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现在很多人说以前的中医理论不行了,需要创造新的理论,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为何一些近代伤寒大家,研究了一辈子伤寒论,还不敢说自己完全懂了这本书。都说现在人比古代人文明程度更高,比古代人更聪明。但对中医的理解为什么还不及古人?
2017年01月04日 12点01分
1
level 11
我自己感觉,古人能静下来,能仔细感悟自身,感悟自己与天地的关系。一辈子可能就做一件事。而现在人都是急功近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的心态,根本不能内视自身,更别说沟通天地了。所以不可能提出超越古人的中医理论,就连理解都费劲。
2017年01月04日 12点01分
2
level 11
人体内部的运行规律只有静坐练气的人才能感悟。单纯靠解剖学根本搞不懂人体内部的协作关系和气血流动去向。
2017年01月04日 12点01分
4
level 5
因为现在想苦钻的人少了,而且受功利的影响,伪中医把人的系统都按解剖学分成了无数专科了,这就严重违背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思想,导致一个内脏与器官挂一科,实则看不了任何病,另外真正民间想深钻的人基本无法认证,导致有本事的人放弃
2017年01月04日 12点01分
6
别吹了,你找几个全科中医出来看看。绝大部分民间中医被定性为一技之长
2017年01月04日 12点01分
level 11
文革以后国家就没有重视过中医 一直到现在 社会因素一直对中医发展不利 这是现在中医水平太差的主要原因
2018年05月13日 14点05分
9
level 7
病机:
暖冬易温病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精亏者,易得温病
庚子年,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火克金,病本于肺。
治法:
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病重的或老年人,再加一点人参或肉桂补元气、护阳气
个人意见,见过几个病人,方子不要当真
中医上讲明于歧黄之术,不如做好预防施,使百姓无病,五运六气上早就讲了-今年是肺病之年
干生地/鲜地黄
铁皮石斛/霍山石斛
天冬
玄参
牛蒡子
桂枝
肉桂/人参(病重者或年老体弱用者人参)
最后盐汤送服
基本方,随证加减
2020年01月30日 15点01分
11
level 6
一、中医其实没有那么神,《伤寒论》并非真的是由仲圣一人在一朝所写,其实是累积了很多代先人的经验、临床等归纳总结慢慢完善的一部中医经典,不管大家承不承认,古代的名医再厉害,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人力终有尽时,终其一生不过百年,又怎可能将世间所有的疾病全都研究理解透彻并且加以大量临床验证呢?
二、现代人恰恰因为从小接受并接触了大量的现代思维教育、科学学科的熏陶,其思维形式与古人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学起传统医学,又没有非常确切的办法去跟真正的古人去印证,不知易者不可以为医,现代人几个能看懂易经??阴阳五行、六十四卦都看不明白,哪个能拍着胸脯讲自己是真正的集中医之大成者?
三、回到第一条,其实说不定现代某些中医已经超越了古代所谓的名医大家了,只是古代的名医已经作古,没得办法去比较,虽然他们留下了经验、医案、医书,但是谁能告诉你或者保证他们当时真正的治愈率、有效率?古代通讯、交通有限,有些名医一生其实也就只能治疗那么几千人,但是已经足以成为名震一时的名医了,其实那也不能说他们的方子、经验就能通过现代要求的临床试验,现代的基数实在太大了,即使现代的名医(我就不点名了怕得罪人)你自己百度一下,也是有很多人不赞同,很多人举例子说他们也时有失手、误诊的。
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振兴中医任重道远,并非一人之力可为,只能集天下能人志士 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方可为。
2020年01月30日 17点01分
13