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staff
策划:赛天龙闯天涯
资料整理:赛天龙闯天涯
相关译名翻译,查询,:赛天龙闯天涯,jyhloving
校对:赛天龙闯天涯,萬仞楼主
销量数据查询,拉取:赛天龙闯天涯
数据整理:石球,jyhloving,倉本千夏
资源种子拉取:赛天龙闯天涯
下载:闲人eee,有酒逍遥year,lyj700223,cliffvxow,
文:萬仞楼主,赛天龙闯天涯
日亚商品情报及国内商品情报整理:大地寒冬
杂项整理:赛天龙闯天涯,
总核校对:赛天龙闯天涯
本次资料来源与wiki和谷歌出来的各项奇奇怪怪的网站,表格只汉化的译名和公司部分,由于本人水平十分有限,若有那部分错误,请指出,我会更正
目录
1、说明及注意事项
2、资料销量表
3、销量分卷
4、资料销量更新说明楼
5、动画社名日文及译名对照
6、资源
(1)1980-1984
(2)1985-1989
(3)资源问题及更新说明楼
7、亚马逊商品情报
8、目前暂无法找到资源
9、国内目前各动画观看地址
10、文
由于数据庞大,难免有错误,如有错误过建议请大家提出,我会收集到一定然后进行修改修改
另外请合理观看作品,请不要随意用一方面去评价作品,欢迎看完后合理吐槽
2017年01月10日 16点01分
2
level 1
1、说明及注意事项
(1)查询时请合理利用查找与替换
(2)表中“ほか”为其他意思,请勿与人名弄混
(3)请合谐观看动画,合理吐槽
(4)请勿在各存储资料及说明楼回复,请在楼下回复,有问题也请在楼下反馈
2017年01月10日 16点01分
3
level 1
10、文
作者:萬仞楼主,赛天龙闯天涯
1980年代 ─ 万丈光芒、御宅族的第二世代
日本经历了1970年代的高度成长,80年代到达了经济的顶峰,1980年代以任天堂FC红白机为首的TV游戏产业以及以周刊JUMP为首的日本漫画产业,也正引领一波狂潮,1980年代可谓日本动漫产业的黄金时代!
1979年跨时代巨作《机动战士高达》推出,由富野喜幸(富野由悠季)担任总监督,动画公司SUNRISE制作的机器人动画。
虽然同样属于巨大机器人动画,但故事风格却一扫往昔的作品,残酷的战争描写、将巨大机器人当作量产的军工业产品,主角不再爽朗富正义感,而是别扭敏感的青少年、而反派更是背负国仇家恨的忧郁美型恶役,将敌我双方阵营角色都做足深度的描写,善恶不再绝对。动画不再沦为玩具厂商的宣传品,而是升华成有血有肉、独立完整,能够表达出监督自己思想的创作品。
但遗憾的是,本片在放送当时的收视率低迷,周边商品亦销售不振,原定52话也删减至43话完结。但其剧情设定却吸引到了中高年龄层观众的注意,跟《宇宙战舰大和号》一样,一群高达迷们开始为高达请愿希望TV重播与续篇制作,而放送完毕后推出的刚普拉模型引起了一阵热销,面向动画迷群体的动画杂志们也注意到了风向,在高达放映完毕后仍持续推出”高达特集”。
最终制作方也发现到了这股热潮,决定推出剧场版三部作,而TV重播的高达收视率亦翻了2、3倍。总集篇三部曲票房大热、主题曲亦登上O榜前列,高达成为了真正的社会现象。
《机动战士高达》原本企划阶段与过往动画作品无异,是一宣传商品的子供向作品。然而却意外在中学高中甚至更高年龄层引发人气。而自1978年动画专门杂志《Animage》创刊,1980年animeshop与1983年安利美特等动画相关商品专卖店相继诞生,社会上开始发现动画市场不再像从前是为儿童而存在,他们开始注意到一群被称为”御宅族”的动画市场消费者,在80年代动画作品也逐渐发展出更为多元的类型,将目标指向更广泛年龄层的观众。
而自高达以后,巨大机器人动画界分流成真实系与超级系两种风格类型。
从前的巨大机器人动画,如《铁人28号》、《魔神盖塔》等,机器人属于作品的主角,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当作配件工具一样坏了就换一台新的。而对于巨大机器人的材质与动力来源也是多半没有解释。
而奠定了真实系机器人动画的《机动战士高达》,其将巨大机器人从主角的伙伴转变为工业大量生产的兵器,名字变为流水编号,有了实验品、量产机、瑕疵品等产品概念,机器人损坏了也可以报废换新。而对于巨大机器人的动力、武器的功能与效果,也开始有一套基于故事世界观的理论为其解释。(例如机动战士高达中的米诺夫斯基粒子与米诺夫斯基物理学)
除了机器人动画整个80年代仍然沿续了不少70年代的动画路线。例如松元零士SF风潮还在延烧,1980年的《宇宙战舰大和号III》、1981年的《1000年女王》与1982年的宇宙海贼哈洛克外传《我的青春阿卡迪亚》,松元零士故事中那股男人的浪漫与凄美的爱情,给那个时代留下深深的烙印。
