龙笔下的香帅般处处惜情留香,更不大可能个个像要寻欢一样没事自找虐放弃现实追求而整日里去对着一段段无生命的木块进行精神自渎……
生活是现实的,无论杀人或者被杀,没有哪个刺者最初拔剑不辍的动力是为了可能于万一的青史留名吧?设想一下,让李寻欢为了生计而客串卖货郞、让武艺未臻大成的香帅上码头整日扛包……这就不是武侠,而是冰冷残酷的生活现实……
从唐传奇对游侠儿们超现实的浪漫主义憧憬以来,“武侠”渐渐变成为文人们对挣脱现实不满的一种精神需求被刻意放大,比如李白的《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心神向往之余,以至于每读一遍,便不由深恨自己酒精过敏的孱弱体质……
然而,飞天遁地的神奇功术、《葵花宝典》也好,终究属于文人的浪漫主义想像。可是当僵化的制度被外力击破,沉梦中突然醒来的文人们仍然顽固地试图从记载往昔荣光的废墟中找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并继续发扬光大。骏马宝甲与神剑代表的侠义情怀,仍然可以与机械与枪炮的文明发展并驾齐驱……
“还珠楼主让武功等于科技,大长民族自豪。徐克继承了此点,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中,武人面对枪炮大喊:“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结果神功的效果是炸弹效果。此风不浅,《东方不败》中东方不败的武功是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效果,《华英雄》中华英雄的武功是地雷效果……”
“因为科技,许多武侠电影的世界是崩溃的。不讲逻辑了,就不会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既然不关注人的存在,故事也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需要宣泄、补偿的情绪……”
2017年01月26日 05点01分 12
吧务
level 16
谈武士道你得先看叶隐
2017年01月26日 07点01分 13
谢谢! 对于武士道只有一些笼统的感性认识,正想不清楚怎么下笔,这可是雪中送炭了。
2017年01月26日 09点01分
@黔籍三无人员 我不清楚叶隐有没有中文版,毕竟中国的日本研究向来喜欢捡二手货,而看原材料的不多,如果没有就先搜搜山本常朝,总之叶隐作为武士道的论语,研究武士道的人不看这本书我觉得很可笑,当然,这是我一己之见
2017年01月26日 13点01分
@第六天魔王♋ 谈不上研究,只是兴之所致的随意涂鸦而已,写到哪儿算哪儿。《叶隐闻书》和《叶隐入门》都找到了,后者是三岛由纪夫写的。我想着大概能帮助理解。
2017年01月26日 15点01分
level 12
看看 东西方三个武士精神的描述吧:
信仰的力量:骑士精神的教条
我发誓善待弱者
我发誓勇敢地对抗强暴
我发誓抗击一切错误
我发誓为手无寸铁的人战斗
我发誓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发誓不伤害任何妇人
我发誓帮助我的兄弟骑士
我发誓真诚地对待我的朋友
我发誓将对所爱至死不渝
骑士精神在西方已经是很晚才出现的玩意了,这种西方基督教戒条混合了东方侠义精神的东西,在它出现之后不到200年,就被火枪打的粉碎,被资本主义的历史车轮无情的碾压了过去。而碾压的主力是个矮子,这个人叫拿破仑。骑士精神维护的是他们自己秩序,它的信条,它的戒律,给予它的是一种教条力量,它的重点不在于你有多么强大,而在于你有多么怜悯,能够稳定的控制住手中强大的力量。
一诺千金的豪迈:无视权威的浪漫侠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中国古典侠义精神的极致,毫无疑问是这个叫李白男人。他玩的一手好剑,但是也玩的一手好笔。“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这个浪漫主义的男子,用一首诗向人们展示的古典侠义精神的特质:他是乱世中一诺千金的季布,是和平时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内敛,有桃花源的内涵,也有十步一杀的豪迈。这是一种浪漫主义情怀——抱歉,这个东西也就是浪漫主义情怀罢了。最终这种浪漫主义,依然被历史的车轮碾了过去,那个碾过去的轮子,恰恰是由侠义精神的徒子徒孙们组成的——红枪会,还有我的太师祖们。东方侠义精神,其实跟西方骑士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兄弟。他们都是在维护一个自己制定的地下秩序,从广义上说,这是他们的阿瓦隆,桃花源。更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世界观。
2017年02月16日 11点02分 16
level 12
无论东西方,骑士精神和侠义精神,他们都深知自己手中掌握的是一种远超常人的强大力量,为了遏制这种力量,防止它吞噬武者的精神世界,这些武者制造了属于他们的自己的道德标准。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和十步一杀,并不妨碍他们追求属于自己的阿瓦隆和桃花源,保护弱者出手,一诺千金成为他们共有的信念。西方描述这种信念是骑士精神,而东方则将它描述为三个字“仁,义,信” ,对弱者的怜悯,不做不必要的残忍,就是仁,对本阶级的怜悯,对兄弟的忠诚,就是义,一诺千金的承诺,就是信。
我们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我们看到老毒物欧阳锋,那个运气渣,还有猪队友的终极大BOSS时,我们一向还尊敬他,不是尊敬他的武功,而是尊敬他真小人的风范。但是什么时候他的形象崩塌了呢?违信逼黄蓉说九阴真经内容的时候。我们终于知道,当真小人当到最后,也是必然会违反侠义准则的。千古艰难一个信字,当你足以让人相信的时候,那就是莫大的力量。一切成功的集团,在大的层面上,都是守信的。
2017年02月16日 12点02分 17
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么理解也没有错。不过,和中国的情况不同,日本或者欧洲的封建制度下,武士道或者骑士道精神都只是一种为了维持统治结构稳定的精神催眠,作为一个阶层、或者说一种统治“工具”,首要的是“忠诚”,而不是浪漫主义情怀或者个人极端主义。
2017年02月16日 14点02分
欧洲或是日本封建时代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骑士或者武士作为暴力机器的作用而取代农兵或者雇佣兵是有进步意义的。这区别或者就在于价值观的向上?
2017年02月16日 14点02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