而另一主流世界名作系列,在80年代推出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汤姆历险记》、《小妇人》等诸多经典,他们依旧用着朴素的画面与励志的故事,感动着万千观众。
其中最成功的便是小妇人,此作改编自一部美国南北战争背景,新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四姐妹之间生活琐事为蓝本的自传色彩家庭伦理小说。小说受到当时的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单纯而寓意深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在80年代两度被改编成动画,分别由东映与日本动画公司(世界名作剧场系列)制作。
1980年两部日本TV动画元年(1963年)的经典作品,《阿童木》与《铁人28号》时隔十七年后于这年10月同时推出新作。除了画面从黑白变成全彩,双方的制作群为了新版也投入了相当多的心意。《阿童木》的美形恶役阿特拉在漫画只短暂出现一回,在本片却被提拔为贯串全篇故事的准主角之一。《铁人28号》的造型被翻修为剧有更多细节的巨大系机器人外观,幕后更有本桥秀之、亀垣一、锅岛修、金田伊功等多位实力派原画师,使之呈现出精彩绝伦的机器人战斗场面。
在1980年的前后也是日本”单集动画特别编”的热潮时期。从1978年的日本第一部2小时动画节目《100万年地球の旅 バンダーブック》出现,1978年底的动画特别篇《キャプテン・フューチャー 华丽なる太阳系レース (太空突击队 跨年动画特别节目)》再到1979年的《哆啦A梦》开始了春夏秋冬每季惯例的《ドラえもん祭り》单集动画特别篇,这种独特的放送类型逐渐树立起典范,自此以后每年都有10部以上TV动画特别篇播出。
而在1980年也同时诞生了两部命运相似,剧情黑暗的巨大机器人作品,《传说巨神伊迪安》以及《宇宙战士巴鲁迪奥斯》
《传说巨神伊迪安》内容讲述地球人将触角伸向太空,开启了太空殖民,在索罗星上发现了”第六文明人”的外星人留下的遗迹。同一时间,外星人巴夫克兰人为了研究他们传说中的伊迪安之力,也来到这个星球上,双方因为误会而开启了战斗,基于误解、仇恨与无限能源伊迪安之力的争夺,故事就此开展。
在动画《传说剧神伊迪安》中富野表现出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困难,就连是同船的伙伴彼此间也难以彼此理解,加上无止境的战斗与大量死亡场面。种种过度富野风格的展现,使本片收视率低迷,而做为动画企划的真正主打周边玩具也因此销量不振,最终原定43话的动画在第39话被腰斩,连结局也来不及播出。
然而《宇宙战舰大和号》、《机动战士高达》的历史再度重演了!收视率低迷遭到腰斩,一群狂热粉丝开始传播与请愿,最终《传说剧神伊迪安》获得回放并推出了剧场版!
1982年第一部剧场版〈接触篇 A CONTACT〉是TV的剪辑版,第二部剧场版〈发动篇 Be Invoked〉则包含了当初被腰斩的内容,是本作的真正结局。
这使得《伊迪安剧场版 发动篇》成为日本史上第一部TV动画衍生出的剧场版作品,在此之前的剧场动画只有原创作品、改编作品以及TV剪辑版。
而另一部作品《宇宙战士巴鲁迪奥斯》与《传说剧神伊迪安》的命运极其相似,巴鲁迪奥斯与伊迪安一样讲述着不同文明人的战争,而原定39话的内容也遭到腰斩只播出31话。
但人类灭亡的冲击结局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作品产生了很大的询问度并出现群众连署放送完全版。最终于1981年底制作方推出了TV版编辑并加入后半新画面的剧场版,而之后发售的TV版盘片亦将已制成但未来得及放送的3话收录其中。
1981年,日本漫画界经典的”集英社鸟山明VS小学馆高桥留美子”戏码延烧到了动画界。
这一年鸟山明的代表作《阿拉蕾》被改编为电视动画,是他职业生涯第一部被动画化的作品。制作公司为东映动画,洗炼的风格造型、夸张幽默的桥段,动画版忠实的呈现出原作漫画的世界观。而原作漫画单行本与杂志《周刊少年JUMP》销量也一同暴增。有了这次空前成功的改编经验,集英社决定要把今后的主力连载作品都动画化。《阿拉蕾》成为了集英社往后动画改编宣传战略的奠基之作。
而漫画家高桥留美子在小学馆杂志《周刊少年SUNDAY》连载中的代表作《福星小子》也在同一年播出电视动画,由
小丑
社负责制作。本片是一男多女的腾闹恋爱喜剧,此作也为动画界正式引进了”后宫型”的作品风格,在日本动画史上有重大的地位。
而在巨大机器人动画方面,在”后高达时代”下的机器人动画风格,在此时逐渐浮现出两大路线。
第一种是,不注重巨大机器人的战斗表现,而是聚焦于登场人物本身的戏剧性。这类的动画作品如《戦国魔神》、《六神合体 雷霆王》、《银河旋风突击队》等等着重于角色的命运与魅力,深深掳获女性观众。
第二种则是”真实系机器人”。这类的机器人动画作品充满着军事写实色彩,并且有详实致密的科幻设定。1981年结合高桥良辅、神田武幸两大动画监督的《
太太
阳之牙》诞生了。接着几年富野陆续推出的机器人作品,1982年《战斗机器人萨奔库鲁》、1983年《圣战士拜丹因》、1984年《重战机》正开启了真实系机器人的风潮。
1982年同样日升的高桥良辅推出的《装甲骑兵》更是成就了真实系机器人作品的另一座大山,残酷的战争气氛、写实的军事机械设定、冷酷的主角与频繁的更换与丢弃坐驾机器人,种种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高桥良辅也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真实系机器人动画的大师,而《装甲骑兵》系列直到近年仍有新作问世,也使得它成为了自高达系列后另一个横跨长达30年的巨大机器人作品。
1982年,迎来自高达后又一次机器人动画的革命!《超时空要塞MACROSS》诞生。本片由曾参与过《宇宙战舰大和号》的SF作家集团”スタジオぬえ”担任原作,龙之子推出,而主要制作团队则为动画公司ARTLAND。
公历1999年,一颗巨大陨石坠落在南太平洋亚塔利亚岛。经过调查之后发现,这颗”陨石”是一艘拥有超越人类科技的巨型宇宙战舰。各国政府整合成立了单一的人类政府展开重建计划。
10年后这艘宇宙战舰重建完成,并改名SDF-1 马克罗斯。就在马克罗斯重建完成纪念日当天,马克罗斯突然失控自动发射主炮,而外星人杰特拉帝人就此来袭。
超时空要塞MACROSS是以一艘同名的超巨大母舰为故事舞台,讲述一连串宇宙舰队作战的群像剧,彷佛就是《宇宙战舰大和号》的翻新版。而两部作品也都是出自石黒升监督之手。
而《超时空要塞》制作团队中瞩目的新星河森正治设计出的可变型战斗机”VF-1女武神”,其精美的外观与独创的变形概念让当时的玩具界瞠目结舌。人物设计师美树本晴彦笔下的角色造型,也犹如《机动战士高达》安彦良和的笔触再加上少女漫画的柔和,而原画师板野一郎所发明的飞弹齐射特殊演出手法”板野马戏团”更成为了作品招牌。上述的特征,均让本片一方面继承了《大和号》和《高达》的精神,却又能不落俗套,独树一格。动画一播出后便迅速获得人气。
原本预定播出的半年番长度也因为收视率长红加上模型热卖而延长一季。而因为超时空要塞的超高人气,动画一播毕后立即推出接文件作品《超时空世纪》以及《超时空骑団》。
而《超时空要塞》的第一女主角林明美设定为一位青春洋溢的偶像歌手。也正是搭上日本八零年代开始的偶像热潮,如松田圣子(1980年出道)、中森明菜(1982年出道)、小泉今日子(1982年出道)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超时空要塞》把严肃残酷的SF战争场面搭配上清纯可爱的偶像歌手,并提出”歌唱的力量凌驾于战斗的力量”这一主旨,带给观众强烈的”文化冲击”。
而这部结合了偶像歌手、恋爱要素、战机变形机器人的经典之作,被认为影响了之后《机甲创世记》、《无限地带》,甚至可以说它开启了”机械与美少女”这个风气一路至今。
除了机器人动画外1982年这年还诞生了第一部非东映的魔法少女动画《魔法公主明琪桃子》。由动画公司苇PRODUCTION所推出,监督与编剧正是1981年TVA《戦国魔神宇宙王》的汤山邦彦、首藤刚志。
在1970年代末期动画圈开始隐约浮现一股萝莉风潮,而德间书店的动画专门杂志《Animage》更于1982年5月号推出了"萝莉控风潮 (ロリコンブーム)"最前线追踪特辑。而此作的出现正与当时社会的”萝莉控风潮 (ロリコンブーム)”产生共鸣,让本片不只深受小朋友喜欢,也吸引了许多中高年龄的青年观赏。
(1980年代萝莉控一词在当时还是一种很普通的称呼语,直到1989年宫崎勤事件后萝莉控一词开始给人留下深刻的负面印象)
而在剧情方面《魔法公主明琪桃子》的前半段是逗趣诙谐的风格,但后半段剧情急转直下,开始深入探讨"拥有魔法的人必须背负的使命与限制",主题趋于严肃且沉重,结局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留下不可抹灭的印象。
而东映在这一年4月份推出的动画《巴塔利洛》由西沢信孝出任总监督。本片完全无视其晚间播放的黄金时段,忠实的呈现了原作漫画中浓浓的男男恋爱场景!成为日本电视动画史上第一部生动描写BL的动画,《巴塔利洛》踏出勇于挑战社会舆论的第一步,为今后广大的BL动画亮起一盏明灯。
2017年01月10日 16点01